- 相關推薦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通用12篇)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密度》物理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 篇1
密度這節(jié)課是本章的重點課,密度是物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總的教學思路:
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新課的學習,然后由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自主的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師生共同運用比較法,分析實驗數據,通過精心設計的啟發(fā)性問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出發(f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通過探索,使學生認識到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定義、公式、單位的得出,采用了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方法,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地思考探索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
二、重難點的突破:
1、本節(jié)課重難點是學會應用比值法揭示物質的性質,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質自身的一種性質;因此探究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是本節(jié)課的關鍵。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
。1)不同物質,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2)相同物質,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在實驗中獲得的數據是相近的通過實驗結論建立密度概念。
2、對于g/cm 與kg/m單位的換算過程沒有作強調,否則難點集中,不利于學生的理解接受。本節(jié)課的關鍵是要讓學生能區(qū)別二者的大小關系。
三、不足之處:
1、由于學生分組探究用時偏長,在時間方面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每個同學都思考到位,沒有反饋練習,沒有達到讓老師驚嘆的效果。
2、通過本節(jié)學習,建立了密度的概念,但是應用密度知識解決問題,學生還不熟練,需要安排一節(jié)習題課進行鞏固拓展。
四、教學中的成功體驗:
1、通過活動:三個形狀相同,大小相同涂有相同顏色顏料的球,如何辨別他們的材料?這樣的設計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有利于讓學生的心智集中到新知識中來。
2.本節(jié)課的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學生的能力在活動中有了發(fā)展。
3.通過生活知識加深了學生對密度的認識,并通過生活情景加深對密度知識重要性的了解。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 篇2
生活離不開物理,物理離不開生活。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又服務于生活。本課題我從生活實際中引出物理問題,又用物理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就在身邊,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價值,體驗到物理的魅力。在教學方式上也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來操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啟發(fā)式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導入新課學習,然后由學生分組進行科學探究活動,自主地進行實驗研究,師生共同運用比較法分析實驗數據,通過精心設計的啟發(fā)性的問題,來從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出發(f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通過探索,使學生認識到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定義、公式和單位的得出采用了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方法,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探索的學習活動中完成聽意義建構。
2.加強物理過程教學,滲透科學方法。在教學設計中,特別突出了密度概念建立的過程,在分析表格中的實驗數據時,不是直接計算出比值結果進行比較,而是通過一系列“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比較,然后再通過計算機來處理數據(學生不在課堂上花時間用于計算),讓學生逐步認識到對同一物質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而對不同的物質質量跟體積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表示了這方面物質的特性,即密度。在建立密度概念的過程中還注意滲透了比較的方法、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等物理學研究的方法。
3.與速度概念對比,加深對密度概念的理解。通過對比密度與速度概念的異同點,既可加深學生對密度概念的理解,又能使學生體會到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知道它們在定義、公式、單位等方面的相似之處,為以后學習其他比值定義法定義物理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 篇3
《密度》在第七章中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上課前在教材處理上我將本節(jié)課分成導入――實驗探究――密度概念的建立――練習鞏固四部分。課前我設計了一個來源于生活中的趣味實驗,如何鑒別水、煤油、酒精和醋?并讓他們總結辨認的依據,當他們意識到可以利用顏色、味道等特性鑒別物質時,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我從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著手,拿出上節(jié)課測量過的體積相同但外表被我涂成了相同顏色的銅、鐵、鋁讓學生辨認,使學生直觀的認識到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這也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特性就用密度表示,引出本節(jié)課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如何通過實驗對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進行探究:
1、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變化規(guī)律,
2、不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在上課前教師準備好大量的器材可供學生選擇,學生進行實驗并得出結論,對密度概念的.教學采用了讓學生與速度概念的學習進行對比分組學習,教師對學生的成果進行展示。最后選擇適當的練習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鞏固。現將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反思如下:
1.本節(jié)課的導入部分的設計與生活中有很大的關聯,學生能按照自己原先設計的思路下來,所以在導入部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
2.在實驗探究部分,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對學生的估計不足,學生分組討論,有幾個組不知道要做什么得不出實驗探究的過程,所以實驗探究部分教師要做兩手準備,一旦學生反應不好時,要與學生共同計論設計實驗步驟。
3.在類比法學習密度的概念時,學生對組合單位的換算在練習上出現了很多問題,這是我在上課前所沒有預想到的,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發(fā)的時間過長導致后面的內容時間不夠。
4.課堂上自己總是生怕學生不懂,所以一節(jié)課感覺自己講的東西過多了點,而留給學生思考、分析的時間稍微少了點。在學生分析練習時,應要做到傾聽,而不應有過多的講解。
。担n堂上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評價,我自認為這節(jié)課我做得還的是比較好的。請同學們回答,一個“請”字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每個學生回答問題以后,我及時插上一句,“回答得很棒”、“做得很好”,相信這可以對學生進行激勵。
。叮还(jié)課如何對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知識進行突破,是通過不斷的講解呢還是通過練習得以突破。密度知識是初中物理知識的一個難點,那么對于這一知識點我們又應該如何進行突破呢?這是我今后應該要思考的問題。
。罚绾螌W生進行學法上的指導。現在學生習慣于動腦,很少有動筆,這樣容易造成上課全聽懂,下課統(tǒng)忘掉的現象,如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形成動腦又動手的習慣,這要靠平時的引導和培養(yǎng)。
以上是我對《密度》這節(jié)課的教學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也學會了很多,為我在今后的在教學上積累經驗,避免無效課堂的發(fā)生。使課堂教學做到有效,最終達到高效。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 篇4
一、本節(jié)課重點解決以下兩個探究課中的要素
1、怎樣提出探究的問題,這是學生探究實驗的首要問題。
2、怎樣分析、處理實驗數據形成實驗結論,并把實驗結論與概念聯系起來。
二、必須讓學生在探究前對密度概念產生初步認知,知道將要探究的問題是什么。科學探究只能圍繞提出的問題進行,這樣為進一步探究實驗做好鋪墊。
三、學生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有以下方面:
1、不理解,或說不清為什么用質量跟體積關系來定義密度。
2、初中生分析和處理實驗數據能力較弱,利用比值法定義密度比較抽象,盡管學生經歷過“應用?比值?定義速度概念”,但把數學中“比例”應用于密度,理解“同種物質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一個定值的含義”仍有些困難。
四、針對學生實驗中選擇實驗器材時容易選擇木塊的問題,我在提供實驗用品時,有意只提供銅塊和鋁塊進行對比,在實驗得出結論后再分析為什么不選木塊:
五、針對實驗數據中測量誤差的和實驗時無法多次測量的問題,我一般在開始實驗時,就要求同學注意測量時誤差一般較大,應多測幾組實驗進行對比,選擇有效數據。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可以呈現更多數據,然后學生交流,分析數據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六、盡管如此,本課仍存在不足的地方是:
1、應提供多組實驗對象讓學生選擇,如鐵塊、鋁塊、木塊、銅塊,鹽水、酒精、煤油等。
2、應多次測量,選擇有效數據。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實驗結論產生信任。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只能課下繼續(xù)探究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 篇5
《物質的密度》這節(jié)內容很重要,它與壓強、浮力的知識聯系很緊密。我是這樣開始新課的:
先請同學說出身邊的桌子、電扇、窗分別都是由哪些物質組成的,再叫他們回答身邊有無數種物質,我們怎樣辨別它們?給他們具體的`實例,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一個鐵塊和一個木塊,同學找到很多方法,有顏色、氣味、磁鐵吸引等等。然后問他們如果從表面情況無法鑒別時怎么辦?有沒有一種科學又簡單的辨別方法可以鑒別物質的種類?給他們實例一個銅塊和一個塑料塊怎樣區(qū)別,并結合以前速度的引導讓他們講出相同體積比質量和相同質量比體積。那到底物體的質量和體積之間存在著什么關系?請同學們猜想,然后請同學設計實驗并實施實驗等到若干組數據,請同學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然后讓同學計算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再分析得到結論: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等,不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等。就因為不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等,我們才可以利用物質的這種特性來辨別物質的種類,我們把這個比值定義為密度,用它來表示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請同學根據公式推斷單位及物理意義。整節(jié)課教學任務基本能完成。
困惑的地方:
1、在引導學生講出相同體積比質量和相同質量比體積后,猜想就叫他們自己猜呢?給他們一個填空形式:體積不同的相同物質,質量不同;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
2、這節(jié)課到底分幾課時?一課時的話,要介紹量筒的使用,做實驗,分析數據,有必要的話畫折線圖,還要得出結論,那肯定來不及介紹單位換算、物理意義等。
不足之處:
1、整節(jié)課思路感覺不清晰,過渡不自然,時間分配不夠合理。
2、在實驗過程中未強調量筒在實驗結束后側放,造成學生離開時碰碎一個。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 篇6
《質量和密度》這一章是力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在這一章里學生要掌握的內容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學生在這一章里要掌握質量和密度的概念,要學會使用天平和量筒這兩種儀器測密度的原理和方法,要能比較靈活地運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所以,本章內容的特點是定量的測量性實驗較多和定量的計算較多,對學生的實驗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較高。
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是以扎實的基礎知識為根基的。只有讓學生真正掌握、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才能全面提高能力。教師在傳授本章知識的'教學活動中,要使學生真正懂得質量和密度的概念,真正掌握用天平、量筒測密度的實驗原理和方法。在教給學生運用密度公式解決問題時,教師更應注重物理思想、物理過程的傳授,使學生加深對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的理解。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素質,提高學生的能力。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 篇7
按照課前設計,我將學生分成四大組,每大組分成五個實驗小組,而每個實驗小組只測出一種物質的體積、質量及比值,要求每個大組通過探究就課本P121上(1)、(2)、(3)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結論。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自己的實驗小組只測出了一種物質的質量、體積及其比值,別的物質的質量、體積與比值必須與其它小組進行交流才能獲得,測量結束后,課堂中的交流活動非;钴S,同時,不同的見解和觀點在交流過程中得到改進和提高。
在班級的交流活動中,學生發(fā)表了如下的見解:
1、不同物質,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2、相同物質,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在實驗中獲得的數據是相近的,但是,由于測量中存在誤差,所以其比值應該是相同的;否則就不能說明是相同物質這一前提。(由比值相近通過科學思維加工而得到比值是相同的,這是培養(yǎng)煅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極好素材,所以我又談了我對這個問題的思維過程)
3、由于各小組所測物質的比值在本大組中是唯一的,所以應當認真、仔細做好實驗,以獲得比較準確、真實的實驗數據,使本大組在此基礎上獲得正確的結論,所以每小組的同學應有對自己和本大組負責的態(tài)度,認真做好自己的實驗、數據收集和處理,因為有的大組因個別小組的實驗數據差別太大而無法下定論,在第三組發(fā)表本看法時,有個學生說了一句:“態(tài)度決定一切!倍饘W生的輕笑,因為學生都知道,這是中國足球隊前主教練常說的一句話。
在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不僅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煅煉,同時,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也有了提高,特別是在第二點結論獲得的過程中,科學思維的力量得到了體現。學生在交流合作過程中,發(fā)現自己所進行的實驗活動對獲得科學的結論及團體的作用,這就使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的情感態(tài)度得到了培養(yǎng),有了正確認識和提高。團隊精神也有了初步培養(yǎng)和認識。因為各大組之間的交流中,表現較好的大組同學的表情是興奮的,而表現較差的同學則較為沉悶。這是學生在探究中的收獲。
在讓學生對密度的公式、單位進行分析,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學查密度表的常規(guī)教學活動后,我特意布置了這樣的題目:某液體的密度是0.8×103kg/m,你能肯定這是什么物質嗎?因為煤油、酒精的密度相同,僅憑密度是不能肯定是煤油還是酒精,促使學生對密度這一識別物質方法的反思,即密度識別物質不是萬能的,其它的識別方法都有各自的作用,所以常有用幾種識別方法去鑒別一種物質,這是第一層意義。那么能不能有更具普遍意義的識別方法呢?意在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這是第二層意義。在本節(jié)教學活動中,師生通過探究與交流,都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獲,我認為這是教育理念的改變所帶來的。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 篇8
這個實驗是利用物理公式間接地測定一個物理量,是從實驗原理、使用儀器、實驗步驟的安排,記錄數據、根據數據得出結果對學生全面地進行實驗能力的訓練的一個重要實驗,對培養(yǎng)實驗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量筒和量杯的結構比較簡單,使用時主要是會認識它們的刻度。所以教材首先要求學生觀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認清它們的量程和每小格代表多少立方厘米。對于如何正確使用量筒或量杯測量液體和固體的體積,教材是通過幾幅圖加以說明的。選擇石塊作為測量對象,是因為從密度表中查不出它的密度值,石塊的形狀一般都不規(guī)則,必須用量筒或量杯才能測出它的體積,學生測量時會更有興趣些。
教法建議: 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用實驗法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
1.關于實驗原理
實驗前可與學生討論如何利用密度公式來測定物質的密度,需要測出哪些量?用什么辦法和儀器來測量?啟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興趣,搞清實驗原理和實驗方法。
2.在使用量筒時應注意的問題
(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實驗室里用來測物體體積的儀器。
。2)知道量筒的構造,學會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認識“ml”表示“毫升”,讀數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再將液體倒入量筒中。
。4)觀察量筒里液面到達的刻度時,視線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呈凹形,觀察時要以凹形的底部為準;若液面呈凸形,觀察時要以凸形的頂部為準。
。5)用量筒(杯)測固體體積的方法叫排液法。 在練習用量筒(或量杯)測液體體積時,兩次的測量應讓同組的兩個同學各測一次。如果分組儀器全部是量筒,應給 教師 準備一個量杯,讓學生看到實物。觀察量筒時,可就觀察問題提問練習。在視線和凹面相平時, 教師 應做一個示范動作。滴管是學生第一次使用,也應講清楚如何使用,尤其是要從量筒中取出液體時應怎樣做,讓學生思考一下,最好找學生示范一下。測出的水的體積不要倒回燒杯中,做下一個實驗時用。
3.關于實驗的操作
(1)在測固體的體積時,要讓學生弄明白需要記錄哪些數據。并把所測得的有關數據填入數據表中,再求出石塊的體積和密度。 測固體密度最好用燒鍋爐的焦炭,選一些大小形狀均合適的(體積最好在20~40cm之間),事先要蘸上臘,以防吸水。如果用石塊,一定要求學生用細線栓牢,否則極易砸壞量筒。要講清用排液法測體積的做法和這種方法的適用條件。
第一,這種物質不能溶于這種液體,若溶于這種液體就要換用其他的液體或想其他的`解決辦法。第二,這種物質不能吸收這種液體,若吸收也需要換成其它的液體。因此排液法不是萬能的。
。2)測鹽水的密度時,要讓學生明白鹽水的質量是怎樣得到的,需記錄哪些數據,并把測得的數據填在數據表中,最后求出鹽水密度。 測鹽水的密度中鹽水一定要飽和溶液。如果天平不夠精確,系統(tǒng)誤差較大,則應考慮換用其他溶液如硫酸銅溶液等
4.整個實驗過程可有三種處理方法
對基礎較差的班級可采用一個實驗一個實驗領著做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實驗過程容易控制,但不易于每個同學的個性發(fā)展,進度會受些影響。對于中等程度以上的班級可采取先做實驗,練習用量筒(或量杯)測液體體積,然后把以下的實驗要求、步驟講清楚,讓各組再進行以下的實驗。在學生實驗過程中, 教師 要加強巡視,加強個別指導。特別要對實驗能力較差的組給予更多的關注,防止這些同學的實驗走過場。為此也就有了第三種方法:在實驗課前可先培養(yǎng)幾名學生骨干,讓他們在實驗課上當 教師 的小助手,重點幫助一些實驗有困難的同學。
5.實驗進度的安排
因各實驗小組的實驗水平不同,所以實驗進度就不平衡。對實驗進度快的組除了加強檢查他們的操作與數據外,應給予他們更多的實驗機會,為此 教師 可事先準備一些蠟塊,讓進度快的組測一下蠟塊的密度。對進度慢的組,可把這一問題作為思考題,把實驗過程寫在實驗報告上。
6.實驗報告
關于實驗報告,最好是讓學生自己寫。應有實驗題目、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包括數量和規(guī)格)、實驗內容及主要步驟、實驗數據和結果、還應有實驗日期和同組人。條件較好的學校也可統(tǒng)一印制實驗報告紙,發(fā)給學生使用。實驗記錄的表格最好讓學生參照教材自己設計, 教師 在這方面也應給予一定的指導。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 篇9
八年級物理(人教版)第六章質量和密度第二節(jié)《密度》教學完成后,回顧教學過程,覺得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做法,也體會到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F回顧反思如下以便今后揚長避短,更好地搞好教學工作。
一、轉變觀念,定位角色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要樹立"為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教"的教育觀念。依據此理念,本節(jié)整個教學設計都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依據導學案設計探究實驗方案、小組進行實驗探究、小組合作研討編排的,力爭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得到發(fā)展,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轉變學生學習中被動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展多樣化學習方式,特別是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更能體現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二、重視探究,把握關鍵
本節(jié)課以"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為突破口,認識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不變這一物質的性質,引出密度概念,進而理解密度含義,因而做好探究實驗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本節(jié)教學在實驗探究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分為三個大組,每個大組下設三個小組,三個大組分別探究木塊、鋁塊、鐵塊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得出數據和結論后小組間進行交流總結。隨后讓他們計算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大組中三個小組進行交流對比,使學生認識到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這一物質的特性,為密度概念的引出埋下伏筆,再讓大組之間交流對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學生將明確地得出不同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這一結論,為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性質,與質量、體積的大小無關奠定基礎。這樣整個課堂教學以學生小組探究、合作研討、歸納總結為主線,以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探究、歸納,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于自己的學習策略,在經歷獲取知識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水到渠成,理解概念
學生通過探究交流已經對本節(jié)主要內容有具體的認識,教師通過導學案因勢利導引出密度,學生易于接受,容易理解掌握,也能認識公式?籽=m/v只是計算式,而物質密度的大小與質量體積無關。
四、學以致用,當堂達標
學生得到知識后及時應用,是鞏固、提高、升華的必要途徑。練習是最好的、最直接的鞏固和提高方式,在導學案中除了安排探究過程、知識形成的.問題性思考題外,每完成一個知識性問題后都有相應的跟蹤練習,使學生學以致用、及時鞏固,在課后再安排當堂檢測,及時對本節(jié)知識的掌握進行檢查、反饋,及時解疑,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反思不足,教學相長
回顧本節(jié)課教學也體會到一些不足,首先,探究實驗材料選取上存在不足,若再用些橡皮泥之類的易于分割的物體,讓學生改變體積質量后進行測量計算,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密度不隨物質的體積和質量而變化,效果將會更好一些。其次,在習題設計中要注意有層次,兼顧好、中、差不同層次的學生。另外,在反饋解疑中要盡量讓學生自己回憶質疑,使他們通過自身的不斷的反思,將學到的知識鞏固、深化、提高,使他們的知識由點到面,由面到體,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
總之,本節(jié)課教學圍繞課時目標以學生自主探究實驗為核心,充分體現了物理學科的教學特點,以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在經歷獲取知識過程中形成知識、理解知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 篇10
密度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如何上好這節(jié)課呢?我決定打亂教材的體系,從密度的知識生成講起,用生活中學生已經知道的知識去發(fā)現未知的密度知識。
我給學生一把刻度尺、一個天平,和一個立方體鐵塊。讓學生研究討論這些東西,然后問:通過這兩個測量工具我們能得到與這個鐵塊相關的物理量有哪些?學生很快交流討論得出可以知道鐵塊的質量、體積、面積、棱長等物理量。
我說,我們今天來研測量質量和體積,同學們互相合作。很快,學生都測出了這個鐵塊的質量為7.9g,這個鐵塊的體積為1cm。我接著問,根據你的實驗結論,你能知道0.2cm的鐵塊的質量嗎?學生很快發(fā)現是1.58g,那么你能知道15.8g鐵塊的體積嗎?學生馬上說出是2cm,我馬上把這個數據列成表格如下: 質量 7.9g 1.58g 15.8g 體積 1cm 0.2cm 2cm 根據這個表格出發(fā),我們能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同學們議論一會兒后說:質量和體積德比值是不變的。
我馬上給同學一個1cm的'木塊,我說,既然大家發(fā)現這個規(guī)律,那么我們不用測這個木塊的質量,就知道他的質量是7.9g?同學們說錯了,我說為什么?因為它是木塊。要知道他的質量還是先要測量。我說我們有沒有興趣測量一次?同學們高興的動起手來。很快他們得到如下數據: 質量 2.6g 0.52g 5.2g 體積 1cm 0.2cm 2cm
比較這兩個數據,我們能得到哪些知識呢?討論一下,我待會找同學回答。
同學們探討的非常熱烈,我巡回尋問一些小組的結果,發(fā)現很多同學認識很到位。我說誰愿意交流一下自己小組的結果?結果舉手的小組不多。我馬上作動員工作,因為這屆學生上課舉手回答問題的習慣不好,很多同學不愿意和不敢舉手。結果舉手的同學一下子超過了4/5,我感覺很滿意的。
我讓一個男同學回答問題,為了提高他的積極性,我說:有請后面的那位小伙子閃亮登場。同學們開心的笑了,回答問題的同學也沒有了緊張。他一下子說出了三點: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德比值不同;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德比值相同;可以根據質量算出體積。我說有補充的嗎?一個女同學很快舉手,我點名讓她回答,她說我們可以算出任意質量的物體的體積,前提條件是我們必須知道他是什么物質。我說還能知道什么?同學們有竊竊私語了一會。有一半同學舉手,我指一個同學回答:我還能根據體積算出質量。我說這不和剛才同學一樣嗎?結果很多同學反對我的觀點。有同學喊著說:兩個相反。我笑著說:相反嗎?中間一條河,你能從河對面過來,那么我就能從這邊過去。一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就相當于在質量和體積間架設了一座橋梁呀。我們可以算出任意質量的某種物質的體積,也可以算出任意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例如上面鐵塊比值是7.9g/cm,木塊的是2.6g/cm,這個數值是什么意義?
幾乎全班同學都說出來了,我點名讓幾個同學回答,都能說出1cm的鐵塊的質量是7.9g,1cm的木塊的質量是2.6g。我接著問:這個比值與質量和體積有關嗎?同學們開始都說有關。我說想想再說。一部分同學開始改變自己的答案了。我讓他們討論,結果他們說無關。我說你是怎樣知道無關的?有個同學說因為鐵塊的質量無論怎樣變,比值沒有變,體積怎樣變,比值還是不變。我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性質呢?同學們一致說因為它還是鐵。我說那就是說,這個比值是鐵這種材料的性質,而不是某個鐵塊的個性,是鐵這種材料的共性。同學們會心的點頭了。這個比值就是質量和體積間的橋梁,我們把每一種物質的這個比值求出來列成表,以后在質量和體積間的運算就簡單多了。其實,這個比值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密度。
我板書了課題和知識框架,要求學生自己總結并相互交流,感覺效果很好的。接下來的密度的應用,學生基本上是自學,把我也解放了出來。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 篇11
密度是物質的基本屬性,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有重要的價值。例如勘探隊員在野外勘探時,通過對樣品的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確定礦藏的種類和經濟價值。在麥場上人們利用風力來揚場、對飽滿的麥粒與癟粒、草屑進行分揀……
又例如商業(yè)中鑒別牛奶、酒的濃度;農業(yè)生產中配制鹽水選種的問題等等,都要用到密度的知識。在工業(yè)生產中密度知識的應用也很廣泛,人們要根據不同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材料。汽車、飛機以及航天器的'設計師們,根據不同的需求,對制造材料的密度及其性能選取不同的技術要求:交通工具、航空器材中,常采用高強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玻璃鋼等復合材料。在產品包裝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運輸,價格低廉。
可見密度知識與人們社會生活的關系十分密切。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 篇12
密度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從近幾年山西中考試題來看,質量和密度這部分知識點考查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測量固體的密度;
2、測量液體的密度。
這部分知識在中考中一般以實驗與探究題出現,分值為5-6分,是山西中考必考的內容,考查內容是以測量密度的有關的實驗為主。所以本節(jié)課對《物質的密度》的復習,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基礎知識的復習,包括密度的定義、公式、單位及單位的含義等;
2、測量固體、液體的密度基本方法的指導。
3、針對性練習:針對以上知識點及需要學生掌握的方法,均通過相應的練習來使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
4、鞏固性提升:針對于中考及課標對本部分的要求,設計了與中考接軌的相應練習題,也是通過學生的強化訓練來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做這類題目的方法和技巧。
比較滿意之處:
生活離不開物理,物理離不開生活。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又服務于生活。本課中練習題的設計我很注重從生活實際中引出物理問題,又用物理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就在身邊,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價值,體驗到物理的魅力。在教學方式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啟發(fā)式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題,從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出發(f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通過小組成員之間、小組之間、師生之間的發(fā)問、釋疑,使學生認識到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定義、公式和單位的掌握得到強化,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練習的學習活動中。
2、加強物理過程教學,滲透科學方法。在教學設計中,特別突出了密度概念建立的過程,在建立密度概念的.過程中還注意滲透了比較的方法、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等物理學研究的方法。
3、對于九年級中考復習中,復習課要做到大容量、快節(jié)奏、高效率的要求來說,本節(jié)課的題型設計、學生的練習量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到位的。
不足之處:
1、為了追求復習課的大容量、快節(jié)奏、高效率,課堂的實際操作中很多地方還是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性,沒有充分的讓學生動起來,沒有真正做到讓學生聽明白、寫下來、想明白、講出來,仍然還存在著師講生聽的嫌疑。
2、由于教師對學生不夠放心,有些地方還是講的過多,整個一節(jié)課的輕重、練習難易、目標緩急把握的不夠到位,以至于教學目標沒有完成,在“鞏固提升”中的4小題本來是要給學生總結的,但沒有完成。
【《密度》物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植樹問題教學反思03-07
科學教學反思(精選18篇)10-09
頤和園教學反思(精選8篇)11-19
風娃娃教學反思(精選15篇)10-07
秋天的雨教學反思(精選16篇)09-30
梅花魂教學反思(精選17篇)02-21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精選10篇)11-19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03-07
音樂教學反思(通用14篇)09-30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7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