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匯編(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解決問題”的練習課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是針對學生學習了第四單元“表內除法(二)”用除法解決問題后設計的一節(jié)練習課。本節(jié)課是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除法”的意義,并且已經系統(tǒng)學習了“表內除法”的計算,通過學習書本中的例3用除法解決問題的內容,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除法意義與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關系,本節(jié)課就是在這些已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設計思路:
學生雖然學習了除法,并會用乘法口訣來進行計算,但是學生將除法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的意識不強。根據二年級的孩子年齡尚小的特點,如果練習課只是單純訓練和做題會讓他們覺得枯燥乏味,但是二年級的小孩子想象力豐富,他們愛異想天開,所以這節(jié)課結合孩子的特點和興趣,通過游戲“想象力大比拼”讓學生根據除法模型來編題并訓練學生用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表達除法應用題的信息和問題,以此讓孩子根據自己想象的情境內化對除法意義的理解;通過“我買你算”“我買你猜”這兩個活動讓孩子在購物的情境中運用除法的意義鞏固解決除法模型的現實問題;在“我當設計師”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興趣設計商店,自己提出除法問題、解決除法問題,讓學生的想象、設計、數學運用能力等綜合能力充分發(fā)揮,此環(huán)節(jié)再次讓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并運用乘法口訣計算。
2、引導學生運用標準的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提出數學問題。
3、聯系生活實際訓練學生提出問題,運用除法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運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重點:
鞏固除法意義,并能應用除法的意義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會用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提出問題,并能解決生活中的除法問題。
教學過程設計: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孩子們,請看,誰來到了我們的課堂?
。ǔ鍪救N不同類型的寵物狗圖片)
一共來了幾只小狗?
數一數:一共有幾根骨頭?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利用呆萌可愛的寵物狗圖片引入,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活動二:畫一畫,抽象除法模型
1、多種表征,抽象除法模型
6根骨頭可以畫幾個○來表示呢?請同學們拿出草稿本,我們一起畫一畫。
(1)我們一起畫虛線平均分一分。
語言表征:6個○,平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個?
算式表征:6÷3=2
。2)請拿筆像這樣分一分。
語言表征:
6個0,每2個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算式表征:6÷2=3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經歷從現實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的過程。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復習除法的'含義。
活動三:想象力大PK
。1)老師示范:根據除法模型圖想象,提出除法問題。
6(個)雞蛋,平均放在3(個)籃子里,每(個)籃子里放幾個?
6(個)雞蛋,每2(個)放在一個籃子里,需要幾個籃子?
。2)出示圖,學生示范提出除法問題。
6枝菊花,平均平均插在3個花瓶里,每個花瓶插幾枝?
6枝菊花,每個花瓶插2枝,可以插幾個花瓶?
。3)學生想象,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
根據這幅圖你來想象,并在四人小組內說一說,比一比誰的想象力最豐富?
小組說一說。
請2個小組同學匯報。
設計意圖:根據抽象的數學除法模型想象具體的生活情境,內化除法的意義。訓練時讓學生根據模型圖想象編題,使每個學生都扎扎實實掌握用準確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結合具體情境說出除法的含義,老師示范,學生示范,以點帶面,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規(guī)范的表達,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完整準確地提出除法問題。
過渡:在想象力大比拼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表現非常出色!每人獎勵一個大紅包!
活動四:我買你算
聽說有一家狗狗寵物店新店開張,很多商品打折促銷,走!看看有哪些促銷?
說一說物品,以及物品單價。
正向訓練——提問題,列式計算。(正向應用除法解決問題)
每條狗鏈3元,用24元可以買幾條狗鏈?
誰能列式:24÷3=8(條)
6元可以買3根骨頭,一根骨頭多少錢?
誰能列式:6÷3=2(元)
你想買嗎?(想。
同桌合作:你想買什么,將你提出的除法問題說給同桌聽,讓同桌幫你算一算,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
請幾位買法不一樣同學起來匯報。
設計意圖:這個層次的練習是正向應用:結合給出的生活情境,以“我買你算”的游戲形式訓練學生用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提出除法問題并解決除法問題。
活動五:我買你猜
反向訓練——根據算式,提出數學問題
師:我還想買,出示:24÷8=3
你猜我買了什么?
生回答,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猜的。
你們想玩這個猜一猜的游戲嗎?
同桌玩:先將自己買好的東西用算式表示出來,然后給同桌看,讓同桌猜一猜你買了什么。
請兩位同學匯報。
設計意圖:這個層次是逆向應用:以“我買你猜”的游戲形式,應用除法的意義來猜測除法算式解決的是什么數學問題。
活動六:我當設計師
過渡語:剛才去了寵物店,當了一回購物小達人,你們想自己當老板嗎?(想)
好!現在你們來當設計師,設計一家自己的商店。
要求:
。1)畫上你最喜歡的物品,標上價格。
。2)提出3個以上的除法問題。
學生創(chuàng)作,師巡視。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沒有展示的作品回家后可以將作品發(fā)到我們班級數學微信群,同學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在同學開的商店買東西。比一比,誰最會購物!
設計意圖:通過“我當設計師”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想象、創(chuàng)新、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等各方面的綜合應用能力。
活動七:我的收獲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2
一、說教材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教授學生《認識鐘表》的知識。根據西師大版教材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第105——106頁中的例1和例2,以及相關課堂活動進行教學。這部分屬于新授課,預計需要1個課時來完成。在一年級已經學過整點和半點的基礎上,學生將進一步認識有關鐘表的知識。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包括認識時間單位時和分,并初步建立1時和1分的時間觀念。學生將了解到1時等于60分的概念。
二、說教學目標
1、學習目標:讓學生通過學習鐘面的知識,了解時間單位時和分;結合日常經驗,感受1分鐘的長短;掌握1時等于60分的概念。
2、能力培養(yǎng)目標:通過探索鐘面及時間單位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培養(yǎng)態(tài)度和價值觀:學習時間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因為它能夠喚起學生對時間的珍惜之情,并善于利用每一秒;對自己的生活做出合理的時間規(guī)劃。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1時=60分,體驗1分的長短。
教學難點:建構時間換算的過程。
教學設想:通過現實情境引入對鐘表的認識,在提供的教學資源中,通過觀察、操作、交流,實踐等活動,讓學生參與建構活動,再現知識的生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同時,體現出數學學習的本質來源和數學教學以學生能力培養(yǎng)為主的新理念。用學會的'鐘表知識來解釋生活中有關時間的問題,從而實現學習數學的價值。
四、說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面模型每兩個學生一個,紙質鐘面一個,跳繩,秒表。
五、說教法和學法
這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年齡較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為了引起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我將以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營造情境,設計體驗游戲,讓學生在參與游戲和活動中快樂地學習。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如觀察、計數、實踐、互動等。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掌握新知識,并有條理地展開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
六、說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多。
1、把全班分成男女生兩組,哪組表現好就前進一大格。比一比,哪組最厲害!
2、課件展示:鐘表的滴答聲,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么聲音?
3、媒體演示:北京奧運會開幕儀式場景。場景中有一個顯示8時8分的畫面。
(二)合作探索活動
1、提問。
關于鐘面,同學們都已經知道些什么?
2、觀察鐘面,根據學生回答引導觀察出示鐘面。
。1)指一指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
。2)學生或老師向同學們介紹秒針,(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引導學生看一看自己的鐘面,指一指秒針是哪根。)
。3)教師:鐘面上除了時針、分針、秒針外,還有些什么?(數字和格子)
(4)引導學生觀察:鐘面上的大格、小格數及其關系。
3、分別說一說。
分針走1小格和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各是多少?
4、撥一撥,看一看,說一說。
指針所走的距離與時間相關,當分針走完一圈(360度)時,時針會相應地走一定的角度。具體來說,時針每小時走30度(360度/12小時),而圓盤上共有12個小格(表示小時)和60個更小的格(表示分鐘)。所以,當分針走完一圈時,時針也會走30度。至于1時等于多少分,通常我們將整點定義為時針指向正上方的位置,即12點,這時分針正好指在12點的位置。而當分針指向12點時,時針會指向5分鐘的位置,也就是1時等于60/12=5分鐘。因此,1時等于5分鐘。
板書:1時=60分。
老師介紹:怎樣用字母來表示小時和分鐘?(小時用字母h表示,分鐘用字母min表示)然后教導學生如何讀寫這些字母。
5、完成第106頁的填空內容。
。ㄈ┞撓瞪,構建1分的時間概念。
教學例2。
教師:同學們知道1分的時間有多長嗎?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學生活動:
。1)1分大約擊掌多少次?
。2)1分大約跳多少下?
匯報交流活動情況。
。ㄋ模┗顒油卣。
。1)做課件上的練習題。
。2)完成教科書第109頁第3題。你能在1分內完成嗎?
。3)回家后體驗1時有多長,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打下了鋪墊。
(五)小結。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的每一分鐘,做好時間的小主人!
(六)作業(yè)。
數學書109頁第3題、4題。
七、說板書設計
認識鐘表
貼鐘面
1時=60分
1h=60min
八、結束語
由于我對研究的能力和水平還有待提升,因此可能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非常歡迎各位領導和專家提供寶貴意見,幫助我改進。我將持續(xù)努力,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
謝謝大家!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3
一、實驗項目與活動概述
我校先后進行了“小學全程動態(tài)式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研究”等課題實驗,對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學生學的方式起到了良好推動作用。但受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仍有不少教師觀念保守、方法落伍,致使教學效益不高,質量平平。
《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與實驗》,是我們小學于xxxx年4月向諸暨教研室申報立項,該項研究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南,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要求為依據,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和數學素養(yǎng)為目的的教學改革活動。
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并提高多種能力和培養(yǎng)一定數學思想觀念的主要渠道。課堂教學的質量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課堂教學的有效設計。我校研究的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有效性是指通過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活動,使學生采用合作、探究等方法,主動學習,高效學習,從而在數學課堂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都有更好的收獲與發(fā)展,即通過構建理想的數學課堂,促進師生共同和諧的發(fā)展。
為做好本項研究與實驗,我校組成了由一把手唐善民親自掛帥的課題組,制定了細致科學的實驗方案、具體完善的實施計劃、建立了系統(tǒng)有效的保障機制。歷時三年多,先后召開行政工作會議5次,舉行講座9場次,組織教學活動20多次,有70多名教師執(zhí)教研討課121節(jié),教師撰寫論文(案例)60篇以上,制作課件32個,外出參訓34人次,編輯內部教研教改刊物4期,還舉行“課堂教學開放周”、“有效教學研討月”活動5次,召開家長座談會2次,校領導聽評課共100多節(jié)次。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與步驟
。ㄒ唬┭芯糠椒
1、文獻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行動研究法。
4、經驗總結法。
。ǘ┭芯坎襟E
1、論證準備階段:xxxx年2月至4月,組建課題組,設計研究方案,學習相關理論。
2、實施調整階段:xxxx年5月至xxxx年6月,制定實施計劃,按計劃開展實驗和研究。
3、總結整理階段:xxxx年7月至xxxx年12月,收集研究資料,總結研究成果,撰寫研究報告。
三、已進行的主體工作
我校扎扎實實地組織開展了“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研究,至今為止,完成了以下工作:
。ㄒ唬⿲祵W課堂教學低效現象的分析
探究性教學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常用教學方式,自然成為新課標下數學課堂教學的“寵兒”。自己教學、組內研討、外出學習,常常會親歷許多不同探究場景,我們對探究教學中許多低效乃至無效現象思考良多:
1、探究中過多幫、扶,缺乏應有的自主性。
2、探究中問題的設置缺乏探究性。
3、探究中組織的方法缺乏科學性。
4、過于依賴“預設”,缺乏“生成”藝術。
5、探究內容選擇不當。
6、不和諧的師生關系。
。ǘ⿲祵W課堂探究教學界定的再思考
由于數學學科本身的特性,數學的學習更多是借助于思維,而不是直觀操作,數學的結果的驗證也更多要求嚴謹,而不僅僅限于觀察操作.那么對數學教學中的探究設計,就應該有著鮮明的學科特點,那就是在我們的課堂里,探究可以更廣泛地指向任何一個問題只要這個問題能成為學生思維的激發(fā)點,能讓學生經歷探討與研究的過程之后,獲得思維能力上的新增長。因此,數學課堂的探究教學有著豐富的研究素材和廣闊的實踐空間,值得我們關注。
(三)認真實踐,積極改進,提高探究教學設計有有效性
理念與實踐之間的差距,正是提醒我們,實施新課程,不能單靠有熱情,更需要有理性。選擇探究教學的設計進行研究,正是為了在對教學環(huán)境中探究活動所涉及的各種因素進行系統(tǒng)分析的基礎上,對教學活動進行周密的安排與合理規(guī)劃,包括如何選擇適宜的探究材料、對探究時間怎樣進行精心地預估與分配、根據學生學習的特征、學習的準備條件及對學習環(huán)境的要求來設計有利于個體學習的探究教學方案等。在實踐中對探究教學的設計加以科學理論的指導,在實踐中驗證和更新自己的`理念,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認真改進,相信可以切實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探究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在數學上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四、實驗取得的成效(一)三年多來,我校組織各年級18個班級進行了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研究的課題實驗。通過研究探索,我們有了以下主要收獲:
1、通過課題組老師的共同努力,很大程度上改變探究教學中的低效現象,并以此推動全體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升。三年里,李靜、蘇燕、李虹、高愛娥等一大批青年教師在實驗中成長起來,26人次被評為市骨干教師、縣學科帶頭人。
2、促進了教師專業(yè)化成長與發(fā)展,也培養(yǎng)了一批數學教學業(yè)務骨干。近兩年,趙華、劉潔、黃斌、郭柳等老師在國家、省專業(yè)雜志上發(fā)表數學論文7篇,朱躍瓊、李明玲等11人獲得市、縣課堂教學競賽獎。
3、通過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積累第一手研究素材和成果,為我校的數學教師提供一些可供選擇和參考的教學案例,為進一步研究如何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了可靠的經驗。xxxx年,我校被評為荊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學校,今年又被評為荊州市教育科研示范學校。
4、我校把數學有效教學經驗向全縣10多所鄉(xiāng)鎮(zhèn)學校進行推廣,帶動了區(qū)域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我校連續(xù)兩年獲得全縣小學教學質量評估第一名,去年數學單科成績名列全縣第一,網市、白螺等我校對口援教學校也取得了教育教學的優(yōu)異成績。
。ǘ┩ㄟ^實驗,我校的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主要在數學課堂教學問題設計有效性的“五點”和“五重”。
1、從“興趣點”出發(fā)。
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不像其他學科那樣內容豐富,生動有趣。以往的教學,數學課上就是公式,定理,數字。在學生眼中枯燥無味,有的學生一旦碰到數學問題就非常頭痛,毫無興趣。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已成為數學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例如我校的高愛娥老師,在設計《數學廣角》這一課的教學時,她考慮到學生愛看動畫片,就從學生們感興趣的方面引入新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從“重難點”入手。教材的重點難點是教學的重心所在,是學生認知矛盾的焦點,也是數學教學的基本特征之一,學生如果經常遇到困難,就很難引起他們主動探索的積極性,在重難點處設計問題,能引起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掌握重點,化解難點。如李靜老師的《可能性》一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材實際,讓學生在猜一猜、拋一拋、摸一摸、比一比、說一說等充滿童趣的情境中玩數學、學數學,學生通過活動,發(fā)現和掌握有關“可能性”的知識,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
3、從“障礙點”突破。
數學的特點是抽象,學習過程中難免有攔路虎,解決不好會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所謂障礙點就是產生思維定勢或認知錯覺,認知方面走入死角,阻礙了對問題的解決,因此,教師要在學生思維的障礙點巧妙設問,引導學生走出認知的死角。如我校王君輝老師在設計《平均數》時,她在導入新課時,從計算不同人數的平均身高入手,引起學生認知沖突。
4、從“銜接點”拓展。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者不是空著腦袋進入教室的,因而教學不是從外部填入新知識,而是把學習者已有知識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是知識的處理和轉化。蘇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得知識,這是最高教學技能所在!币虼艘朴谠诼撓蹬f知識的基礎上,抓住新舊知識銜接點,以舊引新,設問激疑,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獲得新知識。如我校費梅梅老師設計《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她抓住了商不變的性質與分數基本性質的內在聯系,利用舊知識對新知識的遷移。
5、從“深化點”創(chuàng)新。首先是縱向提問,向學生滲透用運動的觀點探索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把問題由特殊向一般轉化(或由一般向特殊轉化),啟發(fā)學生探索,猜想,嘗試與創(chuàng)設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使學生明確數學知識及思想方法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的探索過程。其次是橫向提問,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或變式探索,使學生對問題有一個全面而清楚的了解。通過對數學問題的深化,創(chuàng)新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能力。還包括,數學課堂教學過程設計的“五重視”。
重視教學材料的設計。
教材,是眾多教育專家深入思考的產物,有著科學周密而蘊涵深意的經典編排。但教材并不是圣經,允許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對教材有所調整。我校胡亞瓊老師在設計《9的乘法口訣》時,沒有按照教材編排,用依次加九的方法推導出乘法口訣,而是大膽地將“想想做做”中的題目作為例題,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得出結論:1個9是10減1,得9;2個9是20減2,得18;3個9是30減3,得27……,如此安排,一下子就將9的乘法口訣的獨特之處揭示出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
我校張軼閩老師第一次教學《認識時分》一課時,為了揭示一時和60分的關系,讓學生撥鐘面,將鐘面上的分針指向12,然后撥一撥,將分針轉一圈,看看時針走了多少。接著討論交流,再用課件演示一遍,揭示出結論。
結果發(fā)現學生掌握情況不太好,能理解的只有少數,立即調整設計思路,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再將課件演示三遍,分三次讓學生觀察,觀察分針從數幾走到了數幾,走了多少小格?觀察時針從數幾走到了數幾,走了多少大格?觀察時針和分針是否同時走,同時停?并思考:“1時”和“60分”之間有什么關系?中間可以加一個什么符號?
這樣將學習的要求細化,學生有重點,按要求進行觀察,每一個步驟學生都學得扎扎實實。
重視提高教學手段的有效性。
多媒體和教具等教學手段的運用,要用在該用之處,使其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易于激發(fā)學生的形象思維,創(chuàng)設適宜的情境,幫助學生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把難點化解,使學生各種感官并用,有效的幫助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探索能力,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年級數學課題組“學中玩,玩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有三步運行程序: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活動樂于探索,激活主體寓教于玩,激勵發(fā)展。四年級數學課題組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學生課堂全動活動的氛圍,讓學生活動在課堂始末。六年級數學教師陳愛喜,在教學實踐中提出多角度挖掘學生活動要素的方法,其課題研究論文見諸報端。
重視練習設計。
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選擇和設計練習,提高練習的針對性;每節(jié)課要留有充足時間給學生答疑或進行小練習、小測驗,實施“課堂達標”考查;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病歷”,以便分析學習動態(tài),有的放矢地輔導。
二年級黃斌老師認為:鞏固練習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手段。為了保持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除了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層次性和針對性以外,還特別注意練習形式的設計,注意使練習有趣味性。
重視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能跟著感覺走,又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學效益不取決于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于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
如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8的分與合》的教學片斷:在學習了8的分與合之后,為了幫助學生記憶,教師設計了“找朋友”的情境,讓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將1至7七張數字卡片發(fā)給學生,學生依次拿著卡片跑到前面,喊道:“我是X,我的朋友在哪里?”然后兩個好朋友手拉手跳一圈。就這樣完成7次,共用了六分鐘。原本說一次8的分與合只需要片刻功夫,如此設計活動程序,卻要花更多的時間。教師把這個練習的形式過分強調和美化了,雖然能調動學生的練習熱情,但它畢竟只是鞏固8的分與合的一種手段而已。
(三)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式、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品質、學習質量、學習效益。
通過實驗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有效學習的能力和綜合素質:通過親自參加活動,學生開始主動思考問題,且學生參與活動真實有效,既有師生之間的合作,又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既有課內小組的合作,又課外小組的合作,課內課外聯動了;學生自由思索起來,所學知識和課外生活聯系起來,
同時通過游戲、比賽、辯論、表演、實踐、實驗等,讓學生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技能提升,學生從過去追求“標準答案”轉化為追求“一題多解”,從過去追求“統(tǒng)一認識”轉化為追求“多種認識”,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主要是學生自主探究的結果,而不是老師灌輸的結果。五、本項實驗的總結和推廣
雖然該領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對于正確的效益觀、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相關因素、有效教學和學習的方法與策略、有效教學評價的標準等缺乏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實踐,在實施推廣上也存在不足和不平衡。因此,繼續(xù)開展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與實驗,對構建小學數學課程評價體系所作的理論與實踐的探索,對于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將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下去,都起到積極作用。
我們課題研究人員將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進一步系統(tǒng)的學習“建構主義”等相關理論,廣泛學習外地老師的教研教改經驗,花大氣力總結和推廣本實驗的成果,以“新教育”實驗為推動力,再通過幾年的研究探索,全面構建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的操作體系,大力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益、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1—42頁
【教材分析】
體積與容積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教材通過“說一說”、“比一比”、“想一想”三個活動,把抽象的概念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通過這三個活動,了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在此基礎上教材在“試一試”和“練一練”的活動中安排學生動手操作,相互交流。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進一步體驗物體體積的大小和物體體積的一些特征(形狀改變,體積不變)。教材的編寫者意圖通過這些有意義的活動,促進學生對體積和容積的了解,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學生分析】
學習本內容前,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物體大小的感受及容器內裝水多與少的體驗,這些都是本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把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通過實驗活動與抽象的'概念聯系起來,并通過操作與交流,學生比較容易理解體積容積概念。
【學習目標】
1、通過童話故事和具體的實驗活動,了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體積與容積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童話故事和操作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及語文學科的聯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觀察、操作、交流的活動中,理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體積和容積的聯系和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談話
同學們一定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這個故事中烏鴉還是用數學方法解決喝水問題呢!你們想知道烏鴉用了什么數學方法嗎?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下烏鴉喝水的故事吧!
2、提出問題:(1)聰明的小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
(2)為什么往瓶子里加了石子之后水面會升高呢?
3、小結:石子占有一定的空間,石子的投入擠壓了水的位置,水面慢慢升高了。烏鴉就喝著水了。(板書關鍵詞:占空間)
二、合作探究,理解概念
(一)理解體積的含義
1、感受空間
問:桌子上放一個鉛筆盒,鉛筆盒占空間嗎?放一支鉛筆,鉛筆占空間嗎?桌子呢?椅子呢?(板書:空間)
2、實驗感知空間大小
我們一起來看,這有一個土豆和一個紅薯,他們占空間嗎?如果我把它們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會發(fā)生什么現象?(ppt演示放入水中的動畫)
。2)仔細觀察:兩個杯子的水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說明了什么?
。3)兩個杯子現在的水面不一樣高,又說明了什么?(說明了紅薯占的空間大,土豆占的空間。
2、其實生活中很多物體所占的空間都有大有小。如黑板擦所占的空間大,粉筆所占的空間小。你能這樣在教室里找一找、比一比,哪些物體占的空間大?哪些物體占的空間。
3、提示體積的概念
每個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而且有大有小,這就是體積。在數學中,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
4、舉例說說什么是物體的體積,如:筆袋所占空間的大小就是筆袋的體積。
。ǘ├斫馊莘e的含義
1、我們認識了什么是體積,我們在這節(jié)課中還要認識一個概念,是什么呢?(容積)
2、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的第41頁,自學什么是容積的內容。在自學的過程中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議一議。
3、檢查自學情況
(1)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容積?(板書: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容器的容積)
。2)對于這句話你有什么不明白的?
A.什么是容器?舉個例子。
B.什么是“所能容納”?(可以用杯子演示,先出示半杯水,問:這是杯子
。3)誰能舉例說一說什么是容器的容積?
。ㄈ├斫怏w積與容積的區(qū)別與聯系。
1、我們認識了什么體積和容積。它們有什么聯系?有什么區(qū)別?(學生討論后,匯報)
。1)從測量方法來說,體積是從物體外部測量的;容積是從物體內部測量的。
(2)從它們的大小來說,同一物體,它的體積大于容積。當容器壁很薄的時候,容積近似等于體積。
2、結合實例理解
3、判斷,并說明理由
(1)體積與容積的意義相同。
(2)冰箱的容積就是冰箱的體積。
。3)一個瓶子裝了2升水,瓶子的容積就是2升。
。4)一個木箱的體積和它的容積一樣大。
三、實踐應用,提升概念
1、看一看:觀察下面的圖形,誰搭的長方體體積大?為什么?(書本42頁:試一試)
2、一團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長方體,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兩個物體哪一個體積大?為什么?(書本42頁練一練第1題)
小結結論:形狀改變,體積不變。
3、書本42頁練一練第2題
4、書本42頁練一練第3題:小明和小紅各有一瓶同樣多的飲料,淘氣倒了3杯,而笑笑倒了2杯,你認為有可能嗎?為什么?
5、選擇題:
①體積②容積③一個底面積④表面積
。1)做一個長方體油桶,需要多少鐵皮,是求長方體的()。
。2)求一個長方體木塊占空間的大小,是求長方體的()。
。3)求一個油桶最多能裝多少油,是求油桶的()。
。4)求一個長方體木塊占地多少,是求長方體的()。
6、搭一搭:用12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分別按下面的要求搭一搭。
(1)搭出兩個物體,使它們的體積相同。
(2)搭出兩個物體,使其中的一個物體的體積是另一個的2倍。
四、總結評價,強化概念
師: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初步體驗除法與生活的聯系。
2、通過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體驗平均分的過程。
3、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
學具準備:
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師:在大森林里,住著小猴子一家人,有一天小猴兄弟倆遇到了一點小麻煩,爸爸買了8個桃子要分給2只小猴,該怎么分呢?小猴子們想請大家?guī)兔矸痔易,大家愿意嗎?(板書課題:分桃子)。
二、合作分一分,探究新知識。
活動一:請同學們用你手中的小圓片代替桃子幫他們分一分。
1、匯報分的情況。(全班匯報,說出各種分法,并板書)。
2、師:在這些分法中,你認為哪種分法小猴們最滿意?說說你的想法。(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同樣多、一樣多)。
活動二:
(1)師:這時猴爸爸又拿出6個小木塊,請小猴分成2堆,猜猜看小猴會怎么分?(同桌互相討論)。
。2)同學們同桌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活動三:認識平均分。
(1)師:小猴跟同學們學到了新知識非常的高興,他們準備把好消息告訴小貓,可是小貓正在為一件事發(fā)愁呢。
。ǔ鍪荆阂12條小魚分給4只小貓,每只小貓要同樣多,怎么分?同學們幫幫它們吧。(4人小組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
。2)交流匯報:12條魚平均分給4只小貓,每只小貓分到3條魚。
(3)學生總結平均分東西的方法。結論:把每一份分得一樣多叫平均分。(板書)
活動四:鞏固平均分。
(1)師:小猴告別了小貓又來到小狗家,小狗也有問題沒有解決,讓我們也幫幫小狗吧!(出示題目請學生讀32頁第3題)。怎么分?誰來圈一圈。
。2)嘗試用完整的話匯報。
三、實踐應用。
師:小猴在外面玩了一圈回家一看,家里來了那么多客人,猴爸爸說,快來、快來,幫爸爸擺筷子。(33頁第1題,課件出示12根筷子,學生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借助生活經驗,進一步體會平均分)。
師:吃完飯,猴子兄弟回到自己的房間做作業(yè),弟弟不小心把鉛筆撒了一地,請大家?guī)秃镒有值芊忠环帧#ㄒ龑W生完成第2題)
師:猴爸爸拿出9個汽球要平均分給4個客人,大家?guī)秃锇职址忠环帧!保ㄒ龑W生完成第4題)。
四、總結全課。
師:今天同學們幫助小猴解決了分東西的難題,小猴謝謝大家!請大家回想一下,你從中學到了那些知識?
板書設計:
分桃子
1和7 2和6 3和5 4和4
同樣多一樣多
把每一份分的同樣多叫平均分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一冊教科書第30~3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2、3、4、5各數分與合的學習過程,體會分與合的思想,并且能從3、4、5各數的一種分法推想出另外一種分法。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3、讓學生在與同伴的相互交流中探索簡單規(guī)律,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合作、操作,讓學生自主探究出2、3、4、5各數的分與合。
教學難點:如何由5分成4和1,想到5分成1和4。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探索新知
1、教學4的分與合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孫悟空嗎?老師也很喜歡。一天,孫悟空來到果園里,看,它摘了幾個桃子?孫悟空想考考大家。把4只桃子放在兩個盤子里,可以怎樣放呢?
。2)學生操作學具,初步感知4的不同分法
師:請小朋友把4張?zhí)易涌ㄆ谧雷由戏殖?堆,表示分在2個盤子里。學生快速的分一分 。
(3)交流反饋:
、賻煟赫l來說說你把4個桃子分在兩個盤子里,是怎樣分的?(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貼圖片)
、谶有不同的分法嗎?(學生回答,教師板貼圖片)
③指導學生看著圖,說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教師相機板書4可以分成()和()。)
。4)觀察思考,認識幾和幾合成4
師:假如把這2盤的桃子合起來會是幾個呢?你會說成幾和幾合成4嗎?指名口答。
。5)體會聯系
師:看來,根據一個形式,從上往下看4可以分成幾和幾,從下往上看幾和幾合成4。哪位小朋友最利害,看著這個形式,把這兩句話一口氣說給大家聽?指名說一說。
(6)體會有序規(guī)律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4的這些分與合,想一想,我們怎么樣分桃子,才能把4的分與合一個不漏的都找出來?(學生回答,教師調整板貼。)
學生看圖有序的讀一讀4的分與合。
2、教學“試一試”
。1)提出問題
師:看到聰明的你們能一個不漏地說出4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成4,孫悟空可不服氣了,還想考考大家,你們有信心嗎?
師:看,這次又讓我們分什么了?有幾個?
。2)學生小組操作學具
、傧胍幌耄5個花片可以分成幾個和幾個?快速的分一分。有沒有別的分法?
、诳凑l的本事最大,能把5的所有的分法有序的一個不漏的`都找出來。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3)交流反饋
師:誰來把5個花片的所有的分法都告訴大家(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花片)。
、儆行虻姆至怂拇位ㄆ,得到了5的所有分與合。
、诜侄位ㄆ,找出5的所有分與合。
師:誰聽出來了,5的這兩種分法他是怎么找出來的?
、圩x一讀5的分與合
三、想想做做,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題
請小朋友把書翻到第31頁,找到這樣的第1題。用小手指好。
、 拿出2個花片分一分,看看2可以分成幾和幾,再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一填。
、 誰來說2可以分成幾和幾。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 這次又該拿出幾個花片分,先分一分,再把結果分別填在這里的兩個方框里。
2、“想想做做”第2題
。1)示范游戲規(guī)則
教師與一生示范游戲方法。
。2)教師與全體學生做游戲。
。3)同桌兩人玩游戲。提出要求:先出的小朋友要想好,同桌出哪個數,檢查他出的對不對。
反饋:指名兩人玩游戲。
老師建議:小朋友課后同桌兩人也可以一起玩這個游戲。
3、“想想做做”第3題
(1)師:在游戲中可以玩得很開心,還能很快的掌握2、3、4、5的分與合。
看,小貨車上也有這些數的分與合。,誰來說說,從圖上你看懂了什么?(豎著填的2個數合成車頭上的數字4)
。2)這節(jié)貨車上只有下面的一個數,上面應該填幾?指明口答后再填寫。
。3)這列貨車上少掉的數請小朋友自己獨立填寫。比一比,誰填寫的又對又快。
(4)反饋:誰來說這兒填幾,你是怎么想的?
。5)讀一讀,體會規(guī)律
。6)發(fā)現規(guī)律
師:看著第1列貨車上4的分法,發(fā)現了什么?
師:真象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把小貨車上藏的小秘密都找到了。我們看4分的時候,是很有規(guī)律的,第一次分成了 1和幾,第二次分成了2和幾,第三次分成了3和幾。從小到大分出來……這樣有順序地分就可以讓小朋友更快的掌握。
(7)請小朋友用這樣有序的分法閉上眼睛說一說,記一記。
。8)誰自豪的背給大家聽。(指兩名學生分別背4與5的分與合)
四、全課總結
師:小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回家把2~5各數的分與合說給爸爸、媽媽聽。
五、課堂作業(yè)
“想想做做”第5題。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54~55頁例2~例3。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語言表達活動,使學生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體會數量之間的相互關系。
2.使學生經歷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求一個數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數學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逐步培養(yǎng)學生“說”操作的意識和能力,提高操作的思維含量和自主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系的過程,會用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系轉化為“一個數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除法”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觀察填空。
指名學生回答,并講一講蜻蜓的只數是蝴蝶的2倍,就是5的2倍,2個5等于10(只)的思考過程。
2.擺小棒。
老師在投影儀上擺5根小棒,然后問:老師擺了幾根小棒?(5根)
提問:誰愿意到上面來擺小棒?
請一名小朋友到投影儀上來擺小棒,其他小朋友在桌面上擺小棒。
如果小朋友們擺的小棒是老師的3倍,應怎樣擺?(學生繼續(xù)操作。)
提問:你是怎樣擺的?一共擺了多少根小棒?
學生擺的根數是老師的3倍,就是擺5的3倍,5根5根的擺,擺3個5根,一共是15根。
板書:3個5根是15根
5的3倍是(15)
3.小結:我們剛才一起復習了有關“倍”的知識,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有關“倍”的數學問題。
。墼O計意圖]鞏固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操作技能,為學習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做好知識和探究方法的準備。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擺小飛機,認識“倍”。
師:(用5根小棒擺出一架飛機)小朋友們想不想擺小飛機呀?
(請一名小朋友到投影儀上擺小飛機,其他小朋友在桌面上擺小飛機,教師指導。)
組織匯報交流,用多少根小棒擺了小飛機幾架。
學生(可能)的擺法:
用10根小棒擺了小飛機2架;用15根小棒擺了小飛機3架;用20根小棒擺了小飛機4架……
。ɡ蠋煂W生進行鼓勵性評價,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索的信心。)
教師在投影上用15根小棒擺小飛機3架,也就是說15根小棒是5根小棒的3倍。接著提問:誰能說一說用10根小棒擺了小飛機2架,就是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幾倍?用20根小棒擺呢?
讓學生多說一說,進一步理解“倍”的意義。
。墼O計意圖]學生通過用小棒擺小飛機再說一說的活動,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學生在擺小飛機的活動中,經歷了動手操作和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所做所想的過程,逐漸抽象出了“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認識了“倍”概念,訓練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2.再擺一擺,把對“幾倍”的理解轉化成“除法”問題。
教師用投影出示下圖:
師:老師用5根小棒擺了小飛機1架,小朋友們準備用多少根小棒來擺小飛機?(15根)小朋友擺小飛機用的小棒數是老師用的小棒數的幾倍?(3倍)
。ㄗ寣W生互相說一說,因為5根小棒擺1架小飛機,所以15根小棒可以擺小飛機3架,15根是5根的3倍。)
師:誰能把這15根小棒迅速地擺一擺(不用擺成小飛機樣子),能夠讓大家一下子就看出15是5的3倍來呢?
板書:15是5的(3)倍
請小朋友在投影儀上擺出下圖,并說一說。
學生:把15根小棒,每5根小棒分一份,15根里面有3個5根,所以15是5的3倍。
板書:15根里有3個5根
師:如果你們用20根小棒來擺小飛機,所用小棒根數是老師的幾倍?(20根是4個5根,所以20是5的4倍。)
小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就是“求一個數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用除法計算。像上面擺小飛機就是求15是5的幾倍。想:15里面有幾個5,用除法算15÷5=3,所以15是5的3倍。說明“倍”是一種關系,不是計量單位,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寫。板書:15÷5=3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擺小棒,應用轉化的數學思想,把“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轉化成“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的除法問題。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方式來思考問題,提高了思維質量。
3.想一想,說一說。
。1)蘋果3個,梨6個,梨的個數是蘋果的幾倍?(6里面有幾個3,用除法算6÷3=2。)
(2)蘿卜6個,茄子2個,蘿卜的個數是茄子的幾倍?(6里面有幾個2,用除法算6÷2=3。)
。墼O計意圖]讓學生由實物聯想到倍數關系,使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3)擺圓片。(動手操作,再說一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幾倍。)
a.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擺8個○。
b.第一行擺9個○,第二行擺3個○。
。4)8里面有( )個4,8是4的( )倍
12里面有( )個3,12是3的( )倍
24里面有( )個6,24是6的( )倍
42里面有( )個7,42是7的( )倍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讀課本第54頁至55頁的內容。
2.學習例3(思考回答問題)。
。1)仔細看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引導學生想一想,怎樣解決“唱歌人數是跳舞人數的幾倍”。
(3)引導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4)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組織學生集體訂正。
。5)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根據學生的問題、思路引導分析解決。)
3.引導學生完成“做一做”。
4.歸納小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用除法計算。
[設計意圖]突出學生的自主參與,獨立思考。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學習探索。
四、鞏固訓練
1.練習十二第1題。
要求學生認真看圖。(1)圖中有些什么動物?(2)分別是多少只?(3)獨立分析解決,小鹿的只數是小猴的幾倍?(4)為什么這樣列式?(5)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
2.獨立完成第2題。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8
設計說明
圓的認識包括直徑、半徑、π、軸對稱圖形等概念以及圓的畫法、圓的周長和圓的面積等內容。教學設計中,重點復習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使學生加深對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練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在解決問題時能根據不同條件和問題靈活運用計算公式解決問題。
對于觀察范圍隨觀察點和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這一知識的復習,采用結合具體實例復習的方法,還可以列舉一些應用此部分知識來解釋的生活中的自然現象。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歸納整理,構建知識網絡
1.歸納整理。
師:本學期我們在圖形與幾何方面學習了哪些知識?請同學們先自行整理,再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借鑒教材“獨立思考”板塊進行回憶整理,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
2.學生匯報,構建知識網絡。
引導學生有序地匯報,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示范建立知識網絡的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回顧、整理圖形與幾何部分的知識,學生對所學的圓與觀察物體的相關知識有了比較系統(tǒng)的了解,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知識體系。
⊙分類復習
1.復習圓的相關知識。
(1)說說什么是圓心、半徑和直徑?什么確定圓的.位置?什么決定圓的大。
畫圓時圓規(guī)帶有針尖的腳所在的點叫圓心。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叫半徑。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圓心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2)同一個圓中,半徑和直徑之間的關系。
r=或d=2r
(3)圓周率通常用什么來表示?取值多少?
圓周率是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通常用字母π來表示,一般取值3.14。
(4)復習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
C=2πr或C=πd S=πr2
(5)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用轉化法推導出來的。
(6)復習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①把圓規(guī)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
、诎褞в嗅樇獾囊恢荒_固定在一點上;
、郯褞в秀U筆的一只腳繞這個固定點旋轉一周。
2.完成教材104頁1題。(課件出示)
左圖:圓的直徑=(6)cm;
正方形的周長=(24)cm。
右圖:圓的直徑=(8)cm;
梯形的上底=(8)cm;
梯形的高=(4)cm。
3.完成教材105頁2題。(課件出示)
(1)引導學生分別說出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
C=2πr或C=πd S=πr2
(2)列式解答。
C(1)=2×3.14×2=12.56(cm)
S(1)=3.14×22=12.56(cm2)
C(2)=3.14×3=9.42(cm)
S(2)=3.14×(3÷2)2=7.065(cm2)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初步認識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點;能正確判斷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并能在方格紙上將圖形按指定的方向和距離平移。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3、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
準確地畫出在方格紙上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平移的距離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方格練習紙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了智慧星,想得到嗎?注意只有認真思考,積極發(fā)言,表現好的同學才能得到,老師希望內為同學都能得到
一、欣賞圖片,引入課題。
1、導入新課。
。1)激趣談話。師:同學們,你們去過游樂園嗎?老師今天帶來些游樂園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播放課件,演示纜車、滑梯、小火車、旋轉木馬、秋千、螺旋槳、鐘擺的圖片。學生看著圖片表演,
[設計意圖:通過游樂場的畫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然進入學習狀態(tài)。
2、組織討論。
師:它們的運動相同嗎?(不同)你能根據它們的運動方式把它們分類嗎?先同桌交流。
3、匯報討論結果。
師:你是怎么分的?你為什么要這樣分?指名說。
生:有些是直直的,有些在轉圈,
(相機獎勵智慧星)
4、揭示課題。
師:像纜車、滑梯、小火車等是沿著直線運動的,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平移(板書:平移);
師:而像旋轉木馬、秋千、螺旋槳、鐘擺等都是繞著一個固定的點或軸轉動的,這樣的運動方式我們就稱為旋轉
(板書:旋轉)
做一做:要求學生做一個平移和旋轉的動作。也可以由教師發(fā)出口令,學生做(如:向上平移、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等)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移和旋轉”。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和區(qū)別,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觀察比較,初步體會。
1、學生動手操作。
師提要求:將你的數學書在桌子上平移,你能把書怎樣平移呢?
找學生上講臺演示(對的給予獎勵)
。1)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還有很多。老師這有一組物體的運動圖片,你能判斷是平移還是旋轉?
師:課件依次出示各種物體的運動
【設計意圖:平移和旋轉運動的判斷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后面學習的基礎。因此,教學時通過展示物體運動畫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和思考!
三、觀察圖形,深化認識。
。ㄒ唬┡袛嗥揭频姆较蚝途嚯x。
1、故事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的朋友小白兔搬家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把家搬到哪?
課件出示小房圖
2、判斷方向。
。1)提問。師:小白兔的家是向什么方向平移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先小組討論。
。2)匯報。指名說并說出
。3)小結:箭頭是用來指明圖形平移的方向。
3、判斷距離。
。1)設疑。師:小房子平移了幾格?指名說
師:你同意剛才誰的意見?先小組交流。
。2)合作交流。
。3)匯報。各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并說出自
(4)小結:看一個圖形平移了多少格,只要在圖上任意找一組對應點或對應線段,數一數它平移了幾格,這整個圖形就平移了幾格,平移后的圖形形狀不變。
3、強化練習。完成“試一試”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結合平移運動的特點,設計小白兔搬家的故事,將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與畫出平移后的圖形兩部分知識串聯起來!
。ǘ┊嫵銎揭坪蟮膱D形。
教學“試一試”。第三題
師:你們也想試一試嗎?
(1)組織學生討論如何畫,確定畫法。
(2)學生獨立畫,兩名學生臺上畫。
。3)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4)集體判斷畫的對不對。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和動手畫一畫,讓學生參與到畫平移后的圖形的學習,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增強自信
(三)、延伸拓展探究圖形的平移
1、數一數:數方格
。ǘ嗝襟w出示小魚移動)
小魚在蔚藍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游玩,多快樂呀!
那么請同學們,在格子圖上找出小魚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幾個格子?你是怎么看的?同桌討論。匯報交流。
。ǹ梢钥茨骋粋點,魚頭移過了幾格,小魚就平移了幾格,也可以看尾巴。)(多媒體演示,點住某一點閃亮,往前移)
2、試一試:同學都會數方格了,現在就讓我們來試一試在方格圖上怎樣畫圖形。
3、畫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圖形。
先出示三角形圖,再讓學生討論怎樣畫?(請學生上臺操作先找到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然后分別向右平移6格,再將三個點連接。多媒體演示三個點移動,再連接)
4、畫出平行四邊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圖形。(學生獨立畫在方格本上)
四、拓展訓練賽一賽:快速營救大熊貓行動
現在有一個緊急任務請大家去執(zhí)行,大熊貓保護者在深山發(fā)現了一頭病重的大熊貓,發(fā)來信息,要求醫(yī)護人員迅速前往營救。路線圖是這樣的:從營地出發(fā),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1格,再向左平移2格。
生:小朋友們想參加營救活動嗎?好,現在讓我們兩人合作,比一比,哪一組最先到達,成為第一組營救者。給于一定的時間。
師:讓做完的同學到站臺上展示(對錯暫不管)
。ㄟ@兩位小朋友,合作默契,反應靈敏,最先到達了目的地,為挽救大熊貓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我們授予他們英雄獎章)
師:對沒有完成的同學,以示鼓勵
。ㄍ瑢W不用灰心,相信有你們的熱情參與大熊貓會很快好起來的)
師:多媒體顯示大熊貓圖所在地和同學做得對照,做錯的同學找原因。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備課時,我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fā)展水平,因而在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中熟悉和喜愛的事物運動,如:纜車、滑梯、小火車、旋轉木馬、秋千、螺旋槳、鐘擺等讓學生用眼觀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等步驟,把抽象的概念變?yōu)榭吹玫矫弥默F象,使學生認識、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讓學生在觀察中去比較和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會數學知識。在方格紙上判斷圖形平移的方向比較容易,而判斷平移的距離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我通過設計疑問,練習,組織學生通過討論達到理解和共識,同時做適當的演示,從而突破難點,讓學生掌握知識。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可以使用更準確、更具體的數學語言去描述生活中的數學現象。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會認讀秤上的質量,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3.在小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點: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三、教學難點:
1.用科學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體的質量
2.在教師的指導下,提高小組學習的實效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袋裝1千克洗衣粉、1臺盤秤、兩包500克的鹽、
2、小組準備: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雞精、1千克的水果、一筒1千克的面、一包比1千克輕的綠豆、一包2千克的大米;二分的硬幣、1克的藥包、1克的茶包、10克的板蘭根沖劑、100克的肥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和爸爸媽媽逛過超市嗎?你們一般都買些什么?有沒有買過水果的?說說你是怎樣購買的?(選好后,拿到秤上秤再付錢)
通過秤稱我們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單位呢?
同學們的知識可真豐富,小強和小麗也到超市里作了調查,他們找到了什么?
。ㄒ粔囟褂停怯们Э俗鲉挝;一包餅干是用克作單位的。)
看看數學小精靈想告訴我們什么?
。ū硎疚锲酚卸嘀乜梢杂每恕⑶Э俗鲉挝。)
二、探究體驗:
1.認識質量單位
對,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單位。平時我們所說的重量實際上指的是物品的質量,克和千克就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诉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克和千克這兩個新朋友。
板書課題
2.認識感知1千克
。1)1千克有多重呢?1袋這樣的洗衣粉就重1千克。
。2)掂一掂:你們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嗎?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輪流掂一掂,靜靜感受,并把這種感覺記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組動作最輕,能做到嗎?請小組長輕輕拿出洗衣粉,開始吧。
。3)找一找:
①大家把1千克的感覺記在心里了嗎?數學小精靈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記住了。每一小組還有這幾樣物品:這樣的一袋綠豆、這樣的一袋大米、1包雞精、這樣的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四樣物品中哪些約重1千克呢?
、诳纯磾祵W小精靈有什么提示:1將四樣物品分別與1千克的洗衣粉對比著掂一掂;2找出大約重1千克的物品后與小組的同學說一說;3完成后就把物品放在桌上,然后坐好。
、壅埫课恍〗M匯報:你們認為哪些物品約重1千克?
、苈犃嗣恳恍〗M的匯報,發(fā)現大家一致認為這袋雞精約重1千克,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òb袋上有質量標示)
老師還發(fā)現大部分小組認為這袋水果也約重1千克,它又沒有質量標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ㄎ乙皇至嘀1千克的鹽,一手拎著這袋水果覺得差不多重)
你們掂得準不準我還是得驗證一下。老師想請盤秤來幫忙?催@兒,這個盤秤是用什么作單位的?(用千克作單位的)
當指針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重1千克)
那指針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
1、2小組都是西瓜,請你們拿上來驗證一下。果然是大約1千克,你們估得真準。像這樣大的'一個西瓜約重1千克。
3、4小組都是香瓜,請你們拿上來驗證一下。是1千克,你們也估對了。像這樣大的一個香瓜大約重1千克。
第5小組你們是什么水果?也拿上來驗證一下?矗襁@樣的4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第6小組呢?什么水果?拿上來驗證一下。原來,這樣的3個梨大約重1千克。
第7、8小組沒有水果,但是他們有一筒面,他們認為是1千克,請來驗證一下。果然,這樣的一筒掛面也約重1千克。你們找得可真準。
剛才有的小組認為這袋大米也約重1千克?你們認為呢?那咱們也來驗證一下。
(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
還有這袋綠豆,你們怎么沒有選呢?
(感覺比1千克輕)
那咱們也來驗證一下。果然比1千克輕。
哪些小組找對了?你們找得還真準,請小組長和保管員輕輕收回物品。
(4)說一說:
剛才大家找到了這么多約重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也約重1千克呢?
3.認識感知1克
(1)剛才我們知道了1千克有多重,那1克有多重呢?
這樣一枚2分的硬幣約重1克。
(2)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樣的感覺呢?請保管員拿出盤子,將硬幣發(fā)給組員,請大家掂一掂,靜靜感受,把1克的感覺記在心里,可以嗎?開始吧。
。3)說一說:
有什么感覺?(非常輕)
與1千克比呢?(1克非常輕,1千克非常重,相差很遠)
對,所以平時我們在稱量輕的物品時一般用克作單位,稱量重的物品時一般用千克作單位。
。4)找一找:
雖然1克很輕,生活中也有一些約重1克的物品,盤子里就有一些,請同學們用剛才找1千克物品的方法比一比、掂一掂。
說說你找到了什么?(藥包、茶包)
(5)感受10克、100克
盤子里還有一些用克作單位的物品,10克重的板藍根沖劑,100克重的肥皂。分別掂一掂,感受一下。
感受完了保管員收盤子。
4.克與千克的關系
這里還有一袋鹽,也是用克作單位的,請你讀多少克?(500克)
一袋鹽500克,兩袋鹽合起來多少克?(1000克)板書1000克
我們用秤來稱稱看。大家還記得這盤秤是用什么作單位的嗎?(千克作單位)
仔細觀察指針,指針指到數字幾?(數字1)那就是幾千克?(就是1千克)板書1千克
同樣的兩袋鹽,包裝上用克作單位時是1000克,用千克作單位的秤稱時是1千克,那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
對,為了方便人們約定:滿了1000克就用一個更大的單位千克來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請大家跟我讀:1 千克 = 1000 克
5.小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俳裉煳覀冋J識了兩個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了稱量輕的物品時一般用克作單位,稱量重的物品時用千克作單位;
、谕ㄟ^掂2分的硬幣和洗衣粉感受了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壑1千克=1000克
6.認識秤
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裝上有質量標識,沒有質量標示的物品怎樣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來稱量)
這位售貨員阿姨正在用秤稱蘋果,這些蘋果有多重?(1千克)
她用的秤你認識嗎?(電子秤)
秤是一個大家族,這就是電子秤,家族中你還認識誰?在哪見過它?給大家介紹一下。
三、鞏固拓展
1.的確秤是我們稱量物品的好幫手,因此我們要會認秤上的數據。
。1)說說下面物品有多重:書88頁練習十八第1題
并說說你是怎么認讀的(先看單位是克,再看指針指到多少就是多少克)
增加一個4千克問:剛才都是多少克,這次怎么是多少千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這個盤秤是用千克作單位的)
看來我們在認秤時不光要看清數還要看清單位。
。2)你知道他們的體重嗎?書88頁練習十八第2題
。3)填單位:書89頁練習十八第4題
2.你知道嗎?
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好,數學小精靈要送給大家一個有趣的小知識。
世界上最小的鳥是蜂鳥,約有2克重。2克重,相當于什么呀?(兩枚2分的硬幣)那得多輕呀。
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鴕鳥,約重100千克。100千克相當什么呢?(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它的一個蛋就約重1500克。1500克相當于什么呢?(三袋500克的鹽)可真重呀。
3.課后調查:
克和千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很大的用處,老師給同學們留下了一個課后小調查。就在書88頁練習十八第3題。
六、課后反思:
實施新課程以來,人們再次提出了“數學教學生活化”、“數學教學活動化”、“學校數學應向生活數學回歸”等口號,生活、活動成為數學課程改革中的兩個關鍵詞。然而,如何把這兩者落到實處,讓學生學得有效,是我們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體會知識的價值,并在此過程中獲得積極地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知識目標:通過活動在現實情境中理解并學會用字母表示數,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
3、能力目標:經歷把實際問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進行表達的抽象過程,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簡單明了、抽象概括的特點和優(yōu)勢。
教學重點:
會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數
教學難點:
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用字母表示數,有哪些好處?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分配律等。請學生結合字母表示的運算定律說說其含義。
3、用s表示面積,c表示周長,a表示邊長,b表示寬,寫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運算符號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寫出來。
二、新授。
。1)引導學生看書提問:從圖、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爸爸比小紅大30歲。 b、當小紅1歲時,爸爸幾歲?
師:這些式子,每個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齡。
。2)啟發(fā)學生: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齡嗎?(可讓同桌的兩個同學小聲討論)
結合討論情況師適時板書:
法1:小紅的年齡+30歲=爸爸的年齡
法2:a+30
提問:比一比,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表示方法,為什么?讓學生發(fā)表各自意見。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表示小紅的年齡,30表示爸爸比小紅大的年齡,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齡)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數?a能是200嗎?為什么?
。3)結合關系式解答:當a=11時,爸爸的年齡是多少?學生把算式和結果填在書上。
2、小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僅可以表示運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數量。
引導學生看書討論:(可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
(1)從圖、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舉起的質量嗎?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數?
。4)圖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舉起的質量是多少?
請小組派代表回答以上問題。
3、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p48做一做集體評議。
2、請學生結合自己的身高、體重情況,算算自己的標準體重,并討論:比標準體重輕說明什么?如果比標準體重重,又說明什么?
3、獨立解答p49第4題做完后在投影儀上展示評議。(問問字母、式子表示的含義)
四、作業(yè):
1、獨立完成p50第5題
2、獨立完成p50第6題
解答第6題時可提問:u =t =讓學生掌握三種量之間的數量關系。
注意巡視指導求式子值的書寫格式。
板書:
a=30=11+30=45
課后反思:
一、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現狀
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F實生活中,學生遇到的許多問題都需要應用數學知識解決,但是學生卻不能學以致用,缺乏實踐應用的能力。我國現有的數學教材與實際生活相脫離,應結合實際生活所需的數學知識,來改造數學教材。
二、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中數學知識,能夠極大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小學生學習主動性,進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實際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目的。同時,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用數學的思維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培養(yǎng)應用意識。
。ㄒ唬⿺祵W教學生活化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下,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有著非常大的優(yōu)勢,然而這種創(chuàng)新精神也是需要培養(yǎng)的。教師不再按教材內容去講解,而是著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使用教材。改變原有的數學教學方式,放手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身邊的數學問題,更開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也就很難給學生提供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的環(huán)境,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更好地將數學教學和生活實際相結合,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探索機會,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二)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數學知識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極大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生活中找到許多與數學相關的問題,收集起來和同學們討論,活躍課堂氣氛,并教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數學問題,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ㄈ⿺祵W教學生活化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方式能夠極大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將生活時間與數學教學緊密結合,能夠讓學生在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提高成就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充滿熱情地去學習數學知識。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措施研究
。ㄒ唬┥罨慕虒W內容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將數學中的理性知識轉變成生活中具體的問題,讓廣大小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并通過學習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完善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思維的轉變的過程,也能夠使廣大學生認識到數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激發(fā)其學習數學的欲望。
(二)生活化的數學教學過程
1、在課程進行之前,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儲備學習能力
數學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珍惜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這是實現學生新舊知識融會貫通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要對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密切的關注,并把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小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生長點和起步點。并在此基礎之上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展開數學教學工作。這不僅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讓學生真正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3、做好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反饋工作
在數學教學生活化實施過程中,要重視教學反饋和評價。生活化的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學與生活并非要達到嚴格意義上一致。它的開展是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實現學生由經驗的感性認識到理性的思維能力的轉變,最終再回到具體的生活實踐中去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具體的問題,使數學理論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三)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1、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使用平實的生活語言
數學學科講授的基本都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小學生理解和學習。數學教師應使用平實的生活語言進行知識的傳授,這樣才能保證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充分理解。
2、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游戲與活動
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生活經驗的成長過程,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在生活中,積累經驗的最有效途徑是游戲和活動。游戲和活動可以極大地豐富數學教學內容,增加教學趣味性,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其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
3、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評價體系研究
數學教學評價要特別重視數學評價體系的發(fā)展性功能,同時也要逐步淡化評價體系的選拔性功能,將評價工作作為改善教學工作的重要舉措,評價工作的開展既要密切關注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發(fā)展,也要重視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評價,真正做到全面評價,既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要重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fā)展,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綜合評價。
四、結語
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不僅能使數學教學具有趣味性,有效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對于數學教學工作的更有效開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協調好生活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實現教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這些都是目前我們生活化數學教學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在新課程背景下,要確保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更好實施與發(fā)展。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2
平行與橡膠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的教學內容。教材按這樣的線索來組織教學內容:先教學平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情境,在識別直線相交和不相交的基礎上認識平行線,學會畫平行線;再教學垂直,從生活中選取兩條直線子昂叫成直角的特殊位置關系,引導學生認識垂線,學會畫垂線,并結合相互垂直的關系,認識點到直線的距離機器應用。
在空間與圖形領域的教學中,課程標準倡導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教材在編排上也體現了這樣的特點。
1、在情境中感知直線的位置關系,在抽象中形成平行與垂直的概念。
教材從生活中選取大量的平行或垂直的現象作為認知的現實背景和有意義的素材,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中經歷概念抽象的過程,以此來理解平行與垂直的概念。例如,第39頁的例題分三步呈現,首先呈現一組照片,在這些照片中用不同的顏色線條勾畫出兩條邊,這些勾畫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然后根據3張照片中的彩色線條分別畫出3組直線,從現實情境和具體物體上提取需要研究的對象。最后,讓學生討論這3組直線哪些相交、哪些不相交,展開數學思考。第42頁例題的呈現也作了相似的安排。另外,教材在建立數學概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現象,在現實的素材中尋找平行線和垂線。在這樣的實物和圖形的反復轉換中,學生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發(fā)展了空間觀念。
2、強化操作活動,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體驗。
讓學生畫平行線和垂線不單是操作方法的教學和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還是數學概念的具體應用,在應用中能加深學生對概念的認識。例如,第40頁例題要求學生想辦法畫一組平行線,第43頁例題要求學生想辦法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線段。這兩道例題都是學生初步認識平行線或垂線之后安排的,都不是叫曹指導他們怎樣做,而是讓學生想辦法畫,在畫的活動中繼續(xù)體會胡下崗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的內涵。
3、注重知識的應用與解釋,體會認識的價值。
教材選取了大量生活的例子,讓學生運用知識對相關現象作出簡單的解釋。如穿過馬路的最短路線、怎樣從大街邊上把自來水引到小明家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初步形成的數學概念去觀察生活,進行解釋與應用,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還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實際來組織教學活動,以體現教材的`編寫意圖。在學習本單元內容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點、線段、射線和直線的有關特征,這些都是本單元的知識基礎。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已經感受了平行與垂線等現象的存在,只是這種感受是膚淺的、零散的和模糊的,是能意會而不可言談的。因此,我們應該將充分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認識平行線和垂線作為教學重點。此外,本單元安排了大量較為復雜的操作活動(需借助多個工具才能完成),如作圖活動有畫平行線和垂線等,測量活動有量出點到直線的距離等,而在此之前,學生的作圖和測量機會不多,經驗很少,所以,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平行線和垂線,能確定和測量點到直線的距離應該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需要教師加強指導和訓練。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3
設計意圖:
"分類"是數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要運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擺放、圖書館里的圖書的擺放、家中整理房間等等都要運用到有關的分類知識。新《綱要》中指出要讓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并體驗到數學活動的樂趣和重要性。為了將枯燥、邏輯性較強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淺顯易懂,并能融入孩子們感興趣的操作活動中去,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熟悉的火車為活動題材,將"為貨運火車裝運貨物"的游戲貫穿始終。活動中,讓孩子們主動探索、嘗試操作,在玩、試、想、做、議中不斷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有關分類的經驗。從而發(fā)展幼兒的合作、協商、操作能力,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分類裝貨物"的方法。
2、發(fā)展幼兒的合作、協商能力和傾聽能力。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分享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對火車已有初步的感性認識。
2、準備的材料:16塊火車模型的底板(包括15塊小尺寸和1塊大尺寸),多種貨物卡片,以及各式各樣的圖形片;還有一張碟片。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1、觀看CD,讓幼兒觀察、了解火車分為客運火車和貨運火車兩種。
"小朋友,看,我們來到了哪兒?"
2、剛剛過去了五一勞動節(jié),一群裝運貨物的勤勞工人叔叔們開始了他們忙碌的工作。他們非常親切地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參與,共同來幫忙裝運貨物。
二、操作活動。
1、幼兒分組合作,第一次嘗試裝運貨物。(為一節(jié)車廂的火車裝運貨物)(1)請幼兒觀察認識各種物品,初步感性認識"分類"。
請幼兒嘗試裝運貨物,并為車廂設計標記。
活動要求:四個幼兒組成一組,進行任務分配和角色選擇,并通過協商討論選出小組負責人和操作結果匯報員。(要求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參與完成任務,并重點關注那些能力較弱的`幼兒,讓他們也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匯報操作結果。
2、第二次貨物運輸的嘗試是由一群年輕的幼兒進行的。他們決定將貨物裝運到兩、三節(jié)車廂中,并為每節(jié)車廂設計了獨特的標記。
活動要求:首先完成兩節(jié)車廂的操作任務,在驗貨認可之后將列車放回貨場后方能操作三節(jié)車廂的操作。(兩節(jié)車廂的操作是滿足能力中等幼兒的需求,三節(jié)車廂的操作是為能力強的幼兒提供提高能力機會。)
(2)請個別幼兒講一講:你們是怎樣擺放的?
3、幼兒們一起合作,裝運著一堆彩色圖形卡片。他們在桌子上擺出一列大火車,每節(jié)車廂上都放著一個不同的抽象圖形卡片。并使"現在,我們需要將這些木材分別送給三位客人。第一個客人需要紅色的木材,第二個客人需要圓形的木材,第三個客人需要大塊的木材。請你們好好考慮一下,應該如何擺放這些木材呢?(2)讓幼兒自己檢查他們完成的工作,享受成功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
三、活動延伸。
1、小結集體操作情況,發(fā)現交集分類的現象,為下次活動打基礎。
2、幼兒開著火車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系列“春游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用數學。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案,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化意識。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經驗,提高自己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學生的獨立、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會“尊老愛幼,關愛他人”的美德。
教學重點:
學會解決旅游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在解決問題時,學生能選擇較合理的策略。感悟優(yōu)化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活動表格。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引出春游的課題
1、詩歌欣賞:《春天來了》,這是一首學生在語文考試中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這么優(yōu)美的詩,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這美好的春天里,同學們最想做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引出“春游”的課題。 2、你喜歡旅游嗎?在旅游中要注意什么?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一起去感受旅游的快樂,但在旅行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些問題,要同學們一起解決。讓我們出發(fā)吧!
二、合作探究春游中的數學問題
1、選擇合適的租車方案
。1)出示租車信息:一共有40人參加春游活動,有兩種型號的車可供選擇,大車租金每輛160元,限坐乘客18人,小車租金每輛120元,限坐乘客12人。請你算算怎樣租車最省錢?
。2)先讓學生估估、猜猜。與小組同學討論后把租車方案填在課本上。
(3)租車方案怎樣租車最省錢?
(4)匯報結果后總結方法:最省錢的策略是,車的座位如果不能坐滿,空位必須盡可能少一些。因此,租1輛大車和2輛小車的方案最合適。
2、快餐店用餐
師:到達目的地,同學們玩得真開心,轉眼到了吃中飯的時間了。導游把大家?guī)У揭患铱觳偷暧貌停@里的食品真豐富,有涼菜、熱菜、主食、飲料等。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你最喜歡的食品。
。1)與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觀點,再把自己的選擇填在課本的表格里,算出你的午餐一共花了多少錢?(提醒學生別浪費。)(2)匯報結果,看看大家都選了哪些營養(yǎng)又美味的食品。
3、買紀念品回家
師:在快樂的游玩中時間過得真快,到了該返回的時間了。導游把大家?guī)У揭患壹o念品商店,讓同學們買些紀念品帶回家。
(1)與小組同學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淘氣遇到的問題怎么解決?為什么先給爺爺買拐杖?
(2)根據圖中的信息回答問題。并提兩個不同的數學問題,再解答出來。
。3)如果你有20元錢,你準備帶什么紀念品回家?說說理由。
三、寫數學日記
師:同學們,愉快的一天結束了,你一定玩得非常開心吧?而且用你所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問題,你是最棒的!你是不是希望把你的快樂與大家一起分享呢?那就請你把它記下來吧。你這一天是怎么過的,在游玩的過程中解決了哪些數學問題?有什么感受?請按下面的格式寫一篇數學日記。
四、課堂小結
1、通過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課后延伸:清明節(jié)到了,如果學校要帶六年級的同學們去茅家?guī)X烈士陵園掃墓,你能不能設計一個旅游計劃?(填在課本第38頁),下節(jié)課在班上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請你試試吧。
板書設計:
旅游中的數學——春游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5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小節(jié)“分數除以整數”。
二、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除法的含義。
2、經歷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并能根據題目已知的數據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3、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協作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1、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2、根據題目已知數據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四、教學準備:
課件,導學案,達標測驗卷。
五、教學過程:
。ㄒ唬﹩卧獙,明確目標:
1、出示單元知識樹: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三單元的分數除法,第三單元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倒數的認識,分數除法,分數除法應用。倒數的認識是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我們已經學習了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這一部分是分數除法學習的基礎,而分數除法又包括三個方面:分數除以整數,一個數除以分數,這個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分數,分數混合運算,包括分數加減法,分數乘除法。本單元的最后一節(jié)是對前面兩節(jié)內容的應用,利用分數除法解決實際中的問題。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是分數除以整數。
2、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1.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
2.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分數除以整數。
在本節(jié)課的最后我們要根據各個小組的表現評選出這節(jié)課的“優(yōu)秀小組”。
【設計意圖:每堂課的學習都給予學生明確、生動、有激勵性的`學習目標,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導向性、針對性!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出示問題:
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師:我們知道,把一個整數平均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而
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兩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計算。
列示為:4/5÷2=?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這個式子中,2是一個因數,4/5是2與要求的這個數的乘積,那你能說說分數除法的意義嗎?
師: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師:4/5÷2=到底如何計算呢?請大家借助手中的正方形紙折一折,也可以在練習本上畫一畫,還可以借助你學過的舊知識進行驗證,開始。
師:你是怎么算的?
師:4/5÷2=可以看做把4個1/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2)個1/5,也就是2/5。用式子來表示就是4/5÷2=4÷2/5=2/5。也就是用分子除以整數,分母不變。
師:還有別的方法嗎?
師:把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求4/5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4/5的1/2,4/5÷2=4/5×1/2,1/2就是2的倒數,把這個式子轉化成了分數乘法,用式子表示就是4/5÷2=4/5×1/2=4/10=2/5。
師:小組合作:請你仔細觀察這兩種算法,你能在小組里和其他同學說說分數除以整數,可以怎樣計算嗎?
2、比較,優(yōu)化算法?
師:如果把這張紙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用你學會的方法進行計算。
師:如果用第一種方法進行計算,4/5÷3=4÷3/5=?發(fā)現4÷3除不開,用第二種方法進行計算,4/5÷3=4/5×1/3=
由這道題,你發(fā)現了什么?
分子是整數的倍數時,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用分子去除以整數,除得的商做分子,分母不變。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可以轉化為分數乘這個整數的倒數。(任何情況都可以使用)
。ㄈ╈柟逃柧,拓展提高
(四)達標檢測,課堂小結
1、完成本節(jié)課的達標測驗卷
2、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深入研究了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發(fā)現分子是整數的倍數時,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用分子去除以整數,除得的商做分子,分母不變。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可以轉化為分數乘這個整數的倒數。(任何情況都可以使用),下節(jié)課我們來一起研究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
3、評選出本節(jié)課的優(yōu)秀小組。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0-06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10-09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1-08
小學數學比教學設計05-10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1-05
(經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9-15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3-25
【精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7-0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1-13
小學數學圓教學設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