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觀察,比較,能正確指出被觀察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正確辯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并能體會到站在不同的位置,同時觀察到的物體的面的個數是不同的。
2、在觀察活動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在判斷、辯認活動中發(fā)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
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物體的面的個數不同。
一、觀察照片,談話引入。
1、談話引入
屏幕出示兩張分別從教室前后拍的照片,學生辯認,仔細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個教室,為什么照片會不一樣呢?
3、根據學生回答,引入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
學生仔細觀察兩張照片。
回答問題。
二、觀察實物,指出實物的正面、側面、上面。
三、觀察圖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視圖
1、觀察圖書柜:
。1)把圖書柜放在講臺中間。
。2)提出觀察要求: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觀察,觀察時要坐端正,頭不能移動,把看到的樣子記在腦子里。
2、小組內交流:坐在自己位置上能看到圖書柜上幾個面?哪幾個面?
3、班內交流,全班評議。
4、觀察洗衣機和冰箱的圖片。
。1)仔細觀察圖片,判斷它們分別是洗衣機、冰箱的哪幾個面?
(2)小組內交流,介紹你觀察到的哪幾個面?
5、反思總結、加深體會
(1)剛才我們一起觀察了一些物體,想一想,我們是怎樣進行觀察的'?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fā)現?
1、出示P86下面的兩幅圖。
2、猜一猜,這兩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各看到了哪幾個面?為什么這么說?
3、學生輪流在離開座位,觀察圖書柜,驗證自己的猜想。
學生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圖書柜。
把自己觀察到的在小組內交流。
班內交流。
學生觀察洗衣機和冰箱圖片。
小組交流,再班級交流。
學生猜一猜是誰看到的?,輪流看一看,驗證猜想。
四、組織練習,深化理解。
五、拓展延伸,引導學生課后繼續(xù)觀察。
1、把文具盒放在桌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最多能看到幾個面?
。1)以小組為單位,先各自觀察,再組內交流。
。2)指名回答。
2、小組觀察正方體,長方體的模型,討論交流: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個面?什么位置能同時看到兩個面?什么位置能同時看到三個面?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說說正面、側面、上面各有什么顏色?
3、(1)擺一擺,再觀察,回答問題,用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一擺,,再從它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看一看。
。2)出示“想想做做”第5題下面的圖片,判斷看到的是哪一個圖形?
六、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或學會了什么?
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只要你擁有一雙善于觀察和發(fā)現的眼睛,在生活中,你會發(fā)現更多的美,在數學學習上,你會發(fā)現更多有趣的現象。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2
▲課題:
認識幾和第幾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一年級實驗教科書(江蘇教育版)第16頁的例題,第16—1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加以運用。
2、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能區(qū)別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運用
▲教學課型:
新授課(概念課)
▲教學技術:課本投影,圖畫,道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感知新知
1、出示排隊買票圖
過渡:王老師想帶小朋友們到動物園去玩,但是在進入動物園之前,先得買票,你們看,動物園一大早就有人來排隊買票了。
2、問答:
。1)這時有幾個人在排隊?(5個人)
(2)請小朋友們數一數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幾?(第2)不戴帽子的小男孩呢?(第5)
。3)反過來,排在第2的是誰?排在第5的又是誰?這里的第2指的是幾個人?第5指的是幾個人?
指出:這里的第2、第5不是2個人和5個人,而是指排在第2個或第5個的那個人。
說明:排隊的時候我們都從前面數起,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要數第幾的時候。
二、進一步感悟新知
1、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左圖)
過渡:小明買好票來找小麗。
(1)問:小麗住在第幾層?你是怎么數的?(同桌討論交流)
指出:一般樓房的第幾層,是從下往上數的。
。2)問:如果小麗住在3樓應該出現在哪個陽臺?誰愿意上來指給大家看看?
。3)老師想了解哪些同學住的是樓房?你家住幾樓?
2、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過渡:動物園里有“點燈籠”的游戲,你想試一試嗎?
(1)老師點燈籠學生回答
○●○○○問:點的是第幾個燈籠?你是怎么數的?那如果從右邊開始數呢?是第幾個?
指出:注意數的時候要說清楚是從左邊數起還是從右邊數起。
○○○●○問:現在點的是第幾個燈籠?
○○○●●問:從右邊看點了幾個燈籠?
。2)老師提要求學生涂色。叫一位小朋友上老涂色。
左邊第3個,左邊3個
右邊第2個,右邊2個
問:這里的第2個和2個意思一樣嗎?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幾和第幾(板書)
。3)書上練習
過渡:大家都想來點燈籠,下面我們打開書本第16頁第1題一起來涂一涂。
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指名上來涂色
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
3、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過渡:讓我們一起來看猴子撈月亮的表演。
問:同學們看哪只猴子比較特別?它是第幾只猴子,你是怎么數的?(說:老師將這個問題交給小組討論,每組選個同學匯報你們討論出來的結果)
得出:可以從上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從下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4、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過渡:動物園的小動物們聽說山那邊有場精彩的比賽,正興高采烈地去看比賽呢!
。1)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2)問:下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
。鄯治觯好總畫面都引導學生自由地說,在說的過程中感悟幾和第幾的不同,同時,把“想想做做”第3題和第4題整合成學生喜歡的動畫情景,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顯得生動活潑。]
5、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
過渡:山那邊正舉行什么比賽呢?
問:1號車前面有幾輛車?是哪些車?
問:5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4號車前面是幾號車?后面又是幾號車?
問:除了這幾個問題外,你還想到什么考考大家?(小組討論)
追問:前3名是哪些車?第2名是幾號車?
前3名和第3名一樣嗎?為什么?
小結:“幾”和“第幾”是不一樣的,“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板書)
。鄯治觯翰捎脤W生合作討論的形式,使學生學會聽取別人的意見;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讓學生互助,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應用拓展
。薄ⅰ跋胂胱鲎觥钡冢殿}
過渡:小動物們回家了,小動物們的家住在幾樓幾號呢?如果豎著看有幾層,就說是幾樓。橫著看有幾家,也就說是幾號。小兔家豎著看在5樓,橫著看在第一號,所以它家。禈且惶。
問:有誰能夠告訴大家熊貓家住幾樓幾號?小貓呢?小象呢?
引導:自己的座位是幾排幾座,自家住房是幾樓幾號等。
。鄯治觯喊褦祵W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來,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
。、發(fā)散練習
出示水果課件
說:告訴同學你喜歡吃的東西是第幾個,讓同學們猜猜你喜歡吃的是什么?
四、 總結評價: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總結,布置作業(yè)《同步練習》下課
▲板書設計:幾和第幾
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
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
▲教學流程:本課分三步走:從買票情境圖的初步感知到連續(xù)動畫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戲的深化鞏固,有易到難,層次清晰。在拓展應用中注意與生活實際聯系,豐富了學習內容。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3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昨天我們在數學廣角里玩了好多游戲,高興嗎?還想去嗎?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玩一玩,喜歡嗎?這個游戲的名字就叫“猜一猜”。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桔子和蘋果
請一個同學和老師合作做游戲。
2、考老師
師:請到前面的同學雙手拿水果,讓老師猜猜你的另一只手里拿的是什么水果?
師:你們會玩這個游戲嗎?你和你的同桌任意選兩樣東西一起來做這個游戲。
3、師:剛才的游戲太簡單了,再玩一個難一點的。(找3個人)三種水果分給他們。
生1:我拿的不是桔子,也不是梨,你們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
生2:我不是桔子。
生3:猜猜我拿的是什么?
師:說說你們是怎么猜的?
4、小組玩游戲。
5、師:接下來我們來猜數字,按照剛才的'方法我們來猜猜卡片上的數字,也可以用別的方式提醒伙伴。
6、師:還想玩嗎?請3個人站到前面來,分別戴上三頂帽子,根據下面同學的提示猜猜自己頭上的帽子是什么顏色的?
三、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們高興嗎?那你學會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如果有四種物品,你還能猜出來嗎?下課后可以和小組同學研究。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4
通過相關理論、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及小學二年級教學內容和目標的分析,以及真實的課堂現狀,本研究借助游戲化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整合藝術技術等探究其是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在研究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采用哪種比較合適的方法。本研究根據烏美娜教學設計過程模型(如圖2-1所示)設計本次基于游戲化教學的教學設計過程模型(如圖2-2所示),根據以下兩個小學數學案例的模型設計進行研究。
一、游戲化教學設計的學習需要一個比較大的概念,筆者在進行設計游戲化教學以及制作游戲化課件之前,首先進行具體的學習需要分析,了解學生的需要與游戲化具體的結合點,以便制訂符合學生的合理策略。我們常說的需求分析包括:對學習內容、學習者的分析,然后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
(一)數學拓展課程分析
在進行學習內容分析之前,先對筆者所教授的數學拓展課有一定了解:筆者所教授的班級為數學拓展班,主要強調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以及知識的綜合運用開發(fā)大腦,訓練思維。這門課程是開設在信息學下的一門課程,是作為信息學的一個基礎課程,主要是拓寬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從課程內容來看
數學拓展課是一個比學校基本課程內容稍難的課程,學生學習起來會覺得枯燥難懂,而且學生上課時是連續(xù)2課時,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會更加注意力分散、倦怠沒有興趣。,吉出的話份所出
本文中筆者借助游戲化教學主要是想利用生動活潑的畫面與豐富有趣的游戲化活動相結合的形式,整體全面地對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進行鍛煉和培養(yǎng),以此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從而讓學生輕松的學習和成長。與新課改里面課程教學大綱《綜合與實踐》類似,強調學生在活動中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積極的探索。所以,在我們的課堂中強調多鼓勵多動手、多實踐,并不是單方面的考慮測試成績,而是多方面地評價學生的發(fā)展。
2.從課程互動來看
由于在進行課程教學時,主要依靠傳統的教學方式,即教師講授、學生做題的形式來授課,本班級中人數接近30人,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兼顧全面的學生,基本都是活躍的.學生參與進來,而不能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因此,筆者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個游戲化平臺的做題活動,給子學生及時的反饋,包括鼓勵和相關評價以及班級中所有學生的做題情況,平臺的后臺還可以看到每個學生具體的情況,教師可以參照這個與學生再次進行互動,這樣可以增加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并兼顧大部分學生。
3.從評價角度來看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評價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淡化原有的甄別和選拔,關注學生、教師、學校課程發(fā)展中的需要,突出評價的激勵功能;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豐富評價與考試方法,如成長記錄袋、情境測驗、行為觀察等,并且注重學生的評價從多方進行,如教師、同學、家長以及社區(qū)等多渠道進行評價,以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因此,只有關注發(fā)展的過程,將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在過重地在意總結性評價,多關注學生的過程,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科學的探究精神,完整的情感體驗,以及價值觀的形成。
筆者所在學校的班級之前主要采用平時的考勤以及學生的期末測試這種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然后給成績好的學生發(fā)送獎品給子獎勵,后來筆者改進這種獎勵和考核辦法,注重學生的課堂表現,對回答問題正確又積極以及課堂作業(yè)家庭作業(yè)完成得較好的同學都予以表揚和獎勵,并把最終考核的獎品分發(fā)在平時課堂中進行獎勵。
貨年(二)教學內容分析
并非所有的教學都適合采用游戲化教學,教師應該詳盡地分析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本研究是基于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滬教版小學二年級的教學大綱以及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在已有的兩個單元“方程與代數"“圖形與幾何”上進行材料的選取,拓展性的學習以及研究與實踐,其中“方程與代數”專題內容較多,比較枯燥;“圖形與幾何"需要更多的空間想象,這兩個專題適合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創(chuàng)設生活故事情境,以及游戲化教學來增加其競爭和挑戰(zhàn)性。對其兩者的內容分析包括以下兩點。
第一,教材中的方程與代數是知道和與其中的加數,求另一個兩個加數,筆者就是在此基礎上設計數字拆分這節(jié)課,以加強學生的數感,并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
第二,幾何圖形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是息息相關的,在進行這方面的學習是教師要把學生的視野拓展到生活空間中去,重視現實世界中有關圖形與空間的問題。在進行這節(jié)課的學習之前,學生已經在教材中通過自主的探索逐步認識了幾何圖形的知識。在此過程中,筆者也通過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物體、認識方向、制作模型等學習活動,以此真正地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幾何直覺和圖形的設計與推理能力。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5
教學素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或組合數。
2、通過互相交流,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符號感。
3、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使學生在探索規(guī)律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和學具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進入有趣的數學廣角。(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
。1)師: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紅。周末到了,小紅的班上要組織一次游樂活動,她想邀請大家去參加,你們愿意嗎?不過小紅有一個小小的請求,當她遇到困難的時候,希望大家能夠幫助她。
師:既然是參加游樂活動,就要穿的漂亮一些,小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穿什么衣服。
小紅的衣柜里放著六件衣服(出示衣服圖片),她可以怎樣搭配?一共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學生活動策略:
①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課前老師發(fā)給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擺一擺。
、谝龑в懻摚河羞@么多種不同的穿法,怎樣才能做到不遺漏、不重復呢?(教師結合課件演示,介紹連線法。)
、劢M織學生討論:上裝的件數和下裝的件數,與有多少種搭配方法有什么關系?
。2)媽媽為小紅準備了豐盛的早餐:
飲料有:牛奶、豆?jié){
點心有:蛋糕、油條、餅干
如果飲料和點心只能各選一種,小紅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學生活動策略:
。1)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連線的方法自己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
(2)全班交流。
2、智闖五關。
第一關:幫小動物組數
教師出示三只小動物手拿數字卡片的畫面,提問:用數字卡片4、5、6可以擺出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
學生活動策略: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數字卡片在數位順序表中擺一擺,并作好記錄。
。2)各小組匯報后,教師指定幾名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進而引導學生發(fā)現組數的規(guī)律。
第二關:走路中的數學問題
教師出示情境圖,告訴學生:從學校到少年宮有A、B兩條路可走,從少年宮到動物園有C、D、E三條路可走。提問:從學校經過少年宮到動物園,一共有幾條路可走?
學生活動策略:學生拿出課前老師發(fā)的線路圖,自己用筆畫一畫。
第三關:足球比賽中的數學問題
20xx年亞洲杯A組有4個球隊參賽,每兩個球隊都要比賽一場,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學生活動策略:教師請學生用字母A、B、C、D表示四個球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比賽場次清楚、形象地表示出來。
第四關:握手中的數學問題
教師出示畫有四位小朋友的圖片,提問:每兩個人握一次手,四個人一共握幾次手?
學生活動策略:每個小組選出四位同學實際做一做。
第五關:佳佳的密碼箱。
教師出示情境圖,告訴學生:佳佳的密碼箱中的密碼是一個兩位數,左邊有數字1、2、3,右邊有數字4、5、6?杉鸭寻烟崆霸O好的密碼給忘了,她最多試多少次才能把密碼箱打開?
學生活動策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寫出所有可能的結果。
在此題的基礎上拓展:
★如果左邊的數字有1、2、3、4,右邊的數字有5、6、7、8,佳佳最多試多少次才能把密碼箱打開?
★如果左邊的數字有1、2、3、4、5、6、7、8、9,右邊的數字有1、2、3、4、5、6、7、8、9,佳佳最多試多少次才能把密碼箱打開?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四、機動練習
如果老師想給今天這節(jié)課表現最好的三位同學照一張合影,請同學們思考,三個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如果老師也參加進來,四個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同學們課下思考。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神奇的撲克
教學內容:
在學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尋找歷法與撲克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
1、通過對
2、調動學生豐富的聯想,養(yǎng)成一種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這個你們一定見過吧!這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
生:......
(教師補充,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師:
生:......
二、新課
1、桃、心、梅、方4種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陽小王=月亮紅=白天黑=夜晚
3、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大王=1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數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閏年的天數
5、撲克中的K、Q、J共有12張,3×4=12,表示一年有12個月。
6、365÷7≈52一年有52個星期。54張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張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個星期。
7、一種花色的和=一個季度的天數。一種花色有13張牌=一個季度有13個星期
三、小結
生活中有很多的數學,他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的身邊出現,只是我們大家沒有注意到。請大家都要學會留心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7
活動內容:秘境佤山游。
適合年級:五年級。
內容簡析:
讓學生學習身邊的數學,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是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本活動結合人教版教材六年制數學第九冊第一單元“分數乘法”、第二單元“分數除法”及第三單元應用題的“行程問題”,將所學知識融于“秘境佤山游”之中,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旅游中常見的數學問題,體現數學的實用價值及其魅力。
設計思路:
以到臨滄市滄源縣的景點旅游為線索,將這些景點串聯成線,形成旅游線路,讓學生根據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歸納方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討論油耗、油錢和旅游線路的選擇等問題,以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為主要教學模式,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與聯系生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的:
1.通過挖掘身邊的數學素材,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分析探究問題的能力,鞏固已學知識。
2.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引導學生和同伴交流數學思考的結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探究興趣。
4.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探究旅游四個景點至少要用多少油及所需油錢。
2.選擇合理的旅游線路。
活動過程:
一、簡要導入
1.今天見到佤山小朋友,心里很高興!老師從電視里了解到秘境佤山不僅有神奇的文化,而且有優(yōu)美動聽的民歌,還知道佤山有很多富有傳奇色彩的旅游景點。下面,請同學們介紹你知道的景點。(學生介紹)
2.同學們介紹的景點令人心馳神往,老師現在最想到四個具有民族特色的景點去看一看、游一游。(屏幕出示)請同學們大聲地把這四個景點的名字喊出來。(翁丁原始部落、南滾河自然保護區(qū)、崖畫、司崗里溶洞)。
3.請同學們用所學的知識,幫助老師解決旅游途中遇到的問題。
二、根據信息探究問題
1.(屏幕出示)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旅游車平均每小時行40千米),如果先到翁丁原始部落,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怎樣列式?(學生提問題,口頭列式)
2.如果再給大家提供一個信息“從翁丁原始部落到南滾河自然保護區(qū)有12千米”,你又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計算?
估計學生會提出下列問題:①從縣城到南滾河自然保護區(qū)共有多少千米?36+12=48(千米)。②從翁丁原始部落到南滾河自然保護區(qū)需幾小時?12÷40=0.3(小時)。③從縣城到南滾河自然保護區(qū)共用幾小時?0.3+0.9=1.2(小時)或(12+36)÷40=1.2(小時),引導學生比較兩種算法各有哪些優(yōu)點。
3.同學們這么快就解決了在第一條旅游線路中遇到的問題,很好!接下來,老師還要到崖畫和司崗里溶洞去游一游。請看大屏幕,根據提供的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式解答)
估計學生會提出以下問題:①從縣城到崖畫有多少千米?0.6×40=24(千米)。②從崖畫到司崗里溶洞有多少千米?0.4×40=16(千米)。③從縣城到司崗里溶洞共有多少千米?24+16=40(千米)。④從縣城出發(fā)到司崗里溶洞共需幾小時?0.6+0.4=1(小時)或(24+16)÷40=1(小時),并讓學生分別說一說這樣算的理由。
小結并板書:路程=速度×時間
三、進一步探究“油耗”和“油錢”問題
1.在同學們的幫助下,老師知道了從縣城到每個景點的路程和時間。下面,老師再給大家提供兩個信息,看看從信息中你們了解到了什么,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信息:①旅游車每千米用油0.15升;②每升油價5.60元。
2.學生思考后提出問題,教師再選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分小組討論、探究。
問題(1):從縣城到南滾河自然保護區(qū)需多少升油?0.15×48=7.2(升)。
問題(2):從縣城到司崗里溶洞需要多少油錢?
①24×0.15×5.60+16×0.15×5.60=33.60(元);②(24+16)×0.15×5.6=33.60(元);③40×0.15×5.60=33.60
(元)。最后比較這三種解法,說說每種解法的理由。
問題(3):從縣城到南滾河自然保護區(qū),往返需多少升油?48×0. 15×2=14.4(升),并說說“往返”是什么意思。
問題(4):從縣城到司崗里溶洞,加70元的油能返回到縣城嗎?33.60×2=67.20(元),并說說為什么要“×2”。
3.引導學生歸納并板書:油的總錢數=每升油價×每千米用油量×千米數。
4.讓學生先說說“每升油價×每千米用油量”和“每千米用油量×千米數”所表示的意義,再說說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四、給這次旅游提合理化建議
1.同學們幫助老師解決了旅游中遇到的這么多問題,真了不起!現在請同學們看旅游線路圖,給老師的這次旅游提一些合理化建議,并說明你的理由。
2.學生提建議,教師對能省時、省錢、省油等經濟實惠方面的建議予以肯定,倡導綠色旅游。
五、全課小結
同學們懂得的旅游知識還真不少,謝謝同學們給老師提了這么多的建議,這次秘境佤山游將成為我美好的回憶。(板書課題:秘境佤山游)
附板書設計:
秘境佤山游
路程=速度×時間
油的總錢數=每升油價×每千米用油量×千米數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8
一、教學內容分析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認識了長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積單位、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不僅是今后學習其它圖形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空間觀念。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在屬小學中年級學段,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學生在發(fā)展上也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學生善于形象思維,有的善于邏輯推理,有的善于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總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fā)現者,所以本課以實驗探究的形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密切關系,理解面積公式的由來,掌握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公式的推導,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與人合作協調,及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分組實驗這一探究發(fā)現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認識。并經過啟發(fā)、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中得到了培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實驗、實際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并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并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在操作中探究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五、課前準備: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紙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實驗記錄表,實物投影。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師:學習面積單位有什么用?
生:測量面積
出示長方形紙板
師:要測量它的面積,你認為用哪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如何測量它的面積呢?
學生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長方形的面積。
師:用面積單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如測量操場的面積,教室的面積;草地的面積;等等,也用面積單位一個一個去量,那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們要尋找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的目的,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把握好教學的起點,抓住生活中的幾個場景,引起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大膽的猜測,長方形的面積和什么有關系?
(學情預設:根據學生對長方形的認識和理解,可能會出現這幾種情況:和長有關、和寬有關,和長、寬都有關,和周長有關)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的欲望,也培養(yǎng)了學生大膽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實踐探究,合作交流
師: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現在就請同學們帶上老師溫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導學提示:
1、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搭建3個長方形,完成實驗記錄表。
2、 仔細觀察記錄表,你發(fā)現了什么?
3、 嘗試用比較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表達實驗過程及實驗結論。
(學情預設:學生在組長的組織下,合理分工,有序地開展實驗)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動中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借助導學提示經過啟發(fā),獨立思考,討論,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叢冢提高認知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到臺前展示實驗記錄,并發(fā)言
(學情預設:各小組介紹搭建的`3個長方形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通過三次實驗,發(fā)現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對表達流暢,思路清晰的小組給予表揚)
如:我們組共搭建了3個長方形,第一個長方形的長是3厘米,寬為2厘米,面積是6平方厘米;第二個長方形的長是4厘米,寬是3厘米,面積是12平方厘米;第三個……通過三次實驗,我們發(fā)現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
(五)、解決問題
1、實踐活動
在我們這間教室里,有很多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的,請大家任選一個,先估計它的面積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面積,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計的和算出的面積是不是較接近。(學生操作活動,并利用長方形面積公式正確計算出它們的面積)
2、前幾天,老師新換了一個辦公桌,它的長是14分米,寬是8分米,我想給這張辦公桌配一塊玻璃,需要買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題:
這是一塊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來的面積是多少嗎?說說你的想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新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數學的價值,既豐富了敘述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另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表面并不是長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積怎樣求呢?它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呢?再如三角形,我們怎樣可以知道它的面積呢?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在課后研究)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探究,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
七、教學反思
1、方法比知識更重要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在數學新教學價值觀中要求:"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本節(jié)課教師改變了傳統的“傳遞——接受”式模式,嘗試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貫穿“實驗-發(fā)現-驗證”思路,整節(jié)課教學過程注重了學習方法,思維方法,探索方法的獲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fā)現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體現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這也就是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充分體現。“實驗--發(fā)現--驗證”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來說非常重要。
2、學會與人分工合作
本節(jié)課通過小組合作,運用不同的實驗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開放了獲取新知的整個教學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是指根據學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將學生異質分組,以學生學習小組為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開展合作學習,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學習的動力和能力,并達成團體目標。由于小組成員各有其職,且職責分明,因此學生都主動投入;學生的全面互動,也可以彌補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小組合作學習又是以個體學習為基礎的,讓不同個性、不同學力的學生都能自主地、自發(fā)地參加學習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個學生的學習效率,真正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3、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
通過自主探究,獲得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后,教者設計了一些應用性練習,如計算學校操場的面積等,引導學生將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個實際生活問題得以解決,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在探究、發(fā)現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感性認識。并經過啟發(fā)、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9
第一單元 負數
第一課時 負數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結合負數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和數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負數的意義。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生活情境中負數有關資料,如氣溫、收支,股票漲跌等。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象中都存在著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銀行有存錢和取錢……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象嗎?(課件2、3、4、5、6)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如果沿著剛才的話題繼續(xù)“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學,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課件7)
① 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 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③ 與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 1.8千克。
、 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怎樣用數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課件8)
請同學們選擇一例,試著寫出表示方法。
2.認識正、負數。
。1)引入正、負數。(課件9)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 -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叫負數(板書:負數);這個數讀作:負六!埃,在這里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埃笔钦。
像“+6”是一個正數,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都是正數。
(2)說一說。(課件10)
生活中還有能用正負數表示的例子嗎?
4.進一步認識“0! (課件11)
以溫度計為例,觀察“0”的作用?
結論: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板書)
5、聯系生活中的氣溫;進一步感受正負數的應用。
。1)介紹溫度計相關知識。(課件12、13)
。2)一次讀出4個城市的溫度。(課件14、15、16、17、18)
三、練習應用
。1)辯一辯:
“16℃”和“-16℃”的意義相同嗎?(課件19、20、21、22)
。2)做一做:指出下面數中的正負數。(課件23)
。3)填一填:珠穆朗瑪峰和吐魯番盆地海拔高度。(課件24)
四、課堂小結:(課件25)
五、課外拓展:
負數的歷史。(課件26、27、28、29、30)
六、板書:
負數的初步認識
像“-6”這樣的數叫負數,讀作:負六。“-”,叫“負號”。
像“+6”這樣的數叫正數,讀作:正六。“+”,叫“正號”。也可省略不寫。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
教學目的:
1.借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教學重、難點: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數,指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43-85.6 +0.9 -+ 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了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 攝氏度。
二、新授:
。ㄒ唬┙虒W例3:
1.怎樣在數軸上表示數?(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系?(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B、在數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5和-1.5處,應如何運動?
。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二)教學例4:
1.出示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周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并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規(guī)定: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說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6,但是-8〈-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反而小。
6.總結: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7.練習: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4.5題。 2.練習一第6題。
3.實踐題記錄小組同學的身高和體重,以平均身高體重為標準記為0m或(0kg)。超過的記為正數,不足的記為負數,然后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四、全課總結
。1)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課后反思: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10
10月17和18日,我參加了在xx舉辦的國基教育大講堂《數的認識》教學操作指南研討會。2天時間由各地優(yōu)秀數學教師:xxx幾位大師展示高水平數學課,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針對這次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
總體感覺,教師們共同的優(yōu)點就是:聲音有親和力,甜美,語言精煉,教師無論是教學反思,還是回答當場提出的問題,大多都能很淡定、很全面的給予解釋,有條不紊。對課標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數學素養(yǎng)。這都是很值得我學習的。
一、教學收獲
1、課件制作精美,動態(tài)的較多,更形象、直觀的看出是平移還是旋轉。鼓勵孩子,只要你好好學習,你也可以完成這種任務,引起學生對研究數學的學習的一種責任感。
2、張xx老師的《百分數的認識》這節(jié)課:整節(jié)課氣氛比較活躍,老師情緒高漲,說話幽默,能感染學生,她特別享受教的過程,投入,和孩子們融為一體,讓學生很放松,孩子們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楊xx老師《生活中的負數》倡導的課前預習、師生互動、自主性學習、講了如何處理課堂生成與課程目標的關系〈每一環(huán)設計目的性要強,充分理解教材、預設要充分、你要放得開、收得攏〉。
4、許xx《認識分數》圍繞“先分后數”這一分數實質巧妙的建立起整數、分數以及小數三者之間的聯系。把各種數有機的串聯起來,打通了各數之間的聯系。短短的一節(jié)課,拋開了一般教學對分數的淺層的認識。從數,起源于數。出發(fā),有落腳到分數也是用來數的。
5、吳xx老師《分數的初步認識》,為了達成數的概念的建立,理解數的'意義,整個過程,她不惜時間,充分讓孩子操作,試一試,想一想,折一折,說一說,幫助學生出不見分數的概念,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整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室快樂的,接納新知是不知不覺的,概念的建立是學生獨立操作獲取的,概念意義的裂解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是幫助學生有形象到抽象架起橋梁的工程師。
二、自我反思
聽了兩天的課,確實收獲不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被他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老師要先有情感,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與心靈的溝通,以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欲。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學會反思,學人之長,補已之短;在反思時要上升到理論高度,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反過來深入理解理論,再指導教學。在教學時要學會質疑,在質疑中成長,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11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談話: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
。ㄈ前澹,你能找出它有多少個角嗎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認識角
投影顯示:投影課本里的圖片
談話:找一找,圖片上哪些像角
(學生回答)
追問: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個角有幾個頂點
幾條邊
能從我們身邊的一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嗎
找到后指出它們的頂點和邊。
2、折一個角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能用自己靈巧的小手折一個角嗎
看誰折得快折得好。
。ㄓ脺蕚浜玫陌准堈劢牵
3、角的大小比較
。1)提問:能使你折的角變得再大一些嗎
你是怎么辦的
能把它變得小一些嗎
又是怎么做到的
。2)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動時,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學們能比較出哪個角大些嗎
用什么方法比較
。3)談話:觀察老師手上的這兩個三角形(兩個紙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個三角形大些呢
還是一樣大呢
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嗎
三、固應用,拓展延伸
1、課本練習第1題。
談話:機靈的小猴找來了一些圖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戰(zhàn)嗎
投影展示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
指名回答。
2、課本練習第2題。
談話:好學的小貓覺得小朋友學得不錯,于是來請教我們了。
投影展示,圖中各有幾個角,說給同桌聽。
3、課本練習第3、第5題。
談話:聰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領這么棒,終于忍不住也要來考考我們,投影展示題目。
同桌討論后在班內交流。
4、課本練習第4題。
談話:山羊老師對大家很滿意,決定帶小朋友玩一玩。
動手拉、合剪刀。
說說你看到的角有什么變化
四、總結全課,布置作業(yè)
談話: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你今天學到的本領,找找你們家哪些物體上有角。
充分利用學具,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fā)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欲望,使學生獲得對角的感性認識。
通過;看;、;找;,體會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對角的概念。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折一個角,在實踐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充分利用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制作等活動,獲得感性知識,形成對角的正確表象,掌握角的本質特征,從而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練習更加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總評:
1、引導學生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教學問題,激活生活經驗。
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并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活動。
通過;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身上找角;,使學生覺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增進了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促進數學思考。
注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在操作中理解知識,發(fā)展思維。
一改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大膽放手,變過去的單純看教師演示為學生自己動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本節(jié)課設計;找;、;說;、;做;的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認識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學習興趣較為濃厚,也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第29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七第1-3題。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能在實物和平面圖形中識別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作出軸對稱圖形。
2、通過觀察、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探索與動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學生在認識和制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對稱的美。教學重點:
認識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能識別軸對稱圖形
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彩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現象引入教學
師:談話引入:同學們,我昨天到眼鏡店看到了一副眼鏡,請大家?guī)臀铱匆豢,我要不要買呢?(用課件出示一副不對稱的眼鏡圖片)
學生匯報:不買,因為兩邊不一樣,不對稱??
師:大家都說眼鏡不對稱,到底怎樣才是對稱的呢?可以用手比劃一下。
生:比劃兩邊大小一樣就是對稱的了。師板書:兩邊一樣
師:這兩幅中買一個可以嗎?看來眼鏡我得選一個對稱的才行。感謝同學們,真會出主意。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對稱”的數學知識。板書:對稱
二、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欣賞一下生活中的一些對稱現象(課件出示圖片:外國國旗、臉譜、飛機??)
師:春天來了,同學們都喜歡外出放風箏,看這兩只風箏圖,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呢?生:左右一樣,都有翅膀。追問:左右兩邊的翅膀長得怎樣?
師:再看下面幾張圖,它們有著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對稱的,兩邊都一樣。
師:說一說生活中還有這樣的的對稱現象嗎?教師里有嗎?
生:舉例??
師:生活中的這些對稱現象,把它的形狀以圖片的形式出現,就是圖形。我這里請來了幾個圖形,認一認,(衣服、樹、葫蘆、箭頭、醫(yī)院十字形符號。)
師:請問這些圖形是對稱的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追問:你能用什么方法,動手證明它們是對稱的?可以動手折一折。
師:衣服這個圖形,誰來證明?(請生操作)
提問:你用的什么方法?(生:對折。)
怎樣對折的?(生:左右對折)
然后你看到了圖形的兩邊怎樣了?
(生:重合了,一樣,不多不少。)
是一部分重合還是完全重合?(生:完全重合)
師:我用這四個字表示你們對折后看到的。板書:完全重合
示范表演:申出左手,右手對折完全重合。(感受完全重合)
師:下面再請4個同學用對折法,折一折這4個圖形。依次說一說??。
如:生1:我把
生2:我把
邊完全重合,所以它是對稱的。
小結:同學們真棒!像這些對折后,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數學上叫:“軸對稱圖形”,F在你知道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圖形嗎?(生:對折后,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
師:我這兒還有一個圖形,紫金花形圖片它是對稱的嗎?用對折法試一試。(生:示范對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不是對稱的)
三、認識“對稱軸”
師:剛才同學們把這些圖形對折后,中間都留下了一條直直的'折痕,這條折痕剛好
把這個圖形怎樣了!(生:分成兩邊一樣了)
師:可以把它分成左右兩邊,上下兩邊,斜著的兩邊一樣了。我們也給這條折痕取一個數學名字:“對稱軸”
師:衣服的對稱軸,我們用虛線把它畫出來,畫的時候,要超出圖形的兩端,這樣就更容易看到折痕所在的位置了。師依次畫出每個圖形的對稱軸。指出紫金花圖沒有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四、練習鞏固
1、找出這些圖形的對稱軸,指一指
2、找出軸對稱圖形,對的打“√”,錯的打“×”。
3、數字、字母、漢字也可以寫成對稱的。
4、生活中的一些汽車,銀行標志也是對稱的。
小結提問: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生:略)
五、實踐操作
我們已經認識了軸對稱圖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一張白紙,你們能運用對稱的知識用這張紙剪一件衣服嗎?請大家跟老師一起來完成,好嗎?
(1)、折一折: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對折。
(2)、畫一畫:在對折的紙上畫線。
(3)、剪一剪:沿著剛才畫的線剪一剪,會剪出一件上衣的圖案。(出示課件)(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的小手。)
2、你能剪其他圖形嗎?如:松樹、桃心、葫蘆等。
(1)、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剪一剪,選擇松樹、桃心、葫蘆三種圖形中的一種,看誰既會動腦又會動手。
(2)展示學生剪的作品。(把優(yōu)秀作品貼黑板)
四、課堂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從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我們生活的周圍處處可以看見軸對稱圖形,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圖形,我們的生活才會裝扮得這么美麗。
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對折后兩邊能完全重合張貼學生及及教師的剪紙作品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13
一、模擬片段教學與說課的區(qū)別
1、說課: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法學法、說教學程序。案例:《分數的初步認識》、《用字母表示數》模擬片段教學:說教學程序。
2、說課的“說教學程序”:復習鋪墊、新授、鞏固、綜合運用、拓展延伸、小結等;模擬片段教學的“說教學程序”:一般說“新授”部分。
3、說課主要說“為什么這樣教”,模擬片段教學重在“怎樣教”。
二、模擬課堂片段教學應注意的幾方面
1、要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情境;教師的語言表達:要注意教學語言的轉化;教師的教學語言;學生的匯報交流:直敘、轉述
2、要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如: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學課本等。
3、要體現課堂評價的多元;教師評價、學生評價適時、恰當。
4、要展示板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與課堂教學同步(及時);有所選擇;字體規(guī)范;布局合理。
5、不能出現科學性的錯誤;如:《平行與垂直》 《認識幾分之一》 《連續(xù)退位減法》。
6、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數學信息收集、整理和交流的能力;
7、要體現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8、要關注學生方法多樣化,體現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學生不同的解法、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表述等要能及時板書。
三、不同領域的教學內容應有所側重
1、計算具體情境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注重算理的引導與表述(如:9加幾,湊十法);板書的'巧妙設計:色筆、橫線、位置
2、空間與圖形教師的演示;學生的動手操作;
案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統計與概率學生發(fā)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板書不可少;案例:《復式條形統計圖》
4、解決問題學生發(fā)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學生解題方法的多樣化。
四、其它一些問題
1、如何開頭?
2、教學目標要說嗎?
3、復習多長時間比較合適?《商的變化規(guī)律》
4、如何小結?
5、要充分利用資源—————沒有三角板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14
好的教學設計是教學成功的一半,教師在教學中合理設計,加上老師潛移默化的指導對教學成果有著重要的作用,F在教學理念教師教學如何使用教材教學,是對教師教學評價的依據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編排具有邏輯的意義。因此,如何內化學生成為自己的認識,是要教師在課堂中如何使用教法進行加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最后概括為自己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尤其是數學教學,更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設計合理的教學模式,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思維的敏捷和靈活,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
一、設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1、這種教學設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2、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系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3、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4、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5、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fā)揮課堂的.群體作用,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6、整個課堂教師應始終保持著師生平等關系,不斷鼓勵與贊賞學生,形成互動。
二、設計質疑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參加實踐獲取新知識。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鋪墊。
2、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意了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充分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4、教學中應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情境,遵循創(chuàng)造學習的規(guī)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維。
1、教師的教學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問題同樣引起學生積極探索,產生求知欲望。而補充知識的引導更能使學生發(fā)散思維,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2、視課程的開發(fā),也重視生活實際的數學概念,充分利用直觀教學,遵循學生的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guī)律。
3、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推動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4、重視理解與鞏固相結合并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
5、給學生鋪設合理的思維空間,補充問題的方法,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
6、樹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有趣味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7、設疑問題具有嚴謹性與可接受性相結合,使學生在探究新知識輕松地獲取知識。
8、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遵循從簡單到復雜的認識規(guī)律,創(chuàng)設情境既符合學生實際,為探究、認識新知識的結構奠定基礎。
教師的教學設計準線不同對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有著直接的影響。學生要養(yǎng)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取決于一個教師教學中充當怎么樣角色。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教育者來說,應“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知識為本。教師對每一節(jié)課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著成了正比例。要對每個學生充分了解合理設計教學,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起,才能觸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15
《7的乘法口訣》: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類推能力,使學生自主經歷口訣的編制過程,了解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意義。
2、掌握7的乘法口訣的特征,熟記口訣,并逐步提高靈活運用口訣的能力。
3、通過多角度的.練習,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索
1、引入
教師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圖
教師:這是同學們用七巧板拼成的圖案,都拼成了什么?
教師:拼一個圖案要用幾塊拼板?是幾個7?怎樣列乘法算式?你能編一句乘法口訣嗎?
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如下:
1個7是71×7=77×1=7一七得七
教師:拼兩個圖案要用幾塊拼板?是幾個7?對應的乘法算式或乘法口訣是什么?
教師繼續(xù)完成相應板書。
教師:像這樣,同學們能根據這7個圖案試著編出其他的7的乘法口訣嗎?
2、編制口訣
打開課本72頁,嘗試在書上填寫。
3、全班交流
(1)匯報,并上黑板寫
(2)根據學生匯報,課件出示7的乘法口訣。
(3)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說一說哪個算式可以表示拼4個圖案所用的拼板的塊數?相對應的乘法口訣是哪一句?
拼6個圖案需要幾塊拼板?所用的乘法口訣是哪一句?根據這句乘法口訣你能聯想到哪個乘法算式?
“五七三十五”這句口訣表示什么意思?
“七七四十九”這句口訣為什么只能計算一道乘法式題?
二、記憶口訣
1、剛才經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大家編出了7的乘法口訣,下面請大家拍手齊讀口訣,讀后讓學生自己記憶口訣。
教師:你認為7的乘法口訣中哪句容易記?為什么?
教師講述動畫片中的情境,讓學生尋找7的乘法口訣,并運用聯想記憶口訣。
教師:看,這些故事和生活中的俗語也能幫助我們聯想到乘法口訣。
2、7的乘法口訣還有什么特點?
從上往下觀察,口訣中的第一個數依次多1,第二個數都是7,積依次多7。
教師:為什么積依次多7?
讓學生利用發(fā)現再次記憶口訣,之后再進行對口令的游戲。
三、靈活運用
1、看算式說口訣
7×3= 7×5= 7×6= 3×7+7=
7×4= 7×7= 7×2= 7×1= 7×7-7=
2、想一想,在我們的身邊有哪些事物、現象和故事與7有關呢?
(1)算七星瓢蟲身上的點。
(2)算詩的字數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首詩是本周經典誦讀古詩,你們會背嗎?學生齊背。
這里有7嗎?你們知道詩中一共有多少個字嗎?怎么想的?
教師:每句7個字,所以又叫“七言詩”。
教師:加上題目一共有幾個字?怎樣列式?
(3)編一編
1個矮人1頂帽,7個矮人7頂帽;
1個矮人2件衣,7個矮人()件衣;
1個矮人3條褲,7個矮人()條褲;
1個矮人()雙鞋,7個矮人()雙鞋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4-16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5-20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1-08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1-05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4-01
小學數學圓教學設計03-13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3-17
有關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3-06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15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