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人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_一本久精品无码免费_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_开心婷婷五月综合基地六月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3-04-14 10:14:01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集合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集合15篇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

  教學內(nèi)容:

  三年級(下冊)第1~2頁例題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整百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整百數(shù))的口算以及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三位數(shù))的筆算,并能正確地進行相關的口算和筆算;初步學會估計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商大約是幾百多。

  2、使學生經(jīng)歷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三位數(shù))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理解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算理,發(fā)展抽象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在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和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一、教學整百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整百數(shù))的口算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小朋友,王大爺?shù)酿B(yǎng)雞場里有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

 。ㄕn件出示:一共有600只雞,關進3個雞舍,平均每個雞舍有多少只雞?)

  [簡析:教材主題圖是600只雞關在3層雞舍,這兒對情景內(nèi)容作了微調(diào),改成600只雞關進3個雞舍,應該說基本上是一脈相承的。教材3層是個隱含條件,需要學生借助于觀察發(fā)現(xiàn)的,而變更后的題目,兩個關聯(lián)條件都是直接的。這兒是否可以在告知兩個條件的前提下,直接請學生提出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2、探討口算方法。

 。1)要求平均每個雞舍有多少只雞?怎么列式?

 。2)600除以3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組里交流。

 。3)你是怎么想的呢?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交流。

 。4)交流:

  生1:6個百除以3得2個百,2個百是200。

  師:這種想法真好,誰再說給大家聽聽。(生答略)還有其它想法嗎?

  生2:6÷3=2,再在2后面添加兩個0就是200。

  生3:200乘3得600,所以600÷3=200。

  [簡析:學生呈現(xiàn)了三種不同的口算方法,教者雖說沒有作出優(yōu)化處理,但在學生說出第一種方法之后,及時地表揚“這種想法真好,誰再說給大家聽聽”,其實在肯定的同時,也認同了這種方法,并適當?shù)亟o予了強化處理。應該說,這種處理還是相當?shù)轿坏摹R驗檫@個時候作優(yōu)化處理,時機還不夠成熟。]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先練習在作業(yè)紙上,再組織評析。

 。1)核對答案。

 。2)觀察每組的3道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結:幾個百除以幾得幾個百,幾個十除以幾得幾個十,幾個一除以幾得幾個一。

  [簡析:選擇先練再評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在計算的時候真正地感受與體悟到每組算式的異同,如果選擇口算,學生往往只關心自己算的題目而忽略了題目間的關系,感悟也遠沒有筆答的印象深刻。借助于觀察,引導學生探索出規(guī)律,并作及時的小結,從而為下面的筆算教學打下伏筆。]

  二、教學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三位數(shù))的筆算

  1、創(chuàng)設情境。小朋友們的口算能力真不錯,王大爺很滿意!他想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課件展示圖片和聲音:狼山雞不但肉質鮮美,還都是產(chǎn)蛋高手呢!這些雞2天共產(chǎn)雞蛋986個)根據(jù)這個條件,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怎么列式?

  2、引導估算。我們先來估一估,平均每天大約產(chǎn)蛋幾百多個呢?

  生:4百多個。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9里面最多有4個2,所以有4百多個。

  3、探討筆算方法。

 。1)引導計算。

  986÷2到底等于4百多個呢?我們就需要列豎式計算了。(板書)

  ①986除以2,先要用哪一位上的數(shù)去除以2?商是幾呢?4寫在哪一位上?為什么寫在百位上呢?8表示什么呢?余下的1表示什么?用余下的1個百除以2,還夠商1個百嗎?

 、诎傥凰阃炅,下面該算到哪個數(shù)位了?想一想:算到十位的時候,應該用多少個十除以2呢?小組里討論討論。

 、18個十是怎么來的?用18個十除以2,商是幾個十?該怎么寫呢?你們想不想挑戰(zhàn)自己,自己做下去?

  [簡析:由于是借班上課,教者對學生的基礎情況不是太熟悉的,故而在這塊的指導上問題問得比較碎,而且本課的教學本來可以借助于學生已有的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豎式計算的經(jīng)驗,但本課起始部分并沒有作相應的鋪墊,故而這部分的提問顯得有點羅嗦了。不過,在關鍵點也就是為什么是“18個十除以2”的用力上還是需要的,因為有相當?shù)耐瑢W總以為把哪位數(shù)字移下來,就用哪位數(shù)字去除。在處理好幾個關鍵點后,由扶到放,讓學生挑戰(zhàn)自我,嘗試做完題目,這種處理還是相當不錯的。當然,這兒能否放得更開些,老師們可以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作些嘗試。]

  (2)嘗試計算。師:做好的'在小組里交流一下你的算法。

 。3)集體交流。

  哪位同學愿意到前面來展示自己的作業(yè)的?給大家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4)回顧過程,完成板書。

  現(xiàn)在一起來指導老師完成黑板上的豎式。(教師先引:先用幾個百除以2?商是幾?寫在哪一位上?再用幾個十除以2?商是幾?寫在哪一位上?小朋友們接著說下去……)和我們剛才估算的四百多一致嗎?現(xiàn)在你知道到底每天產(chǎn)蛋多少個了嗎?

  誰來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算的?

  4、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真了不起,自己學會了豎式計算。剛才我們探究的就是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

  [簡析:很欣賞謝老師的讓學生指導老師完成黑板上的豎式,“指導”二字既滿足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同時又使黑板上的板書很自然地保證了完整。其后的讓學生再次回顧過程也是相當有必要的,計算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會做,還要能說清算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先看前兩題,能估一估它們的商大約是幾百多嗎?在練習紙上做一做。

  (學生算的同時,教師進行視屏切換。請一生上來,第1題對嗎?第2題我們請他來介紹一下好嗎?這兩題算的結果與我們剛才估算的一致嗎?你們都算對了嗎?)

 。2)后面兩題沒有方格了,你能獨立計算嗎?在練習紙上做一做。(教師把兩題的豎式寫在黑板上,然后請二生上黑板板演。同樣的,提醒做完的同學說算理。)評析時突出要把前一位上余下數(shù)與移下來的數(shù)合起來繼續(xù)除。

  [簡析:這兒的四道題從有方格到無方格,其實也體現(xiàn)了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不作兩個層次的分組練習直接讓學生依次完成應該問題不大,教者這樣做是過于細心了。后兩題的處理有點不妥,既然有實物投影,為什么不讓學生寫好后展示,而要讓學生上黑板,是為了顯示真實?還是為了板書上的整體美觀?我覺得這組題的處理,最好還是放手讓學生練,但評析時重在后兩題就成。]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老師這兒有四道題,每人做一題,看看誰做得既對又快!

  [簡析:這種一人解一道題的訓練其實效率是很低的。首先從教者編擬的題目看,涉及的不是同一類型,其次從學生答題的速度看,有快有慢,那意味著先行算好的同學必須呆坐在那兒慢慢地等著。就課堂上教者對這塊的評析來看,是評講到哪題就即時呈現(xiàn)相應的豎式,但過得太快,給人以走馬觀花的感覺,相信學生也沒能完整地看好豎式。故而我覺得最好的處理應該是讓學生盡可能地練習到各種類型的題目,可以只出3題,讓做得快的同學上黑板板書,這樣可以刺激學生快速解題,以爭取到上黑板的機會。]

  3、解決實際問題。

  (1)一共有375箱雞蛋,運往3個超市,平均每個超市送多少箱?

  (2)一共有540個雞蛋,每盒裝4個,130個盒子夠裝嗎?

  學生獨立解題,然后組織評析。

  四、總結全課

  這節(jié)課小朋友們學會了什么?怎樣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呢?如果大家能與“細心”交上朋友,就一定能成為班級的計算小能手!

  總體印象:

  本課在設計上并沒有多少的創(chuàng)新之處,但整節(jié)課的教學扎實、有效,教學重點突出,教師講解、點撥到位,就課堂反饋情況看,學生學習情況不錯。本課教學有以下優(yōu)點:

  一是教學重點的把握很準確。不管是新授中的點撥還是練習中的評析,都能圍繞知識的新點展開,圍繞學生易錯的地方用力,重視學生對算理的理解與完整表達,這些都為學生正確解題提供了保障。

  二是教學細節(jié)的處理很精當。比如說教師在指導豎式書寫時,堅持用直尺畫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比如說課堂上多次進行視屏的切換,教者在時機的把握上都處理得不錯;在學生練習的評價與指導上注意提問角度的變化,在學生練習時的音樂處理等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是教學方法的變化很自然。不管是例題教學還是練習的處理,都能由扶到放,從引導到鼓勵探究。

  四是教師的教學功底很扎實。教者的語言很好,尤其是評價性語言極具鼓動性,有效地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五是教學設計很精巧。利用發(fā)生在養(yǎng)雞場的各種問題有機地串聯(lián)起整節(jié)課的內(nèi)容,讓學生感受到本課我們解決的都是發(fā)生在我們生活中的有用的問題,感悟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到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的價值。

  從課堂實施情況看,有兩點需要提出來商榷的:

  一是在練習校對時選擇齊答對錯的形式不妥當。因為這種齊答不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潛在的問題。

  二是形成性練習的四小題選擇每人做一題的操作不是太科學的,難以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2

  教材背景分析:

  本節(jié)教學主要是利用各種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來設計教學的。通過課件與知識相結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知識和經(jīng)驗去觀察鐘表、了解鐘面,通過自主探索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秒的認識。通過討論、交流將實踐經(jīng)驗上升為理性知識,再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利用實物鐘表進行實際操作,在動腦、動手、動口的同時掌握所學內(nèi)容。本節(jié)課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聲音、歌曲等手段精心設計活動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通過多種活動探究發(fā)現(xiàn)、最后得出本課所要掌握的知識,使整節(jié)課顯得輕松愉快。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第五單元(秒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認識鐘面上的秒針,了解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在生活情境中體驗一秒及幾秒持續(xù)時間的`長短,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fā)展。

  3、讓學生充分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積極、愉悅的數(shù)學情感。培養(yǎng)學生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建立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

  學法指導:激趣、引導觀察、自主探索、探索研究、合作交流。

  教具:多媒體教學課件、實物鐘表。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和畫圖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意義

  2、經(jīng)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

  1、體會面積的意義

  2、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ㄒ唬┡氖钟螒

 。ǘ┍纫槐仁终泼

  二、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積

 。ㄒ唬┱J識物體的表面的面積。

  1、找一找: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找找身邊物體的面。你找到哪些物體的面?

  2、摸一摸:同學們找到了這么多物體的面,現(xiàn)在就來摸摸這些物體的`面吧!

  3、比一比:同學們,摸了這些物體的面,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剛才同學們發(fā)現(xiàn)物體的面有的大,有的小,我們把物體的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積。(課件出示:物體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4、說一說:誰來說說其他物體的面積?

 。ǘ┱J識封閉圖形的面積。

  1、什么是封閉圖形

  2、辨一辨:(課件出示五個圖形)師:請大家判斷一下。下面的圖形哪些是封閉圖形,哪些不是封閉圖形?(把不封閉的圖形隱藏)這些封閉圖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積。(課件出示)

 。ㄈ┛偨Y面積的意義。

  師:現(xiàn)在你們知道什么是面積了嗎?(課件先出示:物體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再出示: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全班齊讀兩遍。

 。ㄋ模┗居柧殹#ㄕn件出示:課本41頁練一練第1題。)

  三、合作交流、比較面積

 。ㄒ唬ㄕn件出示)探密游戲,激發(fā)比較的樂趣(比較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大。

  (二)小組匯報。師:你們小組是用什么方法來比較的呢?

 。ㄈ⿴熜〗Y比較的方法,比一比哪種方法好

  四、鞏固練習

  (一)小小設計師。(課本40頁畫一畫)

  以比賽的形式進行

  1、明確比賽要求,創(chuàng)意要求:在方格中畫3個不同的圖形,使它們的面積都等于7個方格那么大。比一比,誰畫得準確而有創(chuàng)意。

  2、小組內(nèi)交流作品,數(shù)數(shù)他的作品是不是占七格?然后欣賞他的作品!

  3、投影展示作品,交流評價。

  4、活動思考:通過這次活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二)數(shù)一數(shù);課本41頁練一練第4題。(課件出示)

  五、課堂總結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4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P19—P21頁內(nèi)容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學會用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商是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掌握書學格式。

  2.理解用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商是兩位數(shù)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筆算。

  3.培養(yǎng)計算能力及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筆算除法的步驟和商的書寫位置。

  難點: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數(shù),應該與下一位上的數(shù)合在一起繼續(xù)除的道理。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導入

  親切地與學生交談:每年的植樹節(jié)全國許多部門與單位都組織植樹活動。誰能說說植樹有什么好處?學生發(fā)表意見:抵御風沙,綠化,提供新鮮氧氣……

  2、引出實際問題

  (1)呈現(xiàn)植樹畫面。(教材第19頁主題圖)“這是我們學校今年植樹節(jié)植樹的.情景,從這個畫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解決問題

  ①學生提出的用加、減法計算的問題。

  ②對學生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請學生說出算式,并說一說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勐(lián)系估算,承上啟下。

  二、探究筆算方法

  探索解決“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方法。

 、傧茸寣W生在小組內(nèi)用不同的方法計算,然后請學生上臺演示分小棒的過程。

 、谡垖W生上臺演示別的計算的方法

 、壅n件演示分小棒的方法

  2.師生交流筆算過程。

 。1)談話。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問題,有的用口算方法,有的通過分小棒。老師呀,想把分小棒的過程寫成豎式,怎么樣寫呢?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研究的筆算除法。(板書課題:筆算除法)

 。2)再現(xiàn)42÷2的筆算過程。

 。3)概括算法:筆算除法要從被除數(shù)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哪一位的上面,并且要對齊。

  3、猜猜我是誰?(練習)

  4、試一試。解決“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放手讓學生解決“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問題。

  (1)先談話:我們已經(jīng)解決了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問題,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該怎樣解決呢?再請同學們先分小棒再用豎式計算出結果。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之后,全班交流。

  (3)在學生匯報交流的基礎上,呈現(xiàn)解決問題的過程。

  (4)與42÷2的豎式比較,有什么不同?

  三、實踐與應用

  1.幫小兔拔蘿卜。(課件出示)先請學生完成計算,在小組內(nèi)相互檢查。

  請學生拿出題卡92÷4、78÷2、51÷3計算,反饋時,課件同時顯示“拔蘿卜”的收獲,使學生體嘗成功的快樂。

  2.幫小動物檢查對錯。

 。ㄕn件顯示畫面)請學生仔細觀察,然后檢查小動物的題目。四、課堂總結

  師生一起總結筆算除法的運算方法。

  讓學生讀兩遍歸納的運算方法。

  板書設計:

  筆算除法

  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

  42÷2=21(棵)52÷2=26(棵)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5

  一、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周長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測量和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建立周長的概念,理解周長的含義。會測量計算以長方形和正方形為主的常見平面圖形的周長,并拓展研究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的周長的測量計算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建立周長的概念,能指出各種平面圖形的周長并會測量計算常見平面圖形的周長是教學重點;正確、深刻地理解周長的含義是教學難點。注意設計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質疑問難、小組討論等學習形式來強化對周長的理解,讓難點在不經(jīng)意中獲得突破。

  三、教學意圖和教學思路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體現(xiàn)做數(shù)學、玩數(shù)學的活動性和趣味性,感知先行,凸現(xiàn)探究過程。具體做到兩個拓寬:拓寬周長概念的外延,拓寬周長的測量計算方法。教學過程中盡力把繡球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爭、去辯,在悟中得法。教學思路:從生活情境中引出周長概念+通過指和描理解周長概念十通過測量計算三角形和一般四邊形的周長鞏固周長概念并鋪墊測量計算周長的一般方法+探究測量、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一般方法+探究測量計算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周長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師生沿著操場的邊線繞操場跑步一圈。

  1.體驗中引出周長。沿著操場的邊線繞操場跑步一圈(板書一圈、邊線)、讓學生比劃路線,描述多少是一圈、什么是邊線、貼平面圖,讓學生用粉筆畫跑步的路線,強調(diào)起點、終點、操場一圈邊線的總長度、操場的周長。(板書周長)

  [評析: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學知識,賦予《周長這一知識點以現(xiàn)實意義。這樣學生的學習得到了感性材料的支撐,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學生也很容易進入角色。此外,本節(jié)課把《周長》描述為一圈邊線的總長度,簡明易懂,充分體現(xiàn)了周長這一數(shù)學問題的現(xiàn)實性!

  2.操作中理解周長。

  (1)指導學生找出身邊物體的周長、指出課本封面的周長。(電腦顯示給予確認)

  (2)讓學生指出下面圖形的周長。(多媒體隨后顯示)

  〔評析:采用學生身邊的、熟悉的或感興趣的`材料作為研究素材,增強學習的親切感。通過指、描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操作中理解周長,而多媒體的效果使周長是什么更加清晰明朗!

  3.測量計算中深化對周長的認識。

  (1)(多媒體顯示老鼠和兔子分別繞三角形、四邊形的草坪跑步一圈)

  提問:誰跑得多?比什么?怎么能知道它們各自的周長呢?(板書:測量計算)

  [評析:多媒體的動態(tài)顯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上的數(shù)學問題很快變成學生自覺探索的問題。]

  (2)在作業(yè)紙上測量計算三角形、四邊形的周長,再組織小組匯報。(強調(diào):所有邊長的總和)

  [評析:通過練習獲得測量計算平面圖形周長的一般方法,為探索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方法奠定基礎。]

  (3)測量更多邊形的周長,總結強調(diào)周長即一周邊線的總長度。

  4.引導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1)出示方格紙上的正方形、長方形,要求測量計算并展示不同的計算方法。

  (2)鞏固練習。正方形的邊長為2分米,計算一個正方形的周長和由這兩個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強調(diào):計算的應是有關圖形一周的總長度。

  [評析:通過這一變式練習,使周長即一周的總長度得以鞏固,進一步強化了對周長含義的理解。]

  (3)測量并計算周長。(出示下面的圖形)

  5.合作解決問題。測量計算出硬幣和樹葉的周長。

  [評析:對周長的理解不局限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等規(guī)則平面圖形中,避免了學生生搬硬套,產(chǎn)生思維定勢。把周長拓展到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中,使學生對周長的認識更加深刻,并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學會計算物體周長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提倡算法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560+240= 410+190= 200+200= 240+410=

  2、什么是周長?

  3、談話導入

  笑笑家附近有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小公園,綠樹叢中有涼亭,涼亭周圍有環(huán)形小道,今天我們?nèi)ツ睦镉瓮婧脝?(小黑板出示情境圖,小道沒有標明數(shù)據(jù))

  4、板書課題:游園

  二、合作探究

  1、觀察圖形:你看到了什么?

  小組合作探討,交流所看到的.

  2、想一想

 。1)、要求這條環(huán)形小道有多長,實際上就是求什么?

 。2)、要求這個圖像的周長,需要知道什么?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并展示匯報

  3、標出每段路的長度,再看圖,你看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4、解決問題,然后小組討論、交流。

  5、小組展示交流,說說自己的算法。

  三、檢測

  1、課本P46“試一試”的求出下面圖形的周長?

  2、小組檢查匯報完成情況

  四、訓練

  1、課本P47第3題。 笑笑在動物園里沿著右面 這條路線走一周,她一共 走了多少米?

  2、課本P47第4題,計算下面的周長

  3、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7

  ⊙談話引入

  師:我們班有爸爸媽媽在外地打工的同學嗎?

  師:爸爸媽媽都出去打工了,平時誰來照顧你們呢?生活費從哪里來呢?

  師:有一位亮亮同學,他的父母也到城市里去打工了,家里只有他和奶奶,我們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就跟亮亮的生活有關。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的談話,拉近了所學內(nèi)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更容易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思考問題,有利于學生順利掌握新知。

  ⊙探究新知

  1、解決問題: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745元,八月節(jié)余了多少元?

  (1)觀察情境圖,理解圖意。

  師(課件出示教材21頁左邊的情境圖):從這幅圖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邊看圖邊閱讀圖上的文字信息,初步了解進城務工人員對城市建設的作用和貢獻。

  師(課件出示教材21頁右邊的情境圖):圖中呈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學生仔細觀察后將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一一列舉出來,并解讀每條信息的含義。

  (2)嘗試解決問題。

  師(課件出示問題):誰能把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完整地敘述一遍?

  請學生將已知條件和問題連起來說一說。

  師:現(xiàn)在請大家思考一下,看看你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想好之后列出算式,算出結果。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3)集體交流。

  師:你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生將列出的算式呈現(xiàn)出來,并將自己的想法向全班匯報。

  預設

  生:我是這樣想的,要求八月節(jié)余了多少元,首先得求出八月收入了多少元,即800+185,再從總收入里面減去花掉的錢,列綜合算式為800+185-745。

  師:還有其他不同的解題方法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預設

  生:先用父母寄回的800元減去八月花去的錢,再加上奶奶的'補助,即可求出這個月節(jié)余多少錢,列綜合算式為800-745+185。

 。4)明確運算順序。

  師:這兩個綜合算式在運算順序上有什么共同點呢?

  預設

  生:這兩個算式都沒有小括號,只有加減法,所以計算的時候都是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的。

  師:在沒有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中,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即可。

  設計意圖:在學生列出加減混合的算式之后,結合具體的情境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有水到渠成之功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2、解決問題:九月節(jié)余260元,十月節(jié)余的錢比九月少30元,兩個月一共節(jié)余了多少元?

 。1)出示題目,獨立思考。

  課件出示問題,請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引導:求兩個月一共節(jié)余了多少錢,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哪個信息已知?哪個信息未知?

 。2)嘗試理解,集體交流。

  ①引導學生通過圖示表示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然后展示學生的作品,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②課件出示教材上的示意圖。請學生說說圖意。

 、廴w學生照樣子畫一畫,明確圖中每一部分的含義。

  (3)獨立列式解決問題。

  請學生根據(jù)剛剛的分析和理解,嘗試獨立列式解決問題,強調(diào)列綜合算式時要注意小括號的用法。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8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27頁內(nèi)容及第28頁“練一練”1、2題。

  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轉》是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的內(nèi)容,平移和旋轉這兩種現(xiàn)象是生活中出現(xiàn)得比較多的幾何現(xiàn)象,因此,通過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充分感知平移和旋轉的兩種現(xiàn)象。讓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平移后的圖形,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學情分析:

  平移與旋轉現(xiàn)象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學生在第二課時還將進一步學習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平移和旋轉是物體或圖形在空間變化的位置方式,認識平移和旋轉對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有重要作用。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在觀察生活現(xiàn)象中,從運動變化的角度來感受平移與旋轉,為后面的學習做準備。這部分內(nèi)容單靠教師講解和學生的記憶是學不好的,最好的方式是創(chuàng)設大量的活動情景,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參與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讓學生在觀察、想象、描述、表達和和交流中體驗。讓學生在直觀操作中,感受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直觀操作對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非常的重要,可借助學生身邊豐富、有趣的實例,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操作演示,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來描述,讓學生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轉,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經(jīng)驗和分類活動,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直觀體會它們的特點。

  2、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及動手實踐、發(fā)揮想象的能力。

  3、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和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正確區(qū)分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

  教學難點:

  結合實際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nèi)ミ^游樂場嗎?誰能說說游樂場里都有哪些游樂項目?

  2、符老師這里也收集了游樂場一些游樂項目的照片,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好嗎?(好)在這些游樂項目里有許多數(shù)學知識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圖形的運動。板書課題:平移和旋轉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愛玩的天性,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轉,讓他們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就在身邊。】

  二、自主學習:

  1、觀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著許多豐富多彩的運動畫面,今天符老師就給大家?guī)砹艘恍銈兿肟磫?(想)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就是希望同學們在認真觀察的同時要開動你聰明的腦筋思考:它們的運動方式也就是運動的樣子一樣嗎?你能描述它們的運動或用手勢表示出它們運動時的樣子嗎?(好)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2、出示課本的主題圖。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

  【設計意圖:對于平移、旋轉的概念讓學生用語言表達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讓學生構建準確的概念又是必要的。創(chuàng)設情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演示和打手勢活動,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在邊做邊說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給這些運動分類嗎?小組說說你分類的標準和結果。

  2、指名匯報:你是怎樣分類的?為什么這樣分?你分類的標準是什么?

  3、結合上面圖形的運動,說說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轉?

 。ㄎ矬w或圖形沿著一條直線運動的`現(xiàn)象叫平移;物體或圖形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為中心做圓周運動的現(xiàn)象叫做旋轉。)

  板書:平移旋轉

  4、試著做一個平移或旋轉的動作。

  學生大膽嘗試,可以上臺給大家展示,并說說這個動作的特點,大家來判斷。

  5、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和旋轉的例子。與同伴交流。

  6、首尾呼應:我們再回到游樂場,看看這些游樂項目的運動分別屬于什么運動現(xiàn)象?(課件出示游樂場)

  【設計意圖: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演一演等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學生用不同的感官,全方位的接收了關于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的信息,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四、達標檢測:

  練一練1、2題。

  五、拓展延伸:

  仔細觀察圖形運動,在括號里填上平移或旋轉。根據(jù)圖形運動思考:平移和旋轉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

  【設計意圖:加深對平移和旋轉特點的理解和區(qū)分】

  板書:不同:平移方向不變,旋轉方向改變。

  相同:物體在平移或旋轉時,圖形大小、形狀不變,位置變了。

  六、課堂小結:

  1、師:老師送給同學們一頂博士帽,希望同學們長大后都能成為一名小博士,用你們學到的知識去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2、師:隨著鐘表指針的旋轉,這節(jié)課也即將結束,誰能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疑惑?

  3、師:生活中還有很多平移和旋轉的例子,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身邊更多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好嗎?

  【設計意圖: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梳理總結,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七、布置作業(yè)

  績優(yōu)學案:26頁平移和旋轉第1題、第2題。

  【設計意圖: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板書設計: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平均數(shù)”的含義。

  2、使學生掌握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重點難點:

  1、理解“求平均數(shù)”的含義,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2、區(qū)分“平均分”與“求平均數(shù)”這兩個概念的不同含義。

  教具學具:

  主題圖,小棒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 口算。

  48÷8= (1+3+5)÷3= (5+5+4+6)÷4=

  2、 口答。說一說,48÷8和(1+3+5)÷3分別表示的意義。

  3、 列式計算。把24名同學平均排成4隊,每隊有多少人?

  4、 導入新課。

  說說“平均”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平均分”?結果所得到的數(shù)“6”,這個數(shù)你能給他名字嗎?在現(xiàn)實生活中,求平均成績、平均身高、平均體重的情況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共同研究“求平均數(shù)”的問題。(板書題目)

  二、探究新知

  1、 講述平均數(shù)的含義。

  把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以后得到的結果。

  平均數(shù)怎樣求呢?

  2、 出示主題圖。

 。1)看懂圖意。

  回收小組成員小紅、小蘭、小亮和小明分別收集了14個,12個,11個,15個礦泉水瓶,這個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

  (2)學生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討論:怎樣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個礦泉水瓶”?

 。3)匯報討論結果。

  進一步明確:“平均每人收集的個數(shù)”并不是每個人收集的實際個數(shù),而是在收集總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假設每個人收集相同個數(shù)的值。

  (4)引導學生看圖。

  提問:怎樣做才能使四個同學收集的個數(shù)同樣多?

  (5)學生操作。

  學生拿出小棒,1根小棒代替1個礦泉水瓶,先按每個人收集的個數(shù)擺放,再動腦動手操作,使四個人收集的個數(shù)相等。

 。6)匯報操作結果。

  學生甲:我先數(shù)出共有多少根小棒,共52根,再把52平均分成4份,52÷4=13(根),就得出每個人平均收集的個數(shù)是13個。

  學生乙:運用“移多補少”的'數(shù)學思想,從小紅的14個里取出1個給小蘭,從小明的15個里取2個給小亮,就可以直接得到4個人都相等的瓶子個數(shù)。

 。7)小結操作結果。

  通過同學們的操作,我們得到4個人平均收集的瓶子數(shù)是13個。但通過操作,我們發(fā)現(xiàn),4個人收集礦泉水瓶的個數(shù)發(fā)生了變化,這4個人收集的礦泉水瓶的個數(shù)才相等。也就是說,平均數(shù)得到了,而原來4人收集的個數(shù)都發(fā)生了變化。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數(shù)的情況是不允許改變原數(shù)的。

  例如:求兩個人的身高,并不是把高個兒截下一部分來,接在矮個兒身體上,使兩人身高相等。也就是說,求平均數(shù)并不要求改變原來的實際值。由此可見,通過直接操作的方法來求平均數(shù),在很多情況下是行不通的。

  如果我們不通過操作,直接通過計算,能不能求出這4個人平均收集的個數(shù)?

 。8)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9)匯報探究結果。

  應先相加求出收集到的總數(shù),再用總數(shù)除以人數(shù),得到平均數(shù)。

 。10)指導學生列式計算。

  (14+12+11+15)÷4

  =52÷4

  =13(個)

  3、 我們學習了如何求平均數(shù),下面我們自己動手算一下上個學期我們學校進行了1分鐘跳繩比賽,我們找了幾個同學的跳繩成績,咱們一起來算算他們平均跳了多少次?

  (單位:次)

  楊揚

  李信芳

  陳希

  鄭鐘一

  劉安娜

  劉嚴

  99

  106

  102

  104

  140

  103

 。99+106+102+104+103)÷6

  =654÷6

  =109(次)

  點名讓學生說明什么是“總數(shù)量”“份數(shù)”“平均數(shù)”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教材第44頁練習十一的第2題。

  (1) 讀題,理解題目要求。

 。2) 把統(tǒng)計表填完整。

 。3) 獨立計算。

  (4) 提問:怎樣求出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

  四、知識擴展

  說一說平均數(sh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1) 家庭中人的平均身高、平均歲數(shù)、平均住房面積

 。2) 作業(yè)本的平均每頁字數(shù)

 。3) 最近一周的平均溫度

  (4) 考試之后知道各科的得分求平均分

 。5) 捐款

  五、課堂小結

  談談你自己的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0

  一、 班級情況分析(LVE)

  二、 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要求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nèi)容:千米和噸的認識,萬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筆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四邊形,時、分、秒,可能性,數(shù)學廣角和數(shù)學實踐活動等。其中萬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以及四邊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nèi)容。

  1. 會筆算三位數(shù)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 會口算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會筆算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shù)和商是一位數(shù)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

  3. 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shù)(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shù)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shù)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

  4. 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 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 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形成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 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9. 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 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體現(xiàn)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nèi)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jīng)驗與體驗、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xiàn)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xiàn)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lián)系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diào)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

  4、提供豐富的現(xiàn)實學習素材,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

  5、逐步發(fā)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

  四、 教學措施

  本冊實驗教材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嘗試。

  1、提供豐富的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素材。

  2、反映學生的生活內(nèi)容,提高數(shù)學的趣味性。

  3、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理解,不再出現(xiàn)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

  4、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shù)感。

  5、注意發(fā)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積極參與和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學習估計的方法。

  2、通過對長度的估計、測量,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長度的估計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畫、彩帶三條;

  學生:刻度尺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人估計。

  1.我們的教室有多長你知道嗎?有辦法知道嗎?

  2.要想知道一樣物體準確長度必須用尺或其他儀器來測量。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身邊往往沒有尺,有時候也不需要非常準確的數(shù)據(jù),只要大概的尺寸。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解決呢?

  3.今天我們就來估計一下生活中物體的長度,比比誰的眼力最好,誰的估計能力最強。(出示課題)。

  二、操作感知,引導探究

  <一>畫線段

  1.我們來回憶一下已經(jīng)學過哪些長度單位?你能用肢體語言表示長度單位嗎?請你表示出1米大約有多長?請你表示出1分米大約有多長?1厘米大約有多長呢?

  2.我們已經(jīng)知道1米、1分米、1厘米大約有多長,你能不用直尺,畫出一條長4厘米的線段嗎?試試看!誰愿意到黑板上畫?其余同學在老師發(fā)的白紙上畫.

  (生畫線段)

  3.誰能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畫的?

  4.同學們的方法都很好,請用直尺量一量,看誰畫的線段最接近4厘米。

  5.指生說自己畫了多長.

  6.再看黑板上畫的線段,估計一下是長了還是短了?

  請一生用尺測量,明明長了為什么都覺得短了呢?

  7.剛才有的同學畫得很接近4厘米,有的同學畫的不是很接近,不要緊,我們再來畫一次.這次你想用什么方法畫?

  8.畫完后,再測量.說說你第一次畫了多少?第二次畫了多少?有進步嗎?還有哪些同學有進步,請舉手.

  9.接下來我們要向新的難度挑戰(zhàn)了。請看題:不用尺,畫一條8厘米長的線段。各自畫,畫完了量.

  10.說說這次你畫了多長?是怎樣畫的?

  <二>裝飾畫

  1.剛才同學們都用非常好的方法畫出了非常接近8厘米的線段,真能干!老師這里還有些彩帶,也要請你們分別來估一估它們的長度。

  2.這些彩帶曾老師是打算用來給一張畫鑲邊的(出示裝飾畫)。我們來看這張畫,我想給這張畫鑲上一圈邊,你們能幫我估計一下嗎,用上面的哪根彩帶會比較合適呢?(把一張畫貼到黑板上。)

  3.請你們拿出老師發(fā)給你們的畫,兩人一組,估計一下它的周長大約是多長?

  小組討論。匯報

  4.下面讓我們來圍一圍,看看情況怎么樣。

  (動手圍)

  5.哪些同學猜對了?

  <三>估計身高

  1.同學們的眼力真不錯,下面進入“眼力大比拚”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估計身高。你們都知道自己的身高吧?

  2.請一名學生上來站到老師身邊。你有多高?同學們,某某的身高是130厘米?戳怂纳砀撸隳懿虏吕蠋熡卸喔邌?你是怎樣想的?

  3.剛才有幾個同學猜的已經(jīng)很接近了,告訴大家,老師的身高是150厘米。誰猜的.最準?

  4.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一位老朋友(請王老師上場)。同學們,和王老師打個招呼吧!王老師比曾老師高多了,你們能猜猜王老師的身高大約是多少呢?能說說你猜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嗎?

  5.說得真好,可以用同學和王老師比,也可以用曾老師和王老師去比,都可以。剛才同學們猜了這么多的答案,到底誰猜得最準呢,我們請王老師來告訴大家吧!

  6.謝謝王老師!

  7.同桌兩個同學相互猜身高。

  三、動手操作,鞏固新知

  1、做一做1

  (1)人人動手將估計結果寫在亮題版上

 。2)動手量一量,算一算(小組合作)

 。3)說說估計的方法(A、一段一段估計再算出周長再比較;B、分別將兩圖的線段分段對比,估計兩條線段是一樣長還是哪條長些,短些,從而估計出周長最長的圖形。)

  2、做一做2

 。1)人人動口在小組交流估計方法。

 。2)請個別同學全班交流。

  3、做一做3

  (1)每個同學自己估計,當你側平舉時兩手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2)每組的同學手拉手圍一圈,估計一下,這圈的周長是多少。

 。3)兩個小組合作,估計一下,如果要拉成周長是10米的圈,至少要有幾個同學。余下的同學還可以拉成周長為幾米的圈呢。

  四小結下課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相信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估計能力一定大大提高了。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感知、了解千米的含義,建立一千米的長度觀念。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談話

  1、說說我們已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再填空。

  2、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

  (2)測量旗桿的高度。

  (3)測量課桌的高度。

  (4)測量硬幣的厚度。

  思考;測量三元到豐都的路程。

  師:如果要測量三元到豐都的路程,我們可以選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呢?

  3、揭示課題:用米測量太麻煩了。三元到豐都的距離比較遠,我們需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邊說邊板書)

  二、觀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千米”,如:

  (1)出示四張畫片,學生觀察討論,說標記的意思。(書上4頁四幅圖)

  A圖一:汽車時速表

  B圖2:公路上汽車限速每小時30千米。

  C圖3;公路上的里程碑。

 。2)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過“千米”?(讓生答)

 。3)小結: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做單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書:(公里km))

  三、聯(lián)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觀念:

  1千米有多長呢?昨天老師帶領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課件出示食堂到周轉房口)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個100米?(10個)對,就是像我們昨天那樣走10次,5個來回。

  10個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們可以寫成

  1千米=1000米全班齊讀一次。(指導學生朗讀:用不同的停頓來區(qū)分)

  追問:2千米=( )米(讓學生說想法,如:2千米里有2個1千米,就是20xx米)

  4千米=( )米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6000米=( )千米

  四、再次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長?

  出示新莊小學操場:這是新莊小學的操場,一圈是400米,沿著它跑兩圈半是是多少?

  讓學生嘗試算一算兩圈半是多少米?然后展示交流。最后教師總結。

  400×2=800(米) 800+200=1000(米)

  1000米=1千米1千米也叫1公里1千米(公里)=1000米

  學生齊讀。

  想一想:從校門口大約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

  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幾千米?

  五、做一做

  再次體驗1千米的長度?

 。1)三元中學操場: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元中學,你知道沿著它跑道走一圈時多少米嗎?老師做了實地測量,是200米,那走幾圈是1千米?(指名回答:5圈)

  (2)星期天,楊老師進行了一次實地測量,從我們校門口出發(fā)一直醫(yī)院背后,大約是1千米。

 。3)從校門口到向家壩鋪的水泥路大約是1千米。

  現(xiàn)在你腦子里有1千米長度的概念了嗎?閉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長度。

  (4)你能從生活中找出1千米嗎?

  六、實際運用

  小帥在早鍛煉,跑一圈200米,跑5圈是多少千米?

  學生練習后,再展示交流。

  200×5=1000(米) 1000米=1千米

  七、拓展訓練

  改一改:

 。ㄕn件出示)小明的日記

  20xx年12月5日星期六

  今天早晨7點鐘,我從2厘米的床上起來。用了3小時很快刷了牙、洗了臉,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長約20分米的油條。然后和爸爸媽媽走了200千米來到公共汽車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鐘。路上碰到體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問:“小明,上哪兒去?”我說:“去廣場放風箏。”丁丁說:“廣場離這里很近,才1米呀!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年歷卡的活動中,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識,能記住各月的天數(shù),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在年歷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日子,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教育。

  3、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開展觀察、操作、游戲、計算等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

  記住大小月及每月的天數(shù)。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20xx年年歷、20xx年年歷、20xx年年歷

  教學過程:

  一、節(jié)日談話,導入新課(2m)

  同學們都非常喜歡過節(jié),那你知道這些節(jié)日具體的時間是什么時候嗎?

  二、探究發(fā)現(xiàn),學習大、小月。

  1、我們學習過的時分秒和年月日都是時間單位,所不同的是時分秒是表示較小的時間單位,年月日是表示較長的時間單位。那有關年月日的知識,你已經(jīng)知道了多少呢,誰來說一下?(2m)

  學生可能會回答:一年有365天,一個月30天,一年有xx個月等等。根據(jù)學生回答,有選擇性、有順序地板書。

  同學們真棒,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這么多的數(shù)學知識,那么這些數(shù)學知識是不是正確的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驗證一下。

  同學們想一下,我們在學時分秒的時候,借助了什么工具來學習它。那我們今天來學年月日,我們應該借助什么工具呢?

  2、小小的年歷,可藏著大學問,下面就讓我們火眼金睛看年歷。聽好老師的要求:

  (1)觀察自己小組的年歷,填寫在練習紙上的統(tǒng)計表中。(7m)

 。2)仔細觀察統(tǒng)計表,及時交流研究,將結論記錄在練習紙上。

  3、小組匯報

  大部分小組已經(jīng)完成了,那么哪些小組來說一下你們得到了什么結論呢?

  預設:

 、僖荒暧衳x個月;(其他小組得到了嗎,這個結論是否正確?)

 、1、3、5、7、8、10、xx月有31天;(跟你們發(fā)現(xiàn)的一樣嗎?)

  ③4、6、9、xx月有30天;

 、2月有時29天,有時28天;

 、2月的天數(shù)不是固定的??

  4、師生總結

  (1)同學們得到了這么多的結論,老師寫在黑板上,剛剛有的同學是有的月份是31天,老師記不清了,誰再來說一遍?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xx月,這些月份都是31天(板書)

 。2)剛剛有同學說有些月份是30天,那么哪些月份是30天呢?

  4月、6月、9月、xx月,這些月份是30天。(板書)

 。3)那么還有一個很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數(shù)是變化的,誰來提醒下老師?

  2月有的時候是28天,有的時候是29天。

 。4)很好,那么我們來看一下,一年有xx個月,我們把這xx個月分成了幾類啊?第一類是每月有31天,它們的天數(shù)最多,所以誰愿意來幫他們?nèi)合適的名字?(大月,板書)第二類是每月有30天,誰來幫他們也取個名字(小月,板書),只有一個月份很特殊,有的時候28天,有的時候29天,那它是大月嗎,那它是小月嗎?(學生回答,我們剛剛取名字是按照天數(shù)來取名字的,31天的叫大月,30天的叫小月)。2月這個月份很特殊,我們就把它叫特殊月或者平月。

  (5)那么現(xiàn)在大家來一起數(shù)數(shù)看,大月有幾個月呢,幾個小月呢?

  一年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還有一個特殊月是2月。合起來是xx個月。

  5、記憶大、小月。

  這么多的大月和小月,怎樣才能很快地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呢?同學們可以互相討論一下,想一個好辦法,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可以打開書本48頁。

  (1)左拳記憶法

  伸出你的左拳頭,凸起的地方表示大月,凹下的地方表示小月,二月除外,(課件展示)

  (2)看來左拳記憶法的確是個好方法,你們還有其它的方法嗎?(兒歌記憶法)

  教師說明:這里的“臘”是指十二月。

  (3)、老師再告訴大家一個記大小月的兒歌:出示兒歌:“要找大月你記住,7、8兩月挨著數(shù);7月以前找單數(shù),8月以后找雙數(shù)!

  生讀一讀。理解記住這些大月后,其它除了2月就是小月。

  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那么多記住大小月的方面,接下來給大家一分鐘時間,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各月的天數(shù)。

  6、現(xiàn)在我們來輕松一下,一年當中,肯定有一天是你最喜歡的,那就是你的——生日。那哪一位同學來跟大家說一說,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那個月是大月還是小月?

  7、游戲活動

  了解了一些同學的生日以后,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怎么樣?

  (1)玩一玩:

  大月,男生起立;小月,女生起立;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全體起立!2月,為什么沒有人站起來啊?

  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個特殊月,關于二月的有關知識我們下節(jié)課在繼續(xù)學習。

  8、大家的記性真好,那么現(xiàn)在老師又有問題了,一年當中有xx個月份,但是一年當中有多少天呢?

 。1)同學們根據(jù)我們剛剛的統(tǒng)計表,選擇一年,拿出我們的練習本算一算?有的同學算出來是365天,有的同學算出來是366天,是不是有哪位同學算錯了呢?

  當2月是28天時,一年有365天;

  當2月是29天時,一年有366天。

 。2)現(xiàn)在大家拿出20xx年的年歷,你能快速的知道,20xx年全年一共是多少天嗎?(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

  9、那么一年當中,有許多日子是比較特殊的,現(xiàn)在拿起筆來,在年歷上圈出一個你喜歡的日子。

  如果以后我們在生活當中遇到很重要的'事情,可以拿起筆在年歷上圈一圈,做一個標記,讓年歷真正成為我們生活的好幫手。

  三、總結

  那么到現(xiàn)在為止,這節(jié)課你到底學到了哪些知識呢?

  四、深化練習,拓展提高

  那么,你們愿不愿意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呢?同學們都是熱心的小朋友。淘淘啊又遇到困難了,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吧。

  1、第一關

 。1)一年有xx個月,其中大月有xx個,小月有xx個。

 。2)大月每月xx天,小月每月xx天。

  (3)五月份最后一天是在xx日。

  (4)七月和八月兩月共有xx天。

  (5)三月份有xx天。

  (6)今年的1月、2月、3月共有xx天。

  (7)xx月份過了10天,還剩xx天。

  2、第二關

  每個人的生日是哪一天?

  張華說:“我的生日比勞動節(jié)晚一天。”

  王健說:“我的生日是教師節(jié)的前兩天。”

  李明說:“我的生日比國慶節(jié)晚五天”

  3、第三關

  懶洋洋在學習了年月日以后寫了這樣一篇日記,看看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幫他找出來。

  20xx年3月30日星期五晴

  今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學了年月日的知識,我感到很有興趣,我知道了每年都有365天,今年的1、2、3月共有90天,今天是3月30日,明天就是4月1日。4月、6月、8月、10月是小月,我最喜歡6月了,因為6月既有兒童節(jié),也是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6月31日。

  經(jīng)過大家的幫助,淘淘終于闖過難關了,為了表達謝意,淘淘托老師帶給大家一點小禮物。

  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夠珍惜時間,每一天都能學到新知識。

  五、板書

  認識年月日

  一年有xx個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每月31天)——大月

  四、六、九、十一月(每月30天)——小月

  二月28天或29天——特殊月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周長》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P41的。它是一節(jié)數(shù)學概念課。它是在學生掌握認識各種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與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以學生最大程度參與為基本原則,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和學會學習的過程,真正的使學習變得快樂起來。因為周長是一個數(shù)學概念,而且在我們整個小學階段,大部分概念沒有下嚴格定義,而是從學生所了解的實際事例或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幫助他們感悟概念的本質屬性。所以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結合了大量實物和圖形,通過學生的感知、動手操作來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目標

 、僦R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長的含義;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谀芰δ繕耍号囵B(yǎng)學生觀察、想象、分析的綜合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

  ③情感目標: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運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周長的含義,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分析的綜合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創(chuàng)設情境:小朋友們,國慶節(jié)快到了,你們開心嗎?有哪些事情值得開心?哇,想起來感覺真不錯。那這節(jié)課我們來做幾張卡片,表達表達高興的心情,愿意嗎?

 、俑兄荛L:出示做好的賀卡,這是我做的祝你們國慶快樂的賀卡。你們喜歡什么圖形來做賀卡?

  出示各種圖形:美術老師給了我一個建議,在賀卡周圍圍一圈彩帶會很漂亮,那我需要多長的彩帶得先知道什么?

  ②鞏固周長概念:你愿意舉著自己喜歡的圖形,大聲告訴別人它的周長在哪里嗎?(生演示,指出周長)

 、鄢橄笾荛L概念:誰能說說周長到底是什么?

  2、出示一圖形,請學生指出它的周長在哪里?

  二、探究求周長的策略

  1、請你獨立想出自己喜歡的圖形的周長怎么算?告訴我你的辦法就可以了。如果你喜歡的圖形太簡單,也可以選一個難的。

  2、告訴你的同桌你的想法。

  3、反饋,匯報

 。1)生:只要量出各邊的長,再全部加起來就可以了。

  師:同意嗎? 生:同意。(這兩個圖形方法同上)

 。2)探究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

  生:只要量出一條邊就可以了,然后加4次。

  生:只要乘以4就可以了,比較簡單。

  師:有沒有意見?

(3)生1:用尺子量每條邊,再加起來就好了。

  生2:用尺子量一個角的兩邊長度之和,再乘5就好了。

  生3:用尺子量一條邊,再乘10就好了。

(4)師:長方形的周長呢?

  生1:量出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就好了。

  生2:只要量兩次就可以了,量一個長再乘2,量一個寬再乘2就行。

  生3:行。

  師:什么理由?

  生:有兩個(長+寬)。

  師:這幾種求長方形周長的方法中,你最喜歡哪個方法?

  生1:第一種。

  生2:第二種。

(5)生1:用尺量

  師:(給一根米尺)你量給大家看。

  生1:不行,不行。

  生2:拿根繩子先圍一圍,再量繩子的長度。

  師:(給一根繩子)你圍給大家看。

  生2:(簡要操作)

  師:這個辦法行嗎?

  生:行。

  生3:我用米尺也能量。

  師:你量量看。

  生3:我在圓上做一記號,再把圓在尺子上滾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長了。

  師:(示范)是不是這個意思?行嗎?

  生:行。

(6)生1:在尺子上滾一滾。

  師:(示范)行嗎?

  生:不行。

  師:有向里的凹面就不能滾,那怎么辦?

  生2:用繩子先圍,再量量吧!

  師:(略作示范)行嗎?

  生:行。

(7)生1:用繩子圍,再量的方法。(生略作示范)

  生2:彎的地方用繩子圍,直的地方用尺子量,再加起來就可以了。

(8)生1:這個圖形很簡單嘛,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再加起來就行了。

  生2: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只要量兩條邊的長度就可以了。

  師:說說看

  生3生4: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

  把有的線段移動一下就可以變成一個長方形,像這樣......

  師:我發(fā)現(xiàn)大家都很了不起,已經(jīng)學會把一個比較復雜的圖形轉化成簡單圖形進行計算,這樣的圖形以后我們還會碰到很多,大家要繼續(xù)加油!

  三、鞏固練習:算出以下圖形的周長

  四、小結:用一句話說說這節(jié)課最大的收獲。

  教學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我力求體現(xiàn):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謂主動學習,就是要強調(diào)學習數(shù)學是一個學生自己的經(jīng)驗、理解和反思的過程,強調(diào)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shù)學的重要性。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我認為運用活動教學形態(tài),采取"引導-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要努力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把思考的空間和時間給予學生。比如在教學"周長"這個概念的理解時,我沒有把現(xiàn)成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是信任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進行探索性、思考性的活動。讓他們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才干,到講臺上大聲地告訴所有人,"我喜歡的這個圖形的周長在這里",然后非常自信地舉著圖形指給大家看。在學生充分理解了"周長"這個概念的含義后,他們對自己求周長的策略非常地有信心,每個學生都感到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感到動腦筋的快樂,使得他們對后面知識的探討產(chǎn)生了更濃厚的興趣。特別在討論求圓、月牙形、特別是階梯形的圖形時,學生們更是爭先恐后地想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經(jīng)過這樣的探究學習,我覺得課本下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基本上可以讓學生獨立解決了。 歡迎多多指教!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5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0-62頁的例

  1、例2及相關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最合適,能用正方形作單位表征簡單圖形的面積。

  2.經(jīng)歷用不同圖形作單位度量面積的過程,知道確定面積單位的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度量意識。

  3.使學生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單位面積的便捷與合理。教學重點: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教學難點:度量意識的培養(yǎng)。

  教學準備:

  答題紙、學具(圓片、三角形、正方形等)、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面”的概念。(課件出示主題圖)

 。1)想一想:喜洋洋和美羊羊用同樣的速度擦桌子誰先完成?為什么?

  預設:美羊羊先完成,因為美羊羊擦得桌子小,喜洋洋擦得桌子大。

 。2)生活中很多物體都有面,他們是否也有大小呢?

  請同學們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設:

  找一找:可能會找到數(shù)學書封面、課桌面、板凳面、地面、臉面、球面……

  摸一摸:請學生摸一摸數(shù)學書封面,再摸一摸課桌的面……

  比一比:請學生說一說兩個物體的面哪個面大?哪個面小?

  【設計意圖:通過喜羊羊與美羊羊誰先擦完桌子這個問題使學生認識到,桌子的面有大有小,進而引出“面”的概念,為認識面積作好準備!

 。ǘ┙Y合實例,認識面積

  1、結合實例認識面積

  師:物體的面有大有小,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積,誰來說說什么是紅旗的面積? 2.學生舉例說明物體表面的面積。

  (1)動作、語言相結合,說明身邊物體表面的面積。

  預設:請學生邊摸邊說,什么是凳子面的面積,什么是課桌面的面積,鉛筆盒表面的面積……

  師:總結面積概念(板書)

  3、認識封閉圖形的面積

 。1)涂色比賽,認識平面圖形有大小。

  師:下面請拿出你的一號答題紙和一直水彩筆選擇一個圖形并涂上顏色看誰涂得快。師:為什么選三角形,看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封閉圖形 也有大小之分,他們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板書)(2)介紹不封閉圖形面積不能確定。

  師:你能確定最后一個圖形的面積嗎?這個圖形沒有封閉起來不能確定。

  【設計意圖:通過摸一摸的活動,使學生感知物體的表面,再通過比一比的活動,認識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教師結合實例,揭示面積概念,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讓學生通過邊摸邊說和邊想邊說等活動,用豐富的實踐,幫助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

 。ㄈ┨接懕容^面積的方法,發(fā)展度量意識

  1、用觀察法比較數(shù)學課本幾個面的面積大小

  師:誰來一邊摸一摸一邊說一說數(shù)學課本哪個面面積大哪個面面積?

  師:通過觀察我們比出了課本表面面積大。ò鍟

  2、用重疊法對比兩個圖形的大小

  師:誰上來比比這兩個圖形的面積?

  師:通過重疊我們比出了大。ò鍟

  3、用測量法比較兩個長方形的面積。

 。1).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

  為學生提供下面兩個長方形,讓學生思考哪一個面積大。小組合作交流,比一比。

  2.交流比較方法,引發(fā)認知沖突。

 。1)讓學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個面積大?

 。2)讓學生用重疊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結果嗎?

 。3)小結:用觀察、重疊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4)交流重疊后剪割法能比出大小

  【設計意圖:通過比一比的活動,進一步認識觀察法與重疊法這兩種比較方法,同時在比較 2 中產(chǎn)生認知沖突,為激發(fā)用度量的方法進行比較奠定基礎!

  3.探討度量單位,培養(yǎng)度量意識。

 。1)激發(fā)度量意識

  請學生思考:你還能想到其他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嗎?

  如果學生想不到,可以一起聽聽老師的`建議。(用課件呈現(xiàn)提示。)請學生思考:如果選一種圖形作單位,這個圖形可以是什么形狀呢?

 。2)學生自主探究,體驗度量的方法。

  學具準備:每個小組提供的小正方形、圓片、三角形若干,學生四人一組,可以用學具在長方形中擺的方式式進行度量。

 。3)交流反饋,確定度量單位。

  組織學生反饋,說說自己選擇的是什么圖形,是怎樣擺的。

  先讓學生用手中的學具說明自己的想法,再通過電腦課件一起回顧各種不同的方法?梢杂脠A形作單位:

  預設2:用三角形作單位。

  預設3:用正方形作單位。

 、诮M織學生結合以上三組圖形思考:用這些圖形作單位能否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如果要準確測量出某個圖形面積的大小,用什么圖形作單位最合適?為什么?

  預設:能,用正方形最合適,因為正方形能鋪滿所測圖形,且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在擺放時不受擺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劢處熃榻B:國際上就是規(guī)定用正方形作面積的單位。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經(jīng)歷用不同圖形作單位度量長方形面積的過程,在拼擺過程中體驗單位的價值和選擇面積單位的依據(jù),通過比較感受正方形作面積單位的合理性,認識正方形是最合適的面積單位。

 。ㄋ模┳哌M數(shù)學迷宮

  1.比較這三個。ㄖ陛犑校┑拿娣e大小。

  2.數(shù)一數(shù)下面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3、猜猜看下面哪個圖形的面積大?為什么?

  4、小小設計師,請用紅色水彩筆在方格紙上設計出面積是6個方格的有趣圖形!驹O計意圖:通過完成做一做的練習,使學生體會一個圖形中含有幾個面積單位,它的面積就是幾(個單位),感悟單位的價值。在交流數(shù)正方體個數(shù)方法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為了方便數(shù)出面積單位的個數(shù),可以將圖形進行割補,割補后圖形的面積不變,從而不斷發(fā)展學生的面積守恒觀念。】

 。┗仡櫿,談收獲

  1.師:回顧一下我們的活動,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你還知道關于面積的哪些知識嗎?

  2.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鼓勵一下自己在這節(jié)課中的表現(xiàn)。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shù)學教學設計01-06

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設計02-22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04-16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01-05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01-08

初中數(shù)學教學設計02-01

數(shù)學《加法》教學設計02-15

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設計03-25

數(shù)學高中教學設計04-07

數(shù)學周長教學設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