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人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_一本久精品无码免费_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_开心婷婷五月综合基地六月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時間:2023-02-18 18:53:36 教案 投訴 投稿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帪榇蠹艺淼某ǖ某醪秸J識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5篇)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青島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會除法的初步認識平均分P5053頁。)

  教材簡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有了分東西的生活經(jīng)驗和數(shù)的分成及相同加數(shù)相加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除法是數(shù)學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則是認識除法的重要前提。教材通過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會,引導學生在給小動物們分食物的活動中來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學生在有趣有意義的情境中主動地展開學習,體驗學習的快樂,并為后續(xù)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打下基礎(chǔ)。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初步明確平均分的含義,理解什么是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含義。

  2、情感與態(tài)度:經(jīng)歷平均分的探究過程,體會除法與人們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解決問題,數(shù)學思考:能用除法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并會運用平均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建構(gòu)平均分的語言模型。

  教具學具:

  課本、課件、實物投影儀,棋子

  學習方式:

  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信息

  師:同學們,秋天到了,秋天的大森林可美了。大家想不想到美麗的大森林里看一看。

  生:想。

  師: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這些小動物在干什么呢?哦,原來他們在開豐收慶祝會呢。(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呢?

 。A設(shè):學生可能會零零散散的說:有12個桃子)

  師:能不能把所有的數(shù)學信息接著說完?

  其他學生又補充:

  師:說的真完整,那你知道這些東西是給誰準備的嗎?

 。A設(shè)學生會說:桃子是給猴子準備的,蘿卜是給兔子準備的,竹筍是給熊貓準備的,松果是給小松鼠準備的。)

  師:你們知道的可真多!

  二、整理信息,體驗平均分

  1、分竹筍,體驗不同的分法。

  師:大家快看,熊貓哥哥和弟弟正盯著竹筍呢,大家來猜一猜它們在想什么呢?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2

  一、教材分析。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除法是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表內(nèi)除法是學習除法的基礎(chǔ),而“除法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是學習除法概念的第一課。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節(jié)課顯得尤為重要。

  教材在編排時從分東西引入,通過分東西使學生初步領(lǐng)會除法的實際意義。例1通過讓學生動手分一些實物,借助同樣多,明確“平均分”的含義。例2使學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過程,直觀的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讀、寫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義。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練習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實際操作題,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分一分、連一連,再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說說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并且從“平均分”的過程清楚、直觀地了解除法的含義;

  2、學生認識除號,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義;

  3、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初步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和對除法的濃厚興趣;

  5、教育學生熱情待人。

  重點:通過實際分東西,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

  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三、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設(shè)計的指導思想

  1、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大認知規(guī)律;

  2、課堂上注重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實現(xiàn)三為目標;

  3、立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4、教學過程中,注意創(chuàng)設(shè)情境和氛圍。

  (二)、教學設(shè)計的幾個層次

  1、由同樣多引出平均分

  在此安排了兩次實踐操作,一是把8張數(shù)字卡片隨便分成2份;二是把8張數(shù)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樣多。通過第一次動手操作由學生的匯報引出“同樣多”,通過第二次動手操作和教師的提問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導操作

  在教師講完故事后,讓學生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幾個,就用剛學的“平均分”來指導學生動手操作。

  3、解決如何“平均分”

  上一實踐只是讓學生嘗試著平均分,并沒有告訴學生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學生操作之后,觀看老馬分的過程,在模仿老馬的分法進行分,最后請一個學生上臺展示,幫助學生解決了平均分。

  4、把“平均分這一生活常識抽象成除法算式

  解決了“平均分”之后,教師指出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可以用除法來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5、結(jié)合除法算式教學除法算式的讀法和意義。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3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P59~60例1、做一做及練習十四第1、2題。

  【教材分析】

  這個內(nèi)容是表內(nèi)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展,是在表內(nèi)除法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教材注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結(jié)合具體情境,選擇數(shù)目小,學生熟悉的事物作為例題,配以實物圖,讓學生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學情分析】

  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在學生已學過表內(nèi)乘除法的基礎(chǔ)上學習的。學生在前一階段剛學會表內(nèi)除法,已經(jīng)接觸過許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級學生的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轉(zhuǎn)變,就要借助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自去實驗,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時,應該根據(jù)知識的系統(tǒng)性以及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使學生通過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數(shù)學活動獲取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jīng)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xiàn)象抽象為有余數(shù)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shù)。

  數(shù)學思考:通過操作、觀察、對比等活動,使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在分物時存在著分不完有剩余的情況,借此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初步培養(yǎng)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問題解決: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加強概念,掌握算法。能根據(jù)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動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shù)。

  情感態(tài)度: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抽象為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學難點】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口算下面各題

  12÷2 18÷6 9÷1 48÷8 20÷5 2÷2

  21÷3 56÷7 54÷4 14÷7 6÷2 7÷2

  2、揭示課題: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初步感受

  1、教學例1復習表內(nèi)除法的含義:

 。1)(課件出示草莓)這是什么?一共有幾個?每2個擺一盤,你能擺幾盤?用學具擺得試一試。(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2)一共可以擺幾盤?有剩余嗎? (可以擺3盤,正好擺完,沒有剩余)

 。3)(課件演示分草莓)這是平均分的問題,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4)學生匯報,形成板書:6÷2=3(盤)請你再說說這個算是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時會出現(xiàn)有剩余的情況。 如果不是6顆草莓,是7顆呢?再動手擺一擺,每2個擺一盤,看看能擺幾盤?(學生動手操作) 討論交流:再擺的過程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師:剩下的還能再平均分嗎?(不能,只剩一個不夠分。)

 。2)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余的方法。 (課件演示分草莓)你能把剛才擺的過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小組內(nèi)思考、討論) 出示學生的表示方法,比較各種表示方法。

  小結(jié):在數(shù)學上可以這樣表示:7÷2=3(盤)……1(個) 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jié):這個算式表示7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3盤,還剩下1個草莓。省略號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個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余數(shù)。余數(shù)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一部分)

 。3)比較歸納,完善認知結(jié)構(gòu)。 (課件出示兩次分草莓的`過程和算式)今天我們分了兩次草莓,這兩次分草莓的過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觀察比較6÷2=3(盤)和7÷2=3(盤)……1(個)這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沒有剩余,另一種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再分,不夠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數(shù)。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P60“做一做”1、2:

  1、學生獨立在書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題。

  反饋交流:17÷2=8(組)……1(個) 23÷3=7(組)……2(個)

  說說這兩道算式商和余數(shù)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題。 先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然后根據(jù)擺的結(jié)果填空。 展示個別學生的填空情況,說說每道題中的商和余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強調(diào)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

  3、課件出示P59情境圖。觀察動畫,引出活動:這些同學在做什么?

  拿出11根小棒自己擺。

  四、課堂小結(jié)、作業(yè):

  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對自己和他們有什么評價?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作業(yè):練習十四第1、2題。

  【板書設(shè)計】 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

  6÷2=3(盤) 7÷2=3(盤)……1(個)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過程】

  一、設(shè)置問題,引導參與

  談話,出示例課件: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小明和小紅是怎樣分蘋果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分蘋果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shè)計意圖】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設(shè)置問題引發(fā)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chǔ)。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shù)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什么?

  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shè)計意圖】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設(shè)置問題引發(fā)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9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jié)。

  2、挑戰(zhàn)園地:

 。1)練習四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四第6題:先讓學生看圖,敘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讓學生動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寫算式,最后讓學生對照圖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設(shè)計意圖】

  設(shè)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jié)。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東西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讓學生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物品幾種的不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平均分”的過程,感知“平均分 ”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幾種的不同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法:

  實踐探索法和演繹概括法等教學法 ,在加強直觀教學的同時,注意從具體到抽象層層升華,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感知“平均分”

  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點。

  師:二(1)班準備明天參觀科技園,看,他們正在忙什么呢?課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

  引導學生把看到的說給小組同學聽。

  各小組匯報。

  讓學生自由發(fā)表看法:同學們正在為明天的出行做準備?,他們正在分食物呢!

  這么多分法中,哪種最特別?(分糖果的最特別,每份都一樣,每份都是4顆。)

  2、教學例1,引入“平均分”。

  (1)動手實踐,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師:每組選一個代表,把你們組的糖果數(shù)量以及是怎么分的匯報給大家。

  小組1:我們組有6顆糖果,我給他倆都是1顆,我4顆。

  小組2:我們組有6顆糖果,分給3個同學,每個人都有2顆。

  小組3:我們組有6顆糖果,分給3個同學,每份各是1顆,2顆、3顆。

  ……

 。2)教師追問:這么多種分法中,哪種最公平、公正?

  ①小組討論分配方案,突出怎樣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樣多。糖果分成3份,每份有2顆。小組推選代表到臺前展示分配方案。

  ②觀察:從糖果分成3份,每份右2顆,你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份的數(shù)量同樣多。)

  出示小精靈的話,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3、鞏固“平均分”的含義。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頁“做一做”第1、2題。徐盛自主完成,集體訂正。

  二、互動新授,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1、教學例2,課件出示教材的情境圖。

  師:要把18個桔子平均分成6份,你知道可以怎樣分嗎?

  讓學生分組討論,拿出準備好的學具,用學具代替桔子,同桌合作分一分。

  2、動手操作,展示平均分的分法。

  學生分,教師參與學生之中,最后匯報并展示不同的分法。

  學生匯報,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方法有:

  分法1:一個一個地平均分在6個盤子里,每盤分3個。

  分法2:先拿2個放在一個盤子里,再拿2個放在第2個盤子里,再拿2個放在第3個盤子里……還剩6個,每個盤子里再放一個。

  分法3:還可以每次拿3個放在一個盤子里,再拿3個放在另一個盤子里,依次類推。

  第三種分法分得很快,能說說你們是怎樣想的嗎?

  學生可能會說是根據(jù)三六十八,就知道每個盤子里應放3個;也可能是想到乘法算式3×6=18,一個盤子里就是3個;或者用除法,18除以6等于3,一個盤子里就是3個……

  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合理,均應給予肯定。

  3、再次操作,強化平均分。

  師:如果把這18個桔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你還會分嗎?

  學生分組動手操作,展示分法時要讓學生說一說分法,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師:如果把這18個桔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又是幾個呢?

  學生分組動手操作,展示分法時要讓學生說一說分法,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三、鞏固拓展,解決生活問題。

  1、聯(lián)系實際,練習體驗。

 。1)出示題目: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先讓學生分組討論分法,然后借助學具擺一擺。最后教師根據(jù)學生代表的匯報進行展示。

 。2)把題目改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幾盒?”

  讓學生說一說,題目中有哪些變化(“2份”改成“5份”),學生獨立完成,鼓勵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并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把題目改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幾盒?”

  學生在組內(nèi)自由分。

  教師小結(jié):把10盒酸奶平均分,雖然分的份數(shù)不一樣,但都是把每份分得同樣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2、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練習二”的第1題。

  提問:把8根火腿腸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強調(diào)平均分),下面有三種分法,哪種分法對?

  學生判斷,交流反饋:分法1不是平均分,分法2是對的,分法3是平均分,但不是平均分成4份,所以是錯的。

 。2)完成教材“練習二”的第2題。

  提問:一共有幾個貼紙?平均貼在3條線上,是指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多少?每條線上應貼幾個?

  嘗試解決,并畫一畫。

  四、課堂小結(jié)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jié):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現(xiàn)象都是平均分。希望大家能注意觀察,把你發(fā)現(xiàn)的平均分現(xiàn)象匯報給同學、老師和你的父母、朋友。

  板書設(shè)計: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除法.

  2.使學生知道:這種除法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確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并能知道這種方法怎樣用算式來表示.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學生準備6個村和3個盤的圖片、12根小棒、12個小圓片、6支鉛筆.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導入課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除法.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二).

  2.師生分鉛筆,初步感知分的方法.

 。1)教師拿出6支鉛筆,先向?qū)W生明確:要把這6支鉛筆分給一些同學,每個同學給2支,可以分給幾個同學?接著教師讓學生細心觀察老師是怎么分的.使學生知道,教師把鉛筆先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教師要同時拿2支給一個同學),再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最后又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也就是每2支分給一個同學.分完后問學生: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觀察出:6支鉛筆,每個同學2支,可以分給3個同學.

 。2)讓學生想想剛才是怎樣分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學生初步認識第二種分法.

  (1)教師要求學生拿出8個小圓片,按每2個放一堆,看看能分幾堆?

 。2)學生邊說邊操作,教師巡視,對操作錯誤的學生給予個別指導.

 。3)教師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二).

  2.教學例5.

 。1)出示書上例5,左邊的桃子圖.

 、俳處煍⑹鲱}意: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能放幾盤?(板書或提前用紙寫好的貼在黑板上).

 、诮處焼枌W生:每2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使學生知道:每2個放一盤,就是每2個分成一份.

  (2)教師讓學生拿出6個桃子的圖片,自己試著分一分.(邊說邊分,先 再最后).

 。3)指名讓學生回答分的過程,教師繼續(xù)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二).要強調(diào)兩個兩個地分,每2個放一盤,也就是每2個為一份.學生跟著老師的演示擺自己的學具.

 。4)讓學生回顧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教師提問,剛才我們是怎么分的?分得的結(jié)果怎樣?使學生知道:每2個分成一份(或2個2個地分的)分成了盤(板書:3盤).

 。5)教師小結(jié).我們分桃的時候,把6個桃每2個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種分法也要用除法來計算.

 。6)結(jié)合分的過程說明算式的.寫法.

  ①桃子的個數(shù)6是要分的數(shù),寫在除號的前面.(板書:6)每份的個數(shù)是2,寫在除號的后面(板書:2);分得的份數(shù)是3,寫在等號的后面(板書:3).

 、谧寣W生說一說62=3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6個,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3份(板書).

 、圩寣W生說一說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6是被除數(shù),2是除數(shù),3是商.

  (7)引導學生看書,并說說例5的圖意,讓學生自己把剩下的桃子分完.

 。8)質(zhì)疑問難,師生答疑.

  三、全課小結(jié).

  我們今天繼續(xù)學習了除法,就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

  隨堂練習

  先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__________

  第1題:先讓學生讀題,弄清題意,再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邊擺邊說分的過程.按分得的結(jié)果,把算式填全,集體訂正.然后請學生說一說除法算式中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訂正時讓學生說說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也可以把1、2題進行對比,讓學生知道雖然都是12根小棒,因為第1題是每2根1份,第2題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數(shù)也不同.

  布置作業(yè)

  略

  板書設(shè)計

  除法的初步認識(二)

  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能放3盤.

  用除法并:62=3

  表示有6個,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3份.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7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14頁例5,練習三第4、5、6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

  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shè)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shè)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設(shè)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chǔ)。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shù)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shè)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設(shè)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jié)。

  2、挑戰(zhàn)園地:

 。1)練習三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三第6題:寫出除法算式。

  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讓學生對照算式畫圖。

  【設(shè)計意圖】:設(shè)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jié)。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8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246~125頁乘法與除法、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并完成練習二十三第1~4題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經(jīng)歷對本學期所學知識回顧、梳理的過程,初步學會和復習的方法,逐步養(yǎng)成自覺所學知識的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過程與方法

  進一步理解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算理,提高學生的計算熟練程度和正確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體會估算的實際意義,養(yǎng)成估算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鞏固分數(shù)的意義,熟練地讀寫分數(shù),會用分數(shù)表示實際操作結(jié)果,能熟練地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重點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

  教學難點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回憶梳理本學期學習的內(nèi)容

 。1)出示教科書第126頁主題圖,學生看圖,說說他們在做什么。

  (2)你能像他們一樣,回顧一下本學期的學習內(nèi)容和自己的學習情況嗎?

 。3)小組討論:四人小組議一議本冊書包含哪些知識?在討論的`基礎(chǔ)上,將小組的共同意見寫在卡片上。

  教師巡視,關(guān)注學生交流情況,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梳理知識。

 。4)小組匯報

  出示小組匯報要求:

  ①請全體同學認真傾聽每一位小組代表的發(fā)言。

 、谡埜餍〗M記錄員邊聽邊用筆將其他小組與你們小組相同的地方勾畫出來。

 、酃串嬐曛,請各小組發(fā)言的代表對前面同學的發(fā)言只作補充,不作重復匯報。

  二、復習乘法與除法

  1.復習口算

  先以口算比賽的形式完成教科書第126頁第1題,補充以下口算題。

  80÷8=×5=4×25=65÷8=

  指名匯報,并分別說說是怎樣算的。

  2.復習筆算

  (1)問:用豎式計算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時要注意什么?

  (2)學生獨立計算教科書第126頁第2題,教師巡視,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進行指導。

  (3)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結(jié)合題目說一說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重點讓學生說一說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如:304×5=

  3.復習估算

  (1)學生先談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應用過估算,是怎樣用的?

  (2)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127頁乘法與除法的第3題,同桌再相互說說自己是怎樣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說出估算方法,如果學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給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進行估算。

  三、復習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1.認識分數(shù)

  (1)學生先獨立完成教科書第127頁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第1題。

  (2)指名口答填寫結(jié)果,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填。通過交流進一步強調(diào)平均分。

  2.簡單的同分母加減法

  (1)獨立完成教科書第127頁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第2題。

  (2)全班交流,匯報結(jié)果時,結(jié)合分數(shù)的意義讓學生說一說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四、全課

  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內(nèi)容?是怎樣進行和復習的?你有什么收獲?

  五、練習:完成練習二十三第1,2,3,4題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9

  除法是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表內(nèi)除法又是學習除法的基礎(chǔ)中的基礎(chǔ),而“除法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生開始學習除法的啟蒙階段。因此讓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深入領(lǐng)會和對除除法是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表內(nèi)除法又是學習除法的基礎(chǔ)中的基礎(chǔ),而“除法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生開始學習除法的啟蒙階段。因此讓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深入領(lǐng)會和對除法的興趣等等方面又都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單元的的教學內(nèi)容顯得極其重要。而真正讓學生明白并理解、熟練地運用“平均分”那也是不容易的,所以說這部分的教學內(nèi)容在整個除法的教學中就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是馬虎不得的。

  而我們大家都明白并且也都知道,學生在原有知識結(jié)構(gòu)中壓根就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因此,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就應該更加的具體化,直觀化,明了化,實實在在的盡最大程度上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體會到,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來明確“平均分”的含義,通過學生自己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深入體會平均分從而也能在最大程度上更清楚、更直觀地了解除法的含義。比如三人一組分鉛筆又或者是分學生自己帶的練習本、又或者是用數(shù)學教具里的不同顏色的木棍來分,當然自己也可以大方一點,買點糖果來讓學生分,分這個東西是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激情與興趣的,我是在其中的一個班里試了,我發(fā)現(xiàn)通過分吃的東西比分其他的那些實物效果要好的'多,可能愛吃,都是小孩子們的天性。只有通過這樣的實際操作,就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起老師自己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那要強得多。

  我自己的設(shè)計教學思路是非常緊密的,一步緊扣一環(huán),從而就導致了我是一直牽著他們的思路走的,也就喪失了讓學生自己去深入思考,使許多的地方都是我代替了他們?nèi)プ鋈ニ伎,這樣就讓學生顯得很被動,被動的接受知識,而不是他們自己主動的,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的展開,因為除法的學習是個新的內(nèi)容,應該讓學生自己的參與,自己去探討,讓他們自己成為首次打開除法大門的這把金鑰匙,這樣的話就會更加的好,教學效果就會更好。雖然我的教學思路都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立足于課本知識,但我還是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扼殺”了學生天真的想象力。比如我在開始導入的環(huán)節(jié)里我是這樣設(shè)計的:

  師:有哪兩位同學愿意上來當老師的小助手?

  師:現(xiàn)在我手里有8顆糖,要分給老師的這兩個小助手,應該怎樣分?有幾種分發(fā)呢?

  生:一個同學分3顆,一個同學分5顆

  師問:那分到3顆糖的同學你有沒有意見呢? 師:我也覺得這樣分不公平,那應該怎樣分呢?

  生:每人分4顆

  師問:那為什么這樣分才公平呢?

  生:因為他們都是一樣多。 師:對,一樣多 ,要想分的公平,就要保證每個人分的一樣多,也就是說要保證每份分的一樣多,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的新知識----------《平均分》(板書課題)

  生: 讀課題《平均分》

  因為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根本就沒有留下時間讓學生自己相互去交流、思考,這樣只能是讓一少部分學生參與到了課堂教學當中來,甚至是還有一部分學生還沒有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時就匆忙的提出了主題,沒有注意到應該采用舉一反三逐步滲透后再提出來,這點從教學上來說有點失敗。雖通過平均分,實際操作進行直觀的學習,那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只是機械性的學習,缺乏主動性,靈活性,生動性。所以在另外一個班里我就把它改成了兔子分蘿卜的故事,那感覺就是好多了啊!學生們也學得有意思,也能自主地去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

  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老師面向的是全體學生,而不是單純的一個,兩個學生,也更不要去懷疑孩子們的能力,也不要不放心或者不敢放手把問題交給孩子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解決。因此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在(5)班上的有點失敗,因為我沒有讓時間去學生一起去體驗為什么不能平均分,也失去了讓學生在演示操作的過程中讓他們思考怎樣才叫平均分?相反在(1)班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已經(jīng)把在(5)班的不足都進行了充分的補充,也就取得很成功。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也并不是說我在重一個班輕一個班,我都很重視的,只是剛好那天(5)班的課在(1)班的課前面,其實有很多東西并不是你事先都能預見到的,只有在親身的實踐中才會發(fā)現(xiàn)這里不太完美,那里不太充分,一點點的修改,一點點的接近完美。如果從2(1)班上來,那整堂課完成得很順利,很成功的!學生都對實踐操作很感興趣,通過實踐加也深了對“平均分”的理解,也對今后的除法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三次的實際操作中,第一次是讓學生重視分的結(jié)果,體會感受“平均分”的含義;第二次是重視分法,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第三次通過份數(shù)變化,觀察分的結(jié)果會“平均分”,為認識除法積累豐富的知識并為學生營造探索的思維空間;另外我也修改了原先的幾個層次的教學,都是在其中一個班上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些有待進一步改進之處的。

  我以后也會秉承這種新的教學理念,還給孩子們一片新的天空。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0

  三維

  目標 ⒈知識與技能:鞏固除法的含義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稱,為后面學習2~6的乘法口訣求商打基礎(chǔ)。

 、策^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積極動手操作的能力。

 、城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

  重點 鞏固除法的含義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

  難點 鞏固除法的含義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教法

  學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

  教學

  準備 練習題卡。

  主要教學流程

  完成教科書第16頁練習三的第7題。

  先讓學生獨立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講評。

 、6除以3等于2。(復習除法的讀法)

 、脖怀龜(shù)是15,除數(shù)是3,商是5。(復習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嘲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復習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9個蘋果,每3個一份,分成了3份。(復習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二、完成教科書第16頁練習三的第8題。

  乘法算式:5×3=15

  除法算式:15÷3=5 15÷5=3

  要提問學生為什么這樣列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書第17頁練習三的第9題。

  一部分的同學拿口訣,一部分的同學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學讀算式,然后問“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訣的同學就說“你的朋友在這里”。也可以交換著玩。

  四、完成教科書第17頁練習三的第10題。

  要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后全班講評。重點要問學生為什么這樣列式?

  五、課堂小結(jié)。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1

  教學目標

 。ㄒ唬┦箤W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二)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ㄈ┡囵B(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除法的含義。

  難點:掌握第一種分法。

  教具和學具

  教具:6支鉛筆,8個正方體,6個桃,3個盤子。

  學具:8個小正方體,12根小棒和15個小三角形。

  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通過實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義

  教師拿出6支鉛筆,分給2個同學,可能有哪幾種分法?

  其中一人1支,另一人5支;

  其中一人2支,另一人4支;

  其中一人3支,另一人也3支。

  在這些分法中,前兩種每人分的不是同樣多,最后一種分的每人同樣多,我們叫它為“平均分”。

  怎樣進行平均分呢?

  教師拿出6支鉛筆,請3個同學到講臺前邊。教師把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要分得同樣多,并請學生注意分的過程。

  第一次分,每人分給1支。最后教師問:“分完了嗎?”學生回答后,教師再接著分。第二次分,每人又分給1支,教師問:“分完了嗎?”(分完了)

  教師讓全體同學觀察,這3個同學每人分得幾支?學生回答:“每人分得2支。”教師問:“每人分得同樣多嗎?”這就叫做“把6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2支!

  (二)教學例1

  要求每個同學拿出8個小正方體,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后把8個正方體分成4份,而且每份要分得“同樣多”,讓每個同學都動手擺一擺,分分看。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擺的情況。

  學生擺完后,教師指定1名分得好的學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過程,并說一說是怎樣分的。(學生:先拿出4個正方體,每份放1個,再拿出4個剩下的正方體,每份放1個)

  “每份分得同樣多嗎?每份是幾個?”

  教師指出:這就是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2個。

  (三)學習“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教學例2,出示:“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盤幾個?”(邊口述題目,邊拿出6個桃和3個盤子)

  “平均放在3個盤子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盤放得同樣多)

  “把6個桃放在3個盤里,每盤放得同樣多,應該怎樣放?”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向?qū)W生演示平均分的過程。因為要平均放在3個盤子里,因此,先要拿3個,每盤里放1個。然后再提問:“分完了嗎?”

  教師再把剩下的3個桃,每盤放1個,提問:“分完了嗎?”

  “每盤放幾個?”

  “是不是每盤同樣多?”

  “這樣分東西的方法叫怎樣分?”(平均分)

  像上面這樣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里,都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在數(shù)學里我們要用一種新方法——除法來計算。(板書課題:除法的初步認識)

  “÷”叫除號,寫的時候,先畫一橫線,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要對齊。

  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個?這道題的除法算式怎么列呢?(邊談話邊寫)要分的桃是幾個?把“6”寫在除號前面(板書:6÷);把6平均分成幾份?把“3”寫在除號后面;每份是幾?把這個“2”寫在等號后面。教師指著“6÷3=2”說明:這個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接著引導學生讀出算式:6除以3等于2。再指名一兩名學生說出算式的意思,并讀出算式。

  然后讓學生打開書,引導學生看第45頁上小朋友分桃的圖。先要學生說說圖意,再指導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把右圖中剩下的3個桃分完。

  (四)鞏固反饋

  1。做課本中第46頁“做一做”中的題。

  第1題的.第(1)小題,先讓每個學生拿出12根小棒,動手擺一擺,然后把除法算式寫完全,再指名學生說出除法算式中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

  第(2)小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然后集體訂正。

  第2題先引導學生看懂圖意,要分多少個球?怎樣分?讓學生實際連一連,表示分的過程。然后在書上填寫算式,并指名讀出除法算式。

  2。做練習十四的第1題和第2題。

  第1題,先指名讀出除法算式,再讓學生把除法算式的意思說完全。

  第2題,先指名讀算式,再讓每個學生用三角形擺一擺,然后填出得數(shù),并說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小結(jié):今天我們從動手分東西,學會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的方法,還學會了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課堂教學設(shè)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除法的最基本含義是“平均分”。因此,在教學過程設(shè)計中,首先通過分東西,使學生了解哪種分法是平均分,哪種分法不是平均分。

  在此基礎(chǔ)上,研究怎樣分才能平均分。通過學生多次操作,對平均分有一定認識后,教師介紹“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時,用除法計算。把除法算式的讀法、除法算式的含義與具體操作緊密聯(lián)系起來。

  在鞏固反饋時,再一次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的含義。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2

  分法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二)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ㄈ┡囵B(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除法的含義.難點:掌握第一種分法.教具和學具教具:6支鉛筆,8個正方體,6個桃,3個盤子.學具:8個小正方體,12根小棒和15個小三角形.

  教學過程設(shè)計

 。ㄒ唬┩ㄟ^實物演示

  知道平均分的含義教師拿出6支鉛筆,分給2個同學,可能有哪幾種分法?其中一人1支,另一人5支;其中一人2支,另一人4支;其中一人3支,另一人也3支.在這些分法中,前兩種每人分的不是同樣多,最后一種分的每人同樣多,我們叫它為“平均分”.怎樣進行平均分呢?教師拿出6支鉛筆,請3個同學到講臺前邊.教師把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要分得同樣多,并請學生注意分的過程.第一次分,每人分給1支.最后教師問:“分完了嗎?”學生回答后,教師再接著分.第二次分,每人又分給1支,教師問:“分完了嗎?”(分完了)教師讓全體同學觀察,這3個同學每人分得幾支?學生回答:“每人分得2支.”教師問:“每人分得同樣多嗎?”這就叫做“把6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2支.”

 。ǘ┙虒W

  例1要求每個同學拿出8個小正方體,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后把8個正方體分成4份,而且每份要分得“同樣多”,讓每個同學都動手擺一擺,分分看.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擺的情況.學生擺完后,教師指定1名分得好的學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過程,并說一說是怎樣分的.(學生:先拿出4個正方體,每份放1個,再拿出4個剩下的正方體,每份放1個)“每份分得同樣多嗎?每份是幾個?”教師指出:這就是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2個.

 。ㄈ⿲W習“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教學

  例2,出示:“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盤幾個?”(邊口述題目,邊拿出6個桃和3個盤子)“平均放在3個盤子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盤放得同樣多)“把6個桃放在3個盤里,每盤放得同樣多,應該怎樣放?”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向?qū)W生演示平均分的過程.因為要平均放在3個盤子里,因此,先要拿3個,每盤里放1個.然后再提問:“分完了嗎?”教師再把剩下的3個桃,每盤放1個,提問:“分完了嗎?”“每盤放幾個?”“是不是每盤同樣多?”“這樣分東西的方法叫怎樣分?”(平均分)像上面這樣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里,都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

  在數(shù)學里我們要用一種新方法——除法來計算.(板書課題:除法的初步認識)“÷”叫除號,寫的時候,先畫一橫線,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要對齊.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個?這道題的除法算式怎么列呢?(邊談話邊寫)要分的桃是幾個?把“6”寫在除號前面(板書:6÷);把6平均分成幾份?把“3”寫在除號后面;每份是幾?把這個“2”寫在等號后面.教師指著“6÷3=2”說明:這個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接著引導學生讀出算式:6除以3等于2.再指名一兩名學生說出算式的意思,并讀出算式.然后讓學生打開書,引導學生看第45頁上小朋友分桃的圖.先要學生說說圖意,再指導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把右圖中剩下的3個桃分完.

 。ㄋ模╈柟谭答

  1.做課本中第46頁“做一做”中的題.

  第1題的第(1)小題,先讓每個學生拿出12根小棒,動手擺一擺,然后把除法算式寫完全,再指名學生說出除法算式中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

 。冢2)小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然后集體訂正.第2題先引導學生看懂圖意,要分多少個球?怎樣分?讓學生實際連一連,表示分的過程.然后在書上填寫算式,并指名讀出除法算式.

  2.做練習十四的第1題和第2題.

  第1題,先指名讀出除法算式,再讓學生把除法算式的`意思說完全.第2題,先指名讀算式,再讓每個學生用三角形擺一擺,然后填出得數(shù),并說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小結(jié):

  今天我們從動手分東西,學會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的方法,還學會了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課堂教學設(shè)計說明本節(jié)課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除法的最基本含義是“平均分”.因此,在教學過程設(shè)計中,首先通過分東西,使學生了解哪種分法是平均分,哪種分法不是平均分.在此基礎(chǔ)上,研究怎樣分才能平均分.通過學生多次操作,對平均分有一定認識后,教師介紹“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時,用除法計算.把除法算式的讀法、除法算式的含義與具體操作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鞏固反饋時,再一次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的含義.

  除法的初步認識習題精選

  1.填空把10個○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個.列出算式:( )÷( )=( )

  2.填空24÷4=( )讀作( )除以(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就是( )里面有( )個( ).

  3.填空算式:□÷□=□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是( ).

  4.填空(1)10除以5等于2.□○□=□(2)被除數(shù)是12,除數(shù)是6,商是2.□÷□=□

  5.應用題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3

  1、口算乘法

  第1課時

  教學內(nèi)容:P1例1、P2例2口算乘法

  教學要求:掌握口算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的方法;并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教學手段:幻燈片、小棒、口算卡等及操作。

  教學過程:

  一、知識鋪墊:

  1、表內(nèi)乘法口訣(可用口算卡進行)。

  2、50是幾個十?700是幾個百?

  3、8個十是多少?24個十呢?24個百呢?

  4、5個2是多少?

  二、新課教學:

  1、P1例1

 。1)引導學生擺小棒:每堆擺兩捆(每捆10根),擺3堆。

  (2)啟發(fā)學生議論: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

  用加法算:20+20+20=60

  用乘法算:20X3=60

  (3)引導學生看實物,理解算20X3的.思維過程:3個2是6,3個2捆(2個十)是6捆(6個十),6捆就是60根,即3個20是60。結(jié)果與加法相同。

  2、小結(jié):求3個20是多少,可用乘法計算?谒20*3這樣想:

  2個十*3=6個十=60

  3、P2例2

 。1)顯示例2幻燈片,讓學生觀察后掌握其數(shù)量關(guān)系。每堆有300塊小木塊,一共有4堆。

 。2)讓學生直接用乘法式子求出一共有多少塊。

 。3)讓學生口算結(jié)果,并說出怎樣想。

 。4)小結(jié):求4個300是多少,用300X4計算。這樣想:

  3個百*4=12個百=1200

  三、練習設(shè)計:

  1、P1“做一做”。

  2、P2“做一做”。

  四、作業(yè):

  1、復習P1例1 、P2例2。

  2、P4第1、2題。

  3、小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是怎樣建構(gòu)的

  兒童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決定了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需要觸類旁通,而小學這一階段學生的知識儲備處于匱乏階段。

  對任何知識他們都處于一種認知淺層,老師應如何使他們對學習的知識融會貫通呢?通過對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的解讀,發(fā)現(xiàn)蘇教版二(上)第四單元第一次教學除法,是學生學習除法列式的起步。該單元的教學必須扎實到位。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創(chuàng)設(shè)的生活情境中動手對實物擺一擺、分一分、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平均分的意義,主動建構(gòu)起對"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幾個"等概念的理解。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除法。

  2、使學生知道:這種除法怎樣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確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并能知道這種方法怎樣用算式來表示。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學生準備6個村和3個盤的圖片、12根小棒、12個小圓片、6支鉛筆。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導入課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除法、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二)。

  2、師生分鉛筆,初步感知分的方法、

  (1)教師拿出6支鉛筆,先向?qū)W生明確:要把這6支鉛筆分給一些同學,每個同學給2支,可以分給幾個同學?接著教師讓學生細心觀察老師是怎么分的、使學生知道,教師把鉛筆先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教師要同時拿2支給一個同學),再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最后又拿2支分給一個同學,也就是每2支分給一個同學。分完后問學生:分給了幾個同學?學生觀察出:6支鉛筆,每個同學2支,可以分給3個同學。

 。2)讓學生想想剛才是怎樣分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4,學生初步認識第二種分法、

 。1)教師要求學生拿出8個小圓片,按每2個放一堆,看看能分幾堆?

  (2)學生邊說邊操作,教師巡視,對操作錯誤的學生給予個別指。

 。3)教師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二)。

  2、教學例5、

 。1)出示書上例5,左邊的桃子圖。

 、俳處煍⑹鲱}意: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能放幾盤?(板書或提前用紙寫好的貼在黑板上)。

  ②教師問學生:每2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使學生知道:每2個放一盤,就是每2個分成一份。

 。2)教師讓學生拿出6個桃子的圖片,自己試著分一分、(邊說邊分,先再最后)。

 。3)指名讓學生回答分的過程,教師繼續(xù)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二)、要強調(diào)兩個兩個地分,每2個放一盤,也就是每2個為一份、學生跟著老師的演示擺自己的學具。

 。4)讓學生回顧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教師提問,剛才我們是怎么分的'?分得的結(jié)果怎樣?使學生知道:每2個分成一份(或2個2個地分的)分成了盤(板書:3盤)。

  (5)教師小結(jié)、我們分桃的時候,把6個桃每2個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這種分法也要用除法來計算。

 。6)結(jié)合分的過程說明算式的寫法。

  ①桃子的個數(shù)6是要分的數(shù),寫在除號的前面、(板書:6)每份的個數(shù)是2,寫在除號的后面(板書:2)。分得的份數(shù)是3,寫在等號的后面(板書:3)。

 、谧寣W生說一說62=3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6個,每2個分一份,分成了3份(板書)。

 、圩寣W生說一說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6是被除數(shù),2是除數(shù),3是商。

 。7)引導學生看書,并說說例5的圖意,讓學生自己把剩下的桃子分完。

 。8)質(zhì)疑問難,師生答疑、

  三、全課小結(jié)、

  我們今天繼續(xù)學習了除法,就是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

  隨堂練習

  先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幾份?

  __________

  第1題:先讓學生讀題,弄清題意,再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邊擺邊說分的過程。按分得的結(jié)果,把算式填全,集體訂正、然后請學生說一說除法算式中每個數(shù)表示什么。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訂正時讓學生說說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也可以把1、2題進行對比,讓學生知道雖然都是12根小棒,因為第1題是每2根1份,第2題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數(shù)也不同。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5

  教學目標:

  鞏固除法的含義,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稱。為后面學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打基礎(chǔ)。

  教學過程:

  一、完成教科書第16頁練習三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講評。

  1、6除以3等于2。 63=2 (復習除法的.讀法)

  2、被除數(shù)是12,除數(shù)是3,商是4。 (復習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3、把20個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 (復習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 284=7 (復習把二個數(shù)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書第16頁練習三第8題。

  看圖寫算式。呈現(xiàn)給學生實物圖,請學生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練習時,先借助畫面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再讓學生根據(jù)實物圖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讓學生展示自己寫出的算式,說一說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自然滲透。

  三、完成教科書第17頁練習四第9題。

  和同桌一起完成,一邊平均分一邊寫算式。

  四、完成教科書第22頁練習四第10題。

  要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后全班搶答,然后思考怎樣才能填得又對又快。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4-04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1-28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5篇11-27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5篇)01-24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精選15篇01-28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精選15篇)01-28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15篇01-28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精選15篇02-18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精選10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