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女人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_一本久精品无码免费_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_开心婷婷五月综合基地六月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07 14:00:58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精]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的過程。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教材中呈現了兩個問題,經過比較我們不難發(fā)現,這兩個問題的共同點是都把分,第(1)題是平均分成2份,第(2)題是平均分3份,第(1)題的算式是除數的分子是能被除數整除的,而第(2)題的算式是4平均74 ÷2,被74 ÷3,被除數的分子是不能被37整除的。無論哪種方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過程中,借助圖形語言,利用已學過的分數乘法的意義,解決有關分數除法的問題,從而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并從中總結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在學習,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乘法和認識了倒數在基礎上進行的。學生之前掌握了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為本單元在新知識起到了良好在鋪墊作用。學生對倒數在認識,為分數除法中“除以一個數(0除外)等于乘這個數在倒數”的應用打下了基礎。

  教學方法:

  學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過程中,借助圖形語言,利用已學過的分數乘法的意義,解決有關分數除法的問題,從而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并從中總結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5—56頁,涂一涂、算一算及想一想、填一填和課后試一試

  教學目的: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動中,探索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夠運用分數除以整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

  教具準備:

  長方形紙不同顏色彩筆幾支幻燈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什么是倒數?(乘積為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2、你能舉出幾個例子嗎?

  3、如何求一個數的倒數?(求一個數的倒數時,用1去除以這個數。如果求一個整數的倒數,直接寫成這個整數分之一即可;如果求一個分數的倒數,就是把這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互換;如果求一個小數的倒數,要將這個小數先化成分數再求;如果求一個帶分數的倒數,應先將其化成假分數再求倒數。)

  二、算一算

  笑笑和淘氣去買白糖。

  問題1:他們每人買了兩袋白糖,一共買了多少袋白糖?(2×2=4袋)

  問題2: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2÷4=1/2千克)

  問題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1/2÷15=?千克)

  三、探究新知

  師:我們怎么解決問題3的困難呢?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除數是整數的分數除法。[板書課題:分數除法(一)]

  1、出示情境圖問題:把一張紙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師:觀察屏幕上的圖,想一想:是把哪一部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在準備的長方形紙條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折一折,涂一涂。

  學生活動,師巡視。

  組織交流:通過畫圖,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4里面有四個1/7,平均分成兩份,是兩個1/7,就是2/7。 74 ÷2嘛?7

  師: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出涂色的'過程嗎?(板書算式)

  師:想一想,如果不看圖,你會計算

  你能說說你的大膽猜想嘛?(分母不變。被除數的分子除以整數得到商的分子)

  2、師:大膽的猜想是一種非常好的數學思考方法,但還要經過科學的驗證。我們來看看大家的猜想能不能也解決這一題呢?

  課件出示:把一張紙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板書算式)

  師:看來我們要換一種思維方式探索一種能普遍運用的方法。把這4份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呢?請同學們動手在紙上分一分,涂一涂,涂好后和同桌交流一下怎樣分。

  學生活動,師巡視

  組織交流:通過畫圖,你發(fā)現了什么?4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這張紙的4/21。 744生2:把平均分成3份,這其中的一份實際上就是的幾分之幾?77生1:

  師:我們之前說,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可以用乘法!對照這兩道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嗎?

  師:把44平均分成3份,就相當于求的1/3,結果都是4/21,因此中間我們可以用等號連77起來。你們看,原來的除法算式就轉化成什么算式?什么變了?什么沒變?這樣有什么用?

  生:被除數沒變,除號改成了乘號(板書),除數3改成了3的倒數1/3 。

 。ㄔO計意圖:學生運用畫圖或者分數的意義來解決問題,體會畫圖策略,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問:同樣的平均分成5份,每份實際上是44的幾分之幾?分成6份,每份實際上是的77幾分之幾?(板書算式)

  師:同學們真棒!會把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來解決,以舊學新是我們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

  師:現在大家會計算剛才我們上課一開始的這道題了嗎?我們一起算一算。

  四、鞏固練習

  師:下面,我們就運用我們掌握的計算方法來完成教材上第56頁的“練一練”2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說一說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

 。ㄔO計意圖:讓學生計算后,觀察得出結論,并進行歸納,發(fā)現規(guī)律,注意了知識胡遷移)小結:這就是分數除以整數的常用方法,誰來說一說這種算法是怎樣的?那么0能不能做除數呢?所以,這里還要不上一個條件(0除外)

  五、作業(yè)設計

  課件出示練一練

 。ㄔO計意圖: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計算規(guī)律:做分數乘法時,可以先約分再計算或者先計算再約分。)

  六、板書設計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能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幾分之一。

  2、比較分子都是1的幾個分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圓紙片、正方形紙、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討論揭題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隊日活動中,老師讓同學們兩人一組分食品,小強和小麗拿到的是4個蘋果、兩瓶礦泉水和一個蛋糕。(課件演示)你愿意幫

  他倆分一分嗎?怎樣分比較公平呢?(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生交流:“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請拍手表示!”學生拍手表示,教師板書“2”(課件演示分的結果);“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瓶?”學生拍手表示,教師板書“1”(課件演示分的結果);“把1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學生無法拍手表示半個)“你會用一個數來表示這半個嗎?”(學生嘗試,并說明理由,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引入1/2)A:(學生中沒有用1/2表示)談話:你們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了這個蛋糕的一半,說明你們都很有辦法,不過,我要向大家介紹一種更簡便而且科學的表示方法。當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時,可以用1/2來表示。(課件演示)

  B:(學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談話:“1/2是什么意思?”(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作用,認識、強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見過二分之一?”(學生回答后,教師給以肯定。并結合課件演示,介紹分數的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數家族的新朋友——分數。(板書課題:認識分數)

  二、認識分數、操作深化

  1、(課件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保ㄍ乐g相互說一說)

  談話:這一半蛋糕是這個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呢?(指名板書1/2)為什么也用1/2來表示?(學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樣嗎?(課件演示)

  小結: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談話:想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課件演示,學生讀)

  3、談話:“分數該怎樣寫呢?”(如果是B種情況,讓學生講,師補充;如果是A種情況,師講解并示范)“寫這個數的時候,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薄斑@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份?”(兩份)“2就寫在橫線的下面,這半個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寫在橫線的上面,這就是分數1/2的寫法。”“你們想試一試嗎?”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寫1/2,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寫的,檢查一下誰寫得更標準、更漂亮。

  4、談話:我們已經會讀、會寫1/2了,想不想動手做一個1/2呢?

  活動要求:拿出老師發(fā)的長方形紙,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顏色,然后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學生的作品貼在1/2下面。

  “還有誰與他的折法不一樣的?”

  提問:他是這樣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嗎?還有不一樣的嗎?(選擇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貼在1/2下面)

  5、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1、2題。

  談話: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其它的分數嗎?

  (1)(課件出示第1題)學生讀題目。

  指導完成第1幅圖。“這幅圖是把這個圓平均分成了幾份?這其中的一份怎樣表示?請在括號里表示出來!薄澳闶窃鯓訉懙模繛槭裁从1/3來表示?”

  其余幾幅學生獨立填寫,完成后集體反饋。“怎樣表示?為什么?”(2)(課件出示第2題)學生讀題目。

  交流:你選第幾幅圖?為什么?其他三幅圖有什么問題?

  強調:只有把一個圖形或者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才是它的幾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較大小

  四、延伸拓展、總結評價

  1、(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題圖。

  談話:這次的黑板報有哪些板塊?《科學天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藝術園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哪一部分大一些?

  談話: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分數,我們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數,也有分數。

  2、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獲?今天學習的分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覺得還要學習什么樣的分數?讓我們課下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分數,好嗎?

  課后反思:

  1、情景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以積極的情感投入到對新知的探索中。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曾設想,怎樣才能讓新課的引入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呢?經多次“磨課”后,選擇了讓學生拍手表示物體平均分后的數量、這樣一來,表示“半個”就不可能再用一個手指來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辦法、課堂上學生的出色表現是令人驚嘆的,他們在短暫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彎著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擋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還有的干脆說:沒法表示,就寫兩個字——半個。這時老師提出:“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學生

  提出用分數表示,還有的說用二分之一來表示,老師都給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在黑板上用數表示出來。然后老師有選擇的告訴學生:0.5可以表示半個,這是小數,以后會學到,而像這個數(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數,也可以表示半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結合課件老師向學生介紹了分數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數學,學好數學的熱情。

  2、在教學中注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使學生會“做數學”。在進行“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猜想1/

  3、1/4和1/8哪個大,哪個小,然后為他們提供試驗材料,鼓勵他們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學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確了對于同一個物體(或同樣大小的幾個物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數就越小,所以1/2﹥1/4﹥1/8。這樣一來,學生對分數的意義以及大小的比較的理解會更深刻,對探究數學的興趣會更大更濃。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以發(fā)展的眼光來看代學生設計教學,才會真正落實課標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3

  一、活動目的:

  為了提高全體數學教師的教材鉆研能力,培養(yǎng)教學骨干,更深入的開展課題(數學優(yōu)質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與教學技藝運用的`研究)研究,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使教師們能一展自己的風采,學校特舉行此次數學教學設計比賽。

  二、參賽要求:

  1、參賽對象:以個人為單位,40歲以內青年教師參與。

  2、比賽內容:為做到公平公正,參賽教師將抽取現任年級本冊教學內容作為參賽內容。內容由評委選擇確定,即從每個年級選擇五至六個教學內容,再由各年級備課組長抽簽確定本年級具體內容。

  3、比賽時間定于第八周星期二下午2:00開始,地點階梯教室,比賽時間為一小時。

  三、獎項設置及評審辦法

  本次比賽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3名

  四、比賽評委名單:

  劉名松、李青松、廖香煌、王建明

  五、評分標準:

  見附表。

  興國縣洪門小學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組織學生通過畫一畫、折一折、觀察體驗圓的特征,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理解在同一個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能力目標:讓學生了解、掌握畫圓的多種方法,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德育目標:讓學生養(yǎng)成在交流、合作中獲得新知的習慣。

  教學重點:探索出圓各部分的名稱、特征及關系。

  教學難點: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圓的特征。

  教具準備:硬幣、線繩、圖釘、鉛筆頭、圓規(guī)、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運動會嗎?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場緊張而又激烈的塞車運動?矗鼈円呀泚淼搅似鹋芫上,一號、二號、三號誰將會成為最后的冠軍,請同學們大膽預測。

  師:讓我們把掌聲獻給冠軍,送給一號車手。同學們預測的很好,那么一號的賽車為什么成為了最后的冠軍呢?

  生:因為一號的賽車,輪子是圓的。

  師:其它的車手為什么會比一號的賽車慢呢?

  生:因為它們的輪子是方形,是三角形,有棱有角的。

  2、聯系生活、舉例說明

  師:你在生活中,哪些物體上還有圓?指名學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含有圓的物體。

  師:圓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汽車作為現代工業(yè)化的產物,正是因為裝上了圓形的輪子,不僅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出行,也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家庭用的圓形套裝餐具,滿足我們審美需求的同時,也更讓我們味口大開,看來圓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確很重要。下面就讓我們對圓作更進一步的認識吧!揭示課題:圓的認識

  二、自主探索,初步體驗:

  1、第一次自主探索畫一畫。

  師:你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任意大小的圓嗎?

  生:能。

  師:同學們真有自信,下面就請同學們前后四人小組為單位,可以利用學具袋中老師給大家準備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辦法去創(chuàng)造圓,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想到的方法最多?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分工創(chuàng)造圓。

  生:進行小組反饋。

  教師注意將各種方法進行概括分類,學生可能會出現的答案有①利用硬幣或其它圓形輪廓描圓;②利用圖釘和線畫圓;③用圓規(guī)畫圓;④用圓形物體用力在紙上壓印圓;⑤線一頭系上重物旋轉形成圓……

  師:這么多的方法都能創(chuàng)造出圓,那么這些方法有什么缺點嗎?

  學生說一說各種畫法的缺陷:(

  1、利用圓形輪廓描和印圓,方便但圓的大小固定。

  2、線畫圓,比較麻煩但可以畫很小的圓也可以畫很大的圓。

  3、旋轉形成圓不能留下痕跡。

  4、圓規(guī)畫圓,方便且一定大小的圓都能畫)

  師:那你認為這么多方法中用什么畫圓最科學最方便?

  生:用圓規(guī)畫圓最方便。

  2、第二次嘗試畫一畫-----用圓規(guī)畫圓。

  師:那請同學們用圓規(guī)自已嘗試畫一個圓。

  沒有畫成功的同學把圖案展示,我們愿意幫助你尋找原因。

  生:(

  1、畫移位的,

  2、重新畫又找不到位置的,)如:問為什么會移位,為什么會找不到原來的位置?

  學生回答問題的原因,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所以畫圓的時候要先確定位置,點上一點,把鋼針戳在點上,用手捏住圓規(guī)的頭,岔開圓規(guī)兩腳的開口,將圓規(guī)略微傾斜一點,旋轉一周,一個圓就畫好了。請大家也一起試試看。(板書:定點、定長、旋轉一周)

  師: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解獨立畫圓。

  師:大家畫的圓的位置都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為什么會不一樣?

  生:因為剛針戳的位置不一樣,(或點的位置不一樣)

  師:看來這個點能決定圓的位置,(板書:能決定圓的位置)

  師:請同桌再互相比較一下你們剛才畫的圓大小完全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為什么會不一樣?

  生:因為我們圓規(guī)的開口大小不一樣。

  生:圓規(guī)的兩腳開得越大,所畫的圓也就越大,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能決定圓的大小。(師板書:能決定圓的大。

  師:那請同學們把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定為3厘米,來畫一個圓,并用剪刀將你所畫的'圓剪下來。

  三、認識圓各部分名稱及探究其特征:

  ①學生跟老師一起操作:把圓對折、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折,再打開…這樣反復幾次。(也可進行一下小競賽,看誰折得快、折得好。)

  提問:折過若干次后,你發(fā)現什么?(在圓內出現了許多折痕。)

  師: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折痕總在圓的什么地方相交?(圓中心一點)

  教師指出:我們把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貼出紙圓,點出圓心,并板書:圓心)

  師:圓心一般用字母o來表示。(板書:o)

  教師領學生讀字母“o”,說明“o”的寫法,讓學生在自己的圓里標出圓心并用字母“o”來表示。

  游戲過渡:下面讓我們放松一下,玩一個“食指點圓”的游戲,游戲規(guī)則:教師說出圓的位置(圓外、圓心、圓內、圓上)讓學生用食指來點,看誰點的快,點的準。尤其強調“圓上”的概念,指圓的邊緣上。

 、趲煟簭娬{之后,讓學生說圓上有多少個點?(無數個)現在請同學們用尺子量一量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看一看,可以發(fā)現什么?

  通過測量引導學生發(fā)現: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教師指出:我們把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教師在圓內畫出一條半徑,并板書:半徑)

  提問:誰能說一說什么樣的線段叫做半徑?

  教師說明:半徑一般用字母r來表示。(板書:r)

  教師領學生讀“r”,強調“r”的寫法,讓學生在自己圓里畫出一條半徑并用字母r來表示。

  學生做完后,教師提問: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出多少條半徑?所有的半徑長度都相等嗎?

  啟發(fā)學生說出: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的半徑長度都相等。(并板書)。

 、弁瑢W們接著觀察,剛才我們把圓對折時,每條折痕都從圓的什么地方通過?兩端都在圓的什么地方?(每條折痕都通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我們把這樣的線段叫做直徑。(在圓內畫出一條直徑,并板書:直徑)

  提問:誰能說一說,什么樣的線段叫做直徑?

  啟發(fā)學生說出:通過圓心并且兩段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教師說明:直徑一般用字母“d”來表示。(板書:d)

  教師領學生讀“d”,強調"d"的寫法,讓學生在自己的圓里畫出一條直徑,并用字母“d”來表示。

  學生做完后,教師提問: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出多少條直徑?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個圓里的的幾條直徑,看一看可以發(fā)現什么?

  引導學生得出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的直線的長度都相等。

 、芫毩暎撼鍪菊n件請觀察下圖中哪些直徑,哪些是半徑。哪些不是,為什么?

 、菪〗Y與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也都相等。那么,在同一個圓里,直徑與半徑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組織學生討論)

  引導學生得出: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一半。

  師:如何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d=2rr=d/2。

  師:這就是說,在同一個圓里,知道了半徑的長度,乘以2就可以求出直徑的長度;知道了直徑的長度,乘以1/2就可以求出半徑的長度。(組織學生說半徑或直徑的長度,讓其他學生說直徑或半徑的長度,然后組內互說互評。)

 、蘧毩暎撼鍪菊n件填表。

 、哽柟叹毩暎撼鍪九袛囝}。

  四、轉回課前問題:

  為什么車輪做成圓形的能得冠軍呢?

 。ㄗ寣W生結合今天所學知識解決此題。)

  五、課后作業(yè):

  用今天所學知識畫出各種大小、不同顏色的圓,組合出一幅美麗的圖畫。

  六、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圓心O ——能決定圓的位置(定點)

  半徑r

  ——能決定圓的大。ǘㄩL)

  直徑d

  同圓半徑

  無數條且長度相等

  (等圓)直徑

 。洌剑玻蚧颍颍剑洌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93-94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對數據統計過程的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初步了解分類統計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觀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統計的含義。會看統計圖、統計表,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難點

  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用具

  統計圖、統計表、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導入新課

 。ㄒ唬⿵膶W生熟悉的校園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初步感知統計

  師: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熱鬧路二小的校園,它有寬敞、美麗的教學樓,同學們在整潔的環(huán)境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你們看,他們都在干什么?

  教師出示課件。熱鬧路第二小學的校園生活:舞蹈組、電腦組、籃球隊等在活動。

  師:(出示課件:一個小花壇中有26朵四種顏色的郁金香。)我最喜歡學校的這一處小花壇,看到這些美麗的花,我想知道每種顏色的花各有多少朵,你能不能用我們學過的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來?

  學生完成題卡(先數各種顏色的花各有幾朵,再涂色)。教師提示:涂完后注意標上下面的數字。

  (二)對比出示花壇畫面與統計圖,引出新知

  師:(出示統計圖)說一說各種顏色的花各有幾朵?

  生:(齊答)紅花有8朵,黃花有7朵,藍花有5朵,粉花有6朵。

  師:(對比出示花壇畫面與統計圖)比較題卡與剛才的畫面,哪一個更能清楚地看出每種顏色的花各有多少朵?

  生1:第一幅圖混在一起,看不清楚;第二幅圖分開了就很清楚。

  師:(小結)像我們剛才那樣把花的朵數數出來并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來的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進行統計,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學習有關統計的知識 (板書課題:統計)。

  二、實踐操作,掌握新知

 。ㄒ唬┳寣W生體驗收集數據的過程

  師:老師想了解一下同學們都喜歡什么顏色的花,你能不能在喜歡的花下面打“√”告訴老師?

  學生完成題卡后,教師收上題卡。

 。ǘ┳寣W生體驗整理數據的過程

  1.初次進行記錄。

  師:現在老師手里拿著同學們的題卡,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生1:喜歡哪種顏色的人最多?

  生2:喜歡黃色的有多少人?

  生3:喜歡紅色的人多還是少?

  生4:喜歡粉色的人有多少?

  生5:喜歡藍色的人多還是少?

  生6:喜歡紅色的有多少人?

  師:讓我們一起解決這些問題吧!

  教師較快地讀數據,學生記錄不下來。

  2.小組討論記錄的方法(方式開放,教師簡介寫“正”字的方法)。 師:前后的同學研究一下怎樣才能記下來?

  學生討論記錄的方法。

  師:研究出來了嗎?你打算怎么記?

  生::老師說紅色的,我在下面打“√”;老師說黃色的,我在下面畫“□”;老師說藍色的,我在下面畫“△”;老師說粉色的,我在下面畫“○”。

  生::老師說紅色,我在下面打“√”。

  生1:老師說紅色,我在下面寫“1”。

  生2:老師說紅色的,我在下面畫“○○”;老師說黃色的,我在下面畫“□□”;老師說藍色的,我在下面畫“□□”;老師說粉色的,我在下面畫“△△”(教師指導:如果用一個符號記會更快)。

  教師簡介寫“正”字的方法,演示“正”字的結構,說明為什么。

  3.再次進行記錄。

  教師讀數據,學生記錄(大部分學生不用“正”,有的寫成“┃”,有的寫成“┣”)。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是用什么樣的方法記錄的?

  生1:喜歡紅色的有11人,喜歡黃色的有10人,喜歡藍色的有9人,喜歡粉色的有8人。老師說紅色的,我在下面打“√”;老師說黃色的,我在下面畫“△”;老師說藍色的,我在下面畫“□”;老師說粉色的,我在下面畫“○”。

  師:有沒有結果一樣,方法不一樣的呢?

  生2:我用“√”。

  生3:我用“○”。

  生4:我寫“正”。

  師:有數據不一樣的嗎?

  生5:喜歡紅色的有10人,喜歡黃色的有12人,喜歡藍色的有9人,喜歡粉色的有8人(教師指導:記錄要認真,并請該生重復正確的答案)。

 。ㄈ┱J識統計表、統計圖

  師:(出示統計表)請同學們說數據,老師把它們填在統計表里。

  紅色11人黃色10人藍色9人粉色8人

  學生們說數據,教師把它們填在統計表里。

  師:(出示統計圖)如果我們還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的話,喜歡每種顏色的人數應該用多少個小格表示呢?

  隨著學生們的回答,教師從統計圖中抽拉出11個單位格的紅條,10個單位格的`黃條,9個單位格的藍條,8個單位格的粉條。

  師:如果沒有小格你能知道有多少人嗎?

  生:(齊答)不能。

  師:(抽拉出縱軸左邊的數字)沒有小格,這回能看出來有多少人嗎?

  生:(齊答)能,因為上面有數字。

  師:像我們剛才這樣把雜亂無章的數據整理成這樣有條理的圖形,這個圖就是統計圖。那么你們能不能給這個表格起個名字呢?

  生:(齊答)統計表。

  (四)通過統計圖、統計表回答問題-

  師:看著統計圖、統計表你還能知道哪些問題?

  生1:一個比一個少1。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

  生2:一個比一個多l(xiāng)。

  生3:最前面的最高,最后面的最低(教師訂正:喜歡紅色的人最多,喜歡粉色的人最少)。

  生4:喜歡紅色的人比喜歡黃色的人多1,喜歡藍色的人比喜歡黃色的人少1。 生5:黃色比紅色少1(教師訂正:喜歡黃色的人比喜歡紅色的人少1)。

  師:喜歡紅色的比喜歡藍色的怎么樣?

  生1:少2(教師糾正:多2)。

  (五)小結

  師:這樣可以使我們清楚地看到每種數據的數量和它們之間的關系,這就是統計圖(表)的意義。

  三、聯系實際,鞏固練習

 。ㄒ唬┮吧鷦游飯@

  師:(出示課件:野生動物園中各種動物數量的統計表)沈陽的野生動物園里有許多動物,老師整理出一張統計表。你能根據這張統計表回答下面的問題嗎?

  老虎駱駝長頸鹿獅子大象斑馬12只8只4只7只5頭26匹

  老虎____只,斑馬____匹,____最少。

  生1:老虎有12只。

  生2:斑馬有26匹。

  生3:長頸鹿最少,有4只。

 。ǘ┥战y計圖

  師:(出示統計圖:各月份出生的人數為2、5、7、4、3、4、1、1、6、2、3、2)說一說你看出了什么?

  生1:先上再下再上再下再上再下再上再下。

  師:能看出數據的變化嗎?

  生1:7、8月份出生的都是1個人。

  生2:3月份人最多,2月份比3月份少2個人,1月份比2月份少3個人,4月份比3月份少3個人,5月份比4月份少1個人,9月份比8月份多4人(教師訂正:多5人)。

  師:還能知道什么?

  生1:班里有多少人?

  師:怎么算的?

  生2:1月有2人,2月有5人……(學生心算,沒算出來)

  師:大家?guī)退阋凰恪?/p>

  生:(齊答)連加。

  生1:25。

  生2:40。

  師:對了。

  (三)統計課外活動小組人數

  師:(出示課件:熱鬧路第二小學的校園生活,鋼琴小組1人、舞蹈小組6人、計算機小組3人、田徑隊5人、籃球隊8人在活動。)你們參加課外活動小組嗎?請幫老師算一下參加課外活動小組的有多少人。

  學生一邊看課件,一邊完成各自題卡中的統計圖或統計表(只需完成一項就可以了)。

  師:你填的是統計圖還是統計表?

  生1:統計表。

  師:為什么?

  生1:因為老師只讓完成其中一個。

  師:在統計的過程中,我們要靈活選用統計的方法。

 。ㄋ模┯螒

  師:老師被難住了。春節(jié)到了,要開聯歡會,可

  是班費有限,只能給同學買兩樣水果,買哪兩樣呢?怎么辦?

  生1:買喜歡吃的人最多的兩種。

  師:我怎么知道呢?

  生1:問一問他們。

  師:(出示:西瓜、橙子、草莓、蘋果、葡萄的圖片)你們說一說自己喜歡吃的水果。

  學生在下面一起說。

  師:這樣非打起來不可,怎么解決呢?用這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幫老師決。

  生1:看一看喜歡哪兩種水果的人最多就可以了。

  師:我們來統計一下,把小星星貼在你喜歡的水果上。

  學生依次到黑板前把自己手中的小星星貼在喜歡的水果圖片上。西瓜、橙子、草莓、蘋果、葡萄的圖片上分別有6、6、21、1、4顆小星星。 師:我們應該買哪兩種水果呢?

  生1:應買草莓和橙子。

  生2:應買西瓜和橙子,西瓜和橙子一樣多。

  師:讓我們來數一數。

  生齊數。

  師:這兩種水果我們都少買一些好嗎?

  生:(齊答)好。

  四、總結

  師: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用統計來解決!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三冊P9293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是不確定的。

  2、通過小組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感受事物發(fā)生的可能性,嘗試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表達事物發(fā)生的情況。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1、將全班同學分成6人小組。

  2、準備布袋、球、硬幣、摸獎轉盤若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有些游戲不但好玩,里面還有很多小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做幾個這樣的游戲,好嗎?

  二、玩一玩

  活動一:拋硬幣。

  師:(出示一枚硬幣)你們看,這是什么?印有一元的這面是正面,印有國徽的這一面是反面。

 。ɡ蠋煱阉弦粧,落地后)問:猜猜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呢?學生有的猜正面有的猜反面,請一位同學上臺看了把結果告訴大家。

  再來一次,你們先猜猜,這次會正面還是反面朝上?學生有的猜正面有的猜反面,老師拋后,再請他把結果告訴大家。

  你們想不想也玩一玩呢?請組長拿出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硬幣,在拋之前,其他同學可以先猜一猜,然后組長再拋,好,開始玩吧!

  師:好!從剛才的游戲中,你們發(fā)現硬幣落地后會出現哪幾種情況?

  生:有時正面朝上,有時反面朝上。

  師:對!硬幣落地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有可能是反面朝上。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可能性。(板書課題:可能性)

  評析:《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要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拋硬幣的游戲是小朋友平時在生活中經常玩的游戲,用它來導入新課,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體驗到數學的趣味性和現實性>。

  活動二:摸球游戲。

  6個紅球

  老師這里有一個布袋,猜猜里面裝了什么?哈!其實里面什么也沒有。現在老師要往布袋里灌球了,你們看好,1個,2個,6個,好了,我想請一個小朋友來從布袋里摸出一個球,(搖動布袋)手快出布袋時,老師抓緊袋口問:他會摸出什么顏色的球呢?(請五六個同學來猜)

  師:肯定是紅球?

  生:肯定。

  師:真的是紅球嗎?

  生:真的。

  師:摸出來給大家看看,哎,還真是紅球呢!同學們真聰明,都猜對了!那么你們?yōu)槭裁炊疾滤欢〞郊t球呢?

  生:因為袋里裝的都是紅球,所以摸出來的一定是紅球。

  師:說得真好!還用到了一定這個詞。(板書:一定)誰來說說為什么從這袋里摸出的一定是紅球呢?

  生;因為袋里裝的.都是紅球,沒有其他顏色的,所以,摸出的一定是紅球。

  3黃3綠

  師:大家一定也想來摸一摸,猜一猜吧,老師為你們每個小組準備了一袋球,等會摸球時我們輪流每人摸一次,每次摸一個,看看你摸到的是什么顏色的球?記住了摸完要把球放回布袋,摸完后交流。

  師:你摸到了什么顏色的球呢?(請五六個同學交流)有沒有摸到紅球的?

  師:猜猜為什么你們都沒有摸到紅球呢?打開布袋來看看,我們?yōu)槭裁炊紱]有摸到紅球?

  生:因為布袋里裝的是黃球和綠球,沒有紅球,所以就不可能摸到紅球了。

  師:哦!原來里面一個紅球也沒有,當然就不可能摸到紅球了。(板書:不可能)

  3紅3黃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沒有摸到紅球,現在老師再給你們一次機會,看看這次誰能摸到紅球?

  學生活動,活動完了進行交流。

  師:哪些同學摸到紅球了?還有的同學你摸到的是什么顏色的球呢?

  師:有的同學摸到了紅球,有的同學摸到了黃球,這里的球又是怎么回事呢?(先讓學生猜一猜)再打開布袋看看吧!

  生:因為里面有紅、黃兩種顏色的球,所以摸出一個球,就可能是紅球,也有可能是黃球。(板書:可能)

  〈評析:三個層次的摸球活動,都是在學生猜測、驗證、交流中形成概念的,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新課標指出的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獲取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二、練一練

  1、這里有3袋球(3個袋子是透明的),讓你從每個口袋里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黃球嗎?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在全班交流(想想做做第2題)

  2、剛才我們玩了摸球的游戲,大家都玩得很開心。現在祁老師也想來玩摸球的游戲,請你們來為老師裝球,好嗎?剛才摸球游戲時,第X小組的同學表現最出色,老師就請他們上來為老師裝球。

 。1)請你們裝一袋球,讓老師摸一個,摸到的一定是綠球。

  在透明的袋子里裝球,裝好了問同學們,現在如果老師在這袋子里摸一個球,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綠球呢?

  生:是的,因為袋子里裝的都是綠球,所以摸一個就一定是綠球了。

  師:你們是不是也想來玩一玩裝球的游戲呢?好!把袋子里的球倒進籃子里。

 。2)請你們先裝一袋,讓老師摸到的不可能是綠球。

  裝完了,老師來摸摸看。

  師:紅球、黃球,又是紅球,我一定要摸到綠球,讓我再摸一次,又是紅球,怎么老師摸不到綠球呢?

  生:里面裝了紅球和黃球,沒有綠球,所以老師就不可能摸到綠球了。

  師:哪幾個小組和他們一樣裝的是黃球和紅球呢?想想有沒有其他的裝法讓老師也不可能摸到紅球呢?

  師:對了!在袋子里都裝紅球,或者都裝黃球,或者裝紅、黃兩種顏色的球,只要不裝綠球,老師就不可能摸到綠球。

 。3)再裝一袋,這次讓老師摸到的可能是綠球。

  裝在透明的袋子里,裝好交流。

  師:拿一個小組裝的袋子,看從他們這袋子里摸一個球,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呢?為什么?

  生:因為里面有綠色和紅色兩種顏色的球,任意摸一個,就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綠球了。

  師:有不同的裝法嗎?出示給大家看看。(可以綠色和黃色混合,還可以三種顏色混合)

  師:對了,只要綠色的和其他顏色的球混合著放,就可能會摸到綠球了。

  評析:裝球游戲更具開放性、挑戰(zhàn)性、創(chuàng)造性。在探知的過程中讓學生展開想象去猜想、去操作、去探索、去討論、去判斷、去驗證結論,解決問題。在裝一袋摸到的不可能是綠球和摸到的可能是綠球這兩個活動時,學生的答案是多種多樣的。開放的探索過程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參與機會和成功的機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在主動探索中得到發(fā)展。實現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二、說一說

  小結:剛才我們玩了摸球裝球的游戲,知道了有一定不可能可能幾種情況,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些事情是一定會發(fā)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的,還有些事情是可能會發(fā)生的。

  選擇:(1)太陽從東方升起。(A、一定B、不可能C、可能)

 。2)公雞下蛋。(A、一定B、不可能C、可能)

  (3)明天考試我得100分。(A、一定B、不可能C、可能)

  如果學生說一定得100分,那就問:你確定明天你一定能得100分嗎?不能確定,那只能用有可能。

  同學們選擇得不錯,那么你能不能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說說生活里的事情呢?

  〈評析:直接讓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生活里的事情,學生有一定困難,于是設計時先讓學生先辨析再說話,給學生一個臺階,這樣學生會說得更好。同時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在學生頭腦中也更明朗!

  三、游戲

  同學們說得真好,老師決定獎勵大家,獎勵什么呢?獎勵大家一次搖獎的機會,怎么樣?

  1、(出示轉盤)

  猜猜老師如果轉動轉盤,指針會停在哪里?(可能停在紅色區(qū)域,可能會停在藍色區(qū)域,可能會停在黃色區(qū)域,也有可能停在兩種顏色的交界處)如果指針停在紅色區(qū)域為中獎。

  2、猜一猜,今天你是否一定會中獎?

  請兩個同學來摸獎,給中獎的同學發(fā)獎。然后再拿出一個搖獎的轉盤(紅色區(qū)域特別。┰僬埻瑢W來摸獎,你們有什么想法呢?

  生:紅色區(qū)域變小了,得獎機會就小了。

  師:是!生活中很多商家的摸獎活動也是這樣來設計的,所以要想得獎是很困難的。

  〈評析:生活中的搖獎活動也存在著概率問題,通過不同的兩個轉盤搖獎,讓學生體會到得獎的可能性是可變的,激發(fā)新的探究欲望。〉

  總評:本課突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比較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材實際,讓學生在猜一猜、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等充滿童趣的情境中玩數學、學數學,學生通過活動,發(fā)現和掌握有關可能性的知識,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2、本課采用了學生喜歡的小組合作學習法,教師在帶領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通過操作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學習方式,推出可能性的幾種情況與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始終是情緒高漲、興趣盎然的,教師教得輕松,課堂氣氛熱烈。這樣的教學既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精神。

  3、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悟,深刻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運用了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深化了所學知識,體會到了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4、教師在課堂上始終是精神飽滿,師生關系、生生關系輕松和諧,這都得益于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的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教師尊重差異,關注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大膽嘗試、交流,在活動中品嘗成功的喜悅,建立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充分體現了教師不是中心,而是服務;不是灌輸,而是激需。體現出了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這一新課程的理念。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7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圖形的教學要建立學生的空間觀念。因此,本節(jié)課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從具體的實物圖中抽象出角,建立角的表象。本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注重觀察和實踐操作,突出角的結構特點。

  首先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通過觀察主題圖,經歷從實物圖中抽象出角的過程,使學生在腦海中構建出角。然后通過折角、制作角等操作活動,明確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重視合作學習。

  在《數學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引下,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著重突出自主探究的學習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動手操作,在合作中觀察猜想,自主探究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口的大小有關以及角的畫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圓形紙

  學生準備 小棒 三角尺 圓形紙 剪刀

  教學過程

  ⊙游戲導入,初步感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擺小棒的游戲,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擺,其他同學在下面擺。注意聽老師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擺出一個我們學過的圖形。(學生動手擺,教師巡視)

  2.你們擺出的是什么圖形?(正方形)

  3.現在拿走一根小棒,再擺一擺,又會是什么圖形?(學生動手擺,交流是三角形)

  4.你們真聰明!接著再拿走一根,這又是什么圖形呢?(像這樣的圖形就是角)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動手擺熟悉的圖形,依次分別拿走一根小棒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和四邊形、三角形的內在聯系以及角的結構特點。

  ⊙主動參與,探究新知

  1.在主題圖中找角。

  課件出示教材38頁主題圖:操場上很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角,快來找找吧!(學生說出一個,課件演示一個,師跟著復述一遍,并及時表揚)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觀察的主題圖中抽象出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現實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

  2.教學例1。

  (1)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師: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課件出示剪刀、鐘面和三角尺)那這些生活中的.角在數學上該怎樣表示呢?你們看,角就是這樣的。(課件中把三個角從實物中移下來)

  師:這三個圖形都是角。閉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樣的?再用手比劃比劃角的模樣。(學生動手比劃角,同桌互評)

  師:仔細觀察這三個角,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尖尖的;都有兩條直直的邊)

  (2)認識角的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征。

 、賻熢诤诎迳袭嫵鲆粋角。你們看:這個尖尖的兩條線的交點是角的頂點,這兩條線是角的兩條邊,角的兩條邊都是射線,一個頂點和兩條邊就組成了一個角。

  ②師指著課件中的第二、三個角:誰來指出這兩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師: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一個頂點,兩條邊)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是從生活中抽象出角的過程,使學生初步體會角是從物體表面抽象出來的幾何圖形,是一種簡單而美麗的圖形,并明確角的各部分的名稱。

  (3)判斷角。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D形,同學們想看看嗎?這些圖形中有我們剛剛認識的角嗎?用手勢表示你們的判斷。(課件出示教材43頁2題)

  (4)找生活中的角。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好多的角。下面,就請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聽清老師的要求,兩個同學一組,要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學生活動,教師指導)

  請學生說說找到的角,并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感知角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P61精打細算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除法和小數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既是小數除法的起始點,又是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基礎。因為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都要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教材創(chuàng)設“精打細算”的情境,貼近現實生活,提出了數學問題“哪個商店的牛奶便宜”。引導學生對此展開研究,在交流時,尊重學生個性思差異,使學生了解在計算時應注意什么,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在總結比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重點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與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相類似,只要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如果除到小數部分有余數,可以添0再繼續(xù)除。最后將學生所學的新知識進一步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鞏固深化。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小數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2、利用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發(fā)展推理能力。

  3、正確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利用這些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教學重點: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商的小數點是如何確定的。

  教學關鍵:弄清楚商的小數點為什么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教學設計:

  一、復習引入(7分鐘)

  1、(3分鐘)昨天,淘氣逛商店的時候,“用432元買了8個足球,每個足球多少錢呢?用816元買了8套運動服,運動服每套多少錢?”你能幫淘氣算一算嗎?(匯報,如何計算的。是整數除法)(投影)

 。ㄔO計意圖:先讓學生用豎式解決問題,復習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為小數除法的學習作好鋪墊。)

  2、(2分鐘)今天淘氣打算去買牛奶(出示主題圖)

  你猜一猜淘氣會買那個商店的牛奶?為什么?

  生1:我猜測淘氣可能會買甲商店的,因為11.50÷5大約是2元多,我感覺已經很便宜了。

  生2:我猜測淘氣可能會買乙商店的,因為乙商店雖然總價高一些,但是可以有六袋,我覺得比較合適。......

 。▽W生可能會有幾種不同的判斷方法,這樣充分看出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基礎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只要他說的有道理,就給予肯定。)

 。ㄔO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估計、猜測,一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方面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2分鐘)師:現在大家的意見不太統一,如果兩個商店的牛奶質量一樣,你覺得淘氣應該買價格高的還是價格便宜的.牛奶?

  師“如果品質相同的話,我們自然要買便宜的,因為要精打細算嘛!

  師:那么我們現在就來計算一下每個商店牛奶的價格,誰會列算式呢?

  請學生列出算式:11.5÷512.9÷6

  你是根據什么列式的?

 。ǹ們r÷數量=單價)

  師:觀察這兩個算式,與我們以前所學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它們有什么特點?

  生:這兩題的被除數都是小數,除數都是整數。

  師: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就叫做“小數除法”(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看看淘氣到底應該買哪個商店的牛奶。

 。ㄔO計意圖:統一學生的認識,引入新知,滲透“生活要精打細算”的思想。)

  二、探索新知(20分鐘)

  1、師:兩個商店牛奶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呢?現在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經掌握的知識,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一下想法,并且嘗試計算。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7分鐘)

  師:請小組選派代表匯報你們的討論結果。(10分鐘)

  生1:我們組在計算甲商店中每袋牛奶的價格時,先是把11.5元轉化成115角,然后用“115÷5=23(角)”最后再把23角轉化成2.3元。在計算乙商店的牛奶價格時,我們用的是同樣的方法。先把12.9元轉化成129角,129÷6=21(角)......3(角)因為有余數,于是我們就把12.9元轉化成1290分,1290÷6=215(分),215分=2.15元,2.3元〉2.15元,所以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2:我們發(fā)現可以用小數直接去除以整數,只要在豎式計算時,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

  生3:這樣計算到“12.9÷6”時,除小數部分的時候還有余數,我們還不知道該怎么辦,請大家?guī)椭覀儭?/p>

  生4:我們可以幫助你們,當除到小數部分還有余數的時候,可以在余數的末尾補“0”,然后再繼續(xù)除。因為小數的末尾添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師:你們真了不起,有這么多想法,大家比較一下,你們認為哪個方法比較簡便實用?

  生:豎式計算。(學生也可能會說其他的方法)

  師:我們大部分同學會認為豎式計算比較簡便實用,現在請兩名學生到前面寫出豎式,大家也試一試用豎式解決這兩個題目。(指名兩生板演,其余學生寫在課練本上。)

  集體交流訂正,明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方法計算;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除到小數部分有余數時,可以添0再繼續(xù)除。

 。ㄔO計意圖:把問題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探究尋覓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但學生的語言不一定很規(guī)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

  2、(3分鐘)教師板書:13.6÷812.5÷2

  師:誰愿意來試一試用豎式計算出結果?

  請兩生到前面板演,其余學生自己練習。然后集體交流訂正,并讓學生說一說算法。

 。ㄔO計意圖:及時進行相似題目的練習,對于接受快的學生有提高熟練程度的作用,對于接受慢的學生有逐步熟練的作用。)

  三、試一試(10分鐘)

  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了,愿意用你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下,下面這幾道題嗎?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商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數,估算可以讓我們檢驗自己的計算結果是否準確)

  7.42÷71.2÷513.8÷15

  題目分析:第一題是商的中間有0的小數除法;第二題和第三題是整數部分為0,除的時候還需要補0再除的小數除法,可以先放手給學生,在交流的時候再讓學生講明計算方法。

 。ㄔO計意圖:充分相信學生在整數除法的基礎上,能遷移出類似的小數除法。如果學生對于練習不能全部接受,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估計每題的商,然后再進行計算。)

  2、根據5145÷15=343,口算下面各題

  514.5÷15=51.45÷15=5.145÷15=

  3、開放題:(根據時間靈活練習)

  小明在獻愛心活動中,準備把72.72元零花錢捐給災區(qū)的小朋友,你認為小明會捐給()位小朋友,每個災區(qū)小朋友()元錢。

  師:在今后的學習中,希望我們的學生也能伸出友愛之手,將自己的零花錢節(jié)省下來,捐給哪些需要幫助的學生。

 。ㄔO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

  四、總結反饋(3分鐘)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呢?請大家評價一下自己的表現,說說自己的體會、感受或想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對本節(jié)課進行多方面的反思與回顧,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

  數學活動課《快餐店》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稊祵W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坝袃r值”的數學應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的關系,是對他們有吸引力,能使他們產生興趣的內容。一節(jié)課下來,面對學生接二連三的出乎意料的精彩的對話,我不由得為他們喝彩。愛因斯坦說過:“教育應當使所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去負擔!闭n堂上,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而且思維靈活多樣,富有創(chuàng)造性,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我心里有一種深刻的感受越來越鮮明——這不就是我們新課標所追求的嗎?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成功的關鍵在于:

  一、巧改教材,使學習的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

  小學生學習的有價值的數學應與他們的生活存在最近連接點、是思維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數學。

  二、廣挖素材,讓數學從生活中來。

  眾所周知,現實世界是數學的豐富源泉,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形。因此,數學教學應廣泛挖掘各類生活素材,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就是從活生生的生活中來的。

  感興趣的學習自然充滿激情,讓整個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三、巧設題材,讓數學到生活中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從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反思本課的教學,我覺得理解什么、掌握什么、運用什么都不應該是本課教學的最終目標,本課教學的最終目標應該是:讓學生通過上這樣一節(jié)實踐活動課,使他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數學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激發(fā)他們“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

  總之,面對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我將真實的對待、坦然地看待,將在不斷地自我反思中加強“課標”的再學習、再實踐,相信能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在不斷的實踐中發(fā)展,在不斷的成長中創(chuàng)新!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9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分類裝貨物”的方法。

  2、發(fā)展幼兒的合作、協商能力和傾聽能力。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分享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對火車已有初步的感性認識。

  2、16塊火車外形的底板(15塊小的`,1塊大的),各種貨物卡片,各種圖形片。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1、多媒體演示,讓幼兒觀察、了解火車分為客運火車和貨運火車兩種。

  “小朋友,看,我們來到了哪兒?”

  2、“五一勞動節(jié)剛剛過去,裝運貨物的工人叔叔們又開始了忙碌的工作。他們真誠地邀請我們小朋友們共同參與,一起幫忙裝運貨物,你們愿意加入嗎?”

  二、操作活動。

  1、幼兒分組合作,第一次嘗試裝運貨物。(為一節(jié)車廂的火車裝運貨物)

  (1)請幼兒觀察認識各種物品,初步感性認識“分類”。

  (2)請幼兒嘗試裝運貨物,并為車廂設計標記。

  活動要求:四個幼兒組成一組,進行任務分配和角色選擇,并通過協商討論選出小組負責人和操作結果匯報員。(要求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參與完成任務,并重點關注那些能力較弱的幼兒,讓他們也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匯報操作結果。

  2、第二次嘗試裝運貨物。(為兩、三節(jié)車廂的火車裝運貨物)

  (1)幼兒嘗試裝運貨物,并為每節(jié)車廂設計標記。

  活動要求:我們首先需要完成兩節(jié)車廂的操作任務,等待驗貨并得到認可后,才能將列車放回貨場,然后開始操作三節(jié)車廂。(兩節(jié)車廂的操作任務適合中等能力的幼兒,而三節(jié)車廂的操作任務則為具有較高能力的幼兒提供了提升能力的機會。)

  (2)請個別幼兒講一講:你們是怎樣擺放的?

  3、幼兒集體合作裝運貨物。(將具體的實物操作卡片換成抽象的圖形卡片)

  (1)出示一列大火車。

  “現在,我們需要將這些原子分別傳送給三位客戶。一位來自杭州的客人,他需要藍色的原子;一位來自上海的客人,他需要正方形的原子;還有一位來自深圳的客人,他需要大型的原子。請思考一下,應該如何安排這些原子的位置呢?

  (2)請幼兒自己檢驗“勞動成果”,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三、活動延伸。

  1、小結集體操作情況,發(fā)現交集分類的現象,為下次活動打基礎。

  2、幼兒開著火車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0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會畫對稱軸,深刻理解對稱軸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的特點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兩點:

  1、合作交流,總結方法。

  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并總結出畫法,加深印象。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中讓學生先想象已知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及整體分別是什么樣的,然后動手操作,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空間觀念。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方格紙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師:還記得照鏡子的游戲嗎?我們來玩玩照鏡子的游戲吧!

  兩人一組,一名同學做動作,另一名同學與之面對面,扮演鏡子里的人,做出方向相反的動作。

  引導學生回答出鏡子里和鏡子外面所形成的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兩邊對稱、大小相等、距離相等、方向相反。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根據軸對稱圖形的這些特征繼續(xù)學習軸對稱的知識。[板書課題:軸對稱再認識(二)]

  設計意圖:以“照鏡子游戲”引入,有利于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判斷,初步感知對稱,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同時,通過游戲活動營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氣氛,誘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新知的熱情。

  ⊙合作交流,學習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23頁上面情境圖中的圖①。

  師:看這幅圖,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的一半。

  預設生:它是一座房子的一半。

  師:請同學們在頭腦中想一想它的另一半是什么樣的,整座房子應該是什么樣的?

  (課件出示教材23頁上面情境圖中的圖②)這是淘氣根據軸對稱的知識畫出的房子,他畫得對嗎?

  2、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全班進行交流。

  預設生1:淘氣畫出的房子對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畫得不對。

  生2:房子下面最左邊一點到對稱軸有2格,最右邊一點到對稱軸也應該有2格,所以他畫得不對。

  3、補全軸對稱圖形。

  (1)嘗試畫圖。

  那么怎樣在方格紙上根據軸對稱圖形已有的一半畫出它的另一半呢?請同學們在下圖(教材23頁中間例題情境圖)中試一試,再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學生畫圖、討論,教師巡視)

  (2)展示作品,交流方法。

  將學生畫好的圖形展示出來,集體評議,請畫得正確的同學說說自己是怎么畫的。

  4、師生共同總結方法。

  補全一個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一是找出圖形上每條線段的端點;

  二是根據對稱軸畫出每一個端點的對稱點;

  三是順次連接這些對稱點,得到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5、畫出已知圖形的軸對稱圖形。(課件出示教材23頁下面例題)

  (1)獨立解決,先與同伴說說自己的畫法,再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明確畫軸對稱圖形的方法:找出每條線段的端點,畫出所有端點關于對稱軸的對稱點,再順次連接這些對稱點。

  (2)思考:比較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

  學生觀察、討論后師小結:這兩個問題畫圖的方法相同。不同點在于第二個問題給出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的一半,對稱軸在圖形上,第三個問題給出的圖形是一個完整的圖形,對稱軸在圖形之外。

  設計意圖:在合作交流中總結出畫軸對稱圖形另一半的方法,再學以致用畫已知圖形的軸對稱圖形,鞏固所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力。

  ⊙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24頁“練一練”1、2題。

  ⊙課堂總結

  軸對稱現象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給了我們許多美的享受,課后要多觀察,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布置作業(yè)

  教材24頁“練一練”3題。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5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例,比較角的大小過程中,產生度量角的需要,經歷角的度量過程,體會角的度量的本質,感受1°角產生的必要性。了解1°角實際有多大。

  2.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并會估測生活中角大小。

  3.在逐步精確的探索過程中,體會角的度量方法,感受極限的數學思想,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探索三個角大小的'過程,感受度量角的意義和認識角的度量單位。

  教學難點:讓學生經歷1°角的產生、發(fā)展過程,理解用小角量大角的方法。

  【教學準備】

  滑梯中的三個角、360等分圓、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

  1.生活情境引入,體會角的作用

  (出示三個滑滑梯,角度不同)

  討論:

 。1)三個不一樣的滑滑梯,你喜歡玩哪個?為什么?

  (2)同樣是滑滑梯,為什么會給人不用的感覺?

  結論:滑梯面和地面所形成角度的大小不一樣,角度越小,滑下來的速度就會越慢;角度越大,滑下來的速度就越快,越刺激。

 。ㄕn件抽象出滑梯中的三個角)

  3.提問

  問題:那這三個角到底有多大呢?你有什么辦法知道這三個角度的大小呢?

  二、解決問題,探索新知

  1.動手操作,探究角的大小

  利用剪好的滑滑梯的三個角,動手操作,比一比:哪個角大?大多少?

  2.用直尺量邊——感知量邊比角的局限

  直尺測量法——在固定邊的長度位置處,量張口的大小。

  結論:能比較出這三個角的大小,但確無法準確知道這三個角具體是多大。

  3.用角量角——初步感知“標準角”由大到小的變化

  小角量大角法——用最小的∠1去量,把∠1對折1次,再去量;把∠1對折2次,再去量。

  結論:測量的標準越小,所剩余的部分就會更小。

  4.認識角的度量單位—1°

  (1)介紹角的度量單位。

  微課解說度量單位1度是怎么來?并引出度量角的單位。

 。2)建立1度角的表象。

  課件演示1°,并比劃比劃,

  理解1度角的意義。

 。3)認識直角、平角和周角。

  課件演示10°,感受10°的大小。并通過課件依次演示直角、平角、周角,了解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與度數。

  深入實踐,深化思想

  1.估角

  利用附頁1中圖1的360等分圓,來估計這三個滑滑梯的角度的大小。

  匯報:

  第1個滑滑梯的滑梯面與地面的角大約是15°;

  第2個滑滑梯的滑梯面與地面的角大約是41°;

  第3個滑滑梯的滑梯面與地面的角大約是63°。

  2.估一估,下面的角是多少度?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1.說說自己的收獲

  2.設疑:角的度量有沒有專門的工具呢?它是怎么測量角的大小的呢?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2

  一、教材依據: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一章“找質數”。

  二、設計思路:

  本節(jié)教材按前一節(jié)“找因數”的編寫思路編寫而成,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質數和合數。教材用“12個小正方形拼長方形”作為示范,引導學生繼續(xù)拼長方形,找出2到12各個數的全部因數,并填入表中進行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發(fā)現有的只能拼一種長方形,這樣的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有的能拼兩種或以上長方形,這樣的數有兩個以上因數。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將這些數分為兩類,以揭示質數和合數的意義,進而認識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2、3、5的倍數的特征、熟練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和初步掌握了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質數和合數的意義比較抽象,找質數不象找奇數、偶數和找因數那樣規(guī)律性強,因此學生接受起來會很困難,因此在教學時要注重找質數的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本節(jié)課我本著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注重教學目標的多元化,在價值目標取向上不僅僅局限于學生獲得一般的解決問題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數學自身的魅力,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了解數學的價值,體驗問題解決的過程。

  三、教學目標: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經歷探索質數和合數的過程,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并能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會把非0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研究質數的過程中豐富對數學發(fā)展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敢于探索科學之謎的精神,充分展示數學文化的魅力。

  四、教學重點:經歷探索質數和合數的過程,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五、教學難點: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方法。

  六、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以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引入。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哥德巴赫猜想”嗎?其實在老師小的時候就聽說有人把“哥德巴赫猜想”比作數學王冠上的一顆明珠。你們想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嗎?點擊課件出示:每一個大于2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質數之和。

  師:誰來讀一下這句話?(生讀)你讀懂了什么?

  生:大于2的.偶數。

  師:能舉個例子嗎?(如4、6、8…)沒讀懂什么?

  生:什么是質數?

  師: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什么是質數。

  教學反思:一堂課要有好的開頭。頭開得好,就能先聲奪人,造成學生渴望學習新知識的心理狀態(tài),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力!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啟發(fā)劑。教師要善于設疑,以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本節(jié)課以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為疑導入新課,激發(fā)了學生急于學習什么是質數的興趣,為本節(jié)課的順利進行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二、探索新知:

  1、自主探索:

  師:同學們,把課本打開在第10頁,在理解了12個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三種長方形的基礎上,獨立完成下表。并仔細觀察、思考,看你能有什么發(fā)現?

  生:……

  教學反思:讓學生經歷拼一拼,自主、獨立完成填表的實踐,著眼于學生自學能力、自主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的魅力,感悟數學思想方法,獲得新知。

  2、合作交流:

  師:同桌互相交流你是怎樣填表的?有什么發(fā)現?你是怎樣分為兩類的?為什么這樣分?

  生:……

  教學反思:小范圍的相互交流,給學生提供了人人參與展示自已成果和取長補短的機會。并能在認識與思維的碰撞中及時、主動地發(fā)現和修正自己的不足之處。

  3、歸納小結:

  師:同學們,表格填寫完成了嗎?哪一位同學把表格填寫的情況給大家講一講?

  生1、……

  師:這位同學講的很好。(出示表格)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3

  數學活動是數學教育在活動中進行,活動是形式,是實現目標的手段,讓學生通過活動學習數學,讓活動貫穿始終;顒又屑劝ú僮餍曰顒樱▌邮郑,也包括觀念性活動(動腦),做數學活動時要注意調動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動口,多種感覺器官密切配合,協調活動,學生通過畫一畫、拼一拼、擺一擺、量一量、剪一剪、數一數等形式,在 “ 做中學 ” 、 “ 學中做 ” 。教、學、做合一,讓學生在活 動中感受到輕松、快活。學生在活動中,體腦結合,手腦并用,減輕了學習負擔,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得以充分發(fā)揮,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進一步發(fā)展。

  教學中數學活動的設計,教師應在教學設計中把學生的活動貫穿于教學全過程,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于主動學習狀態(tài),能積極主動地動手、動口、動眼、動腦,使教學成為學生自己的學習活動。顯然,在教學設計中,注重學生活動,體現了人文取向。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學生健康的個性,這是時代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的鮮明特征。

  數學活動的設計應注意幾點:

  1、體現知識的發(fā)生過程

  教學過程不是只關注掌握知識結論,更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發(fā)生過程的理解。因而在教學設計中,教師不應急于把結論告訴學生,而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思維活動的機會,特別是有利于求異思維發(fā)展的教學環(huán)境。重視教學的“過程”,讓學生參與到“過程”中來,并在“過程”中享受到比較充分的思想和行為自由,獲得比較寬廣的活動空間,為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提供最基本的條件。

  2、激勵學生主動參與

  在設計中,要運用多種方式、途徑和策略,引發(fā)和激勵所有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習成為學生自己的活動,使學生學會選擇,學會參與,多給學生自我設計、自我操作及交流評價的機會,多給學生一些自由表達思想與情感的機會。

  3、注重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生生互動的有效形式,它有利于擴大參與面,為學生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間和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機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們應根據教學內容,抓住時機,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主動獲取知識。

  通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從中彌補了很多不足,我會把所學知識應用于今后的教學之中,努力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認識分數》第一課時《分一分(一)》。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為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理解平均分的意義,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分數概念比較抽象,教材從讓學生討論用什么方法表示“半個蘋果”入手,再用“折一折”、“涂一涂”、“說一說”等操作和描述活動理解簡單的分數所表示的意義。 學生分析:

  平均分的意義是學生在二年級上冊的時候學習的,通過一年的進一步認識,三年級學生已經很容易理解把一個具體的物體平均分成幾份的含義,并且能夠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平均分成2份、4份,也能把一些實物圖片或者圖形平均分。有的學生已經知道了分數,但是他們基本上不能正確表達分數的意義。 教學目的:

  1、 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學

  習分數的必要性,能讀、寫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

  2、 結合折紙、涂色的活動,利用面積模型表示簡單的分數。

  教學重點:理解簡單的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在頭腦中建構起幾分之幾的表象。

  學具準備:課件、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圓形紙片、水彩筆。 教學準備:

  正方形卡紙、圓形卡紙、長方形卡紙。

  教學過程:

  一、 結合情境,導入新課

  1、 師: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并說一說圖意,提問:把2

  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把一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

  二、 探索新知。

  1(1)、探索用表示一半。 2

  師:請你先想一想,怎樣來表示“一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寫一寫,畫一畫,表示出“一半”。

  1(2)如果學生沒有用表示出一半的,教師可以介紹,(例如:2

  書中智慧老爺爺的話,可以代領學生讀一讀。)如果有學生說出

  1來,可以讓學生來講一講表示的具體意思。 2

  1(3)引出是分數,揭示并板書課題:認識分數 分一分(一) 2

  1(4)分別涂出下面圖形的 。 2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說說有哪些圖形,然后明確活動要求:涂

  1出這些圖形的。鼓勵學生嘗試動手畫一畫,并與同桌互相看一2

  看,說一說。

 。5)組織交流反饋

  1師:你是怎樣得到每一個圖形的 ,誰來說一說,例如:把正方2

  1形平均分成2份,然后將其中的一份涂色,就是它。2

 。ü膭顚W生都這樣說一說,進行交流。)

  板書: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涂色的部分,就是它1的。 2

  三、 動手操作,得到其他分數。

  (1)利用學具動手折一折,涂一涂,你能得到哪些分數?

  (2)學生操作之后,組織集體展示與交流。調板:并引導學生都說一說自己得到分數的過程。

  例如:把這張()形的紙平均分成了( )份,涂色部分是幾份,得到了什么分數?

  四、 認一認。

 。1)、認識更一般的'分數,介紹分數各部分名稱和讀法。(可以嘗試讓學生打開書自學一下,再集體交流。(板書:)

 。2)結合上一個操作活動,重點讓學生說一說分數各部分表示的含義。例如:分母4表示把一張紙平均分成4份,分子1表示其中涂色的1份。(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先示范說一說。)

 。3)學生任意寫出一個分數,讀一讀,并舉例說一說這個分數

  1表示什么意思。如:學生寫出 ,表示一個蘋果平均分給4個人,4

  1每個人分到這個蘋果的 ??在交流時,學生有時可能會忘了說4

  “平均分”,教師一定要強調。

  五、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練一練第1、2、題。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交流反饋。

  六、總結全課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板書: 認識分數

  分一分(一)

  把一個平均分成 份,其中 份涂色的部分,就是它的。

  教學反思:

  1、我這節(jié)課的的教學設計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平均分”并初步體會分數的產生。在此基礎上,我又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學生體會分數的意義。整個教學設計層層遞進,相信學生也一定會興趣高漲。

  2、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本課中,我盡量為學生的說、想、做創(chuàng)造恰當的氛圍,創(chuàng)設必要的空間,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索與發(fā)現的過程,使他們在動手的過程中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學會思考、懂得交流,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分數的概念的得出并理解的過程,是通過操作等活動讓孩子在具體形象中理解的,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提升學生的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充分利用面積模型,讓學生自己折一折、剪一剪、涂一涂等動手操作活動,實實在在的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好的提升與發(fā)展。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28頁例4及“做一做”、第29頁例5及“做一做”,練習七1——6。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

  2、經歷將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推導過程,能正確運用豎式進行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轉化和歸納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一個數除以小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把除數轉化成整數,正確移動被除數的小數點。

  教學準備:

  小故事,題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走進新課

 。ㄒ唬┕适录と,鋪墊新知

  小故事:猴王分桃。

  花果山上桃子豐收了,猴王要給大家分桃子。他對一只小猴說:“給你6個桃,平均分給3只小猴吧!”小猴嘟囔著:“那么點!”猴王聽了又說:“那就給你60個桃,平均分給30只小猴!”小猴說:“真小氣!”猴王把手一揮:“好,給你600個桃,平均分給300只小猴,你滿意了吧!”小猴子聽了,高高興興地領桃子、分桃子去了。分完桃子,小猴又納悶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1)、提問:你們知道小猴為什么又納悶了嗎?同學們快點算一算每只猴子分到了幾個桃子?在這個故事中隱藏著一個數學知識,誰知道?

 。2)背商不變的性質。(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商不變。)

  (二)鋪墊新知(運用商不變性質填空)

  1.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1)7.53÷0.3=( )÷3;

  (2)300.3÷1.43=( )÷143。

  二、教學新知,探究算法

  (一)激情引入,探究新知

  1、請大家把書打到28頁認真閱讀例4的情景圖,弄清題意。

  2、圖中的奶奶在干什么?

  3、說說已知條件,未知條件,列式。(7.65里面有多少個0.85)7.65÷0.85

  看看這個算式和前面學習的小數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ǔ龜凳切,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板書課題)《一個數除以小數》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同學們的問題真好。

  4、探究計算方法。

 。1)下面同學們在小組里看能不能用以前的知識解答7.65÷0.85=?看那組的.方法多,那組的方法最簡單?有沒有信心?

  5、匯報:那個小組先來說說?

  (1)利用商不變性質給除數、被除數同時擴大到原來的100倍,765÷85=9(個)

 。2)換單位,0.85米=85厘米,7.65米=765厘米765÷85=9(個)

  回顧一下這兩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有什么發(fā)現嗎?

  生:都是把7.65÷0.85轉化成了765÷85,都是將除數轉化成了整數。

  師:對,其實,我們這里應用了一種轉化方法,轉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和運用。

  (3)用豎式算。(指名板書)

  6、討論豎式的書寫形式。

 。1)在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中逐步檢查豎式計算過程。

 。2)做這道題時首先想到將誰轉化成整數,(除數)

  所以小數點的移動由那個數來確定?(除數)

  (3)口述答語,同學們也是這么做的嗎?真聰明!

  7、比較三種方法,那種簡單。

  (二)嘗試練習,總結算法

  1、第28頁的“做一做”,第4小題是第29頁的例5

 。1)按要求完成各題。

 。2)想一想,怎樣驗算上面各題?(驗算第一小題)

 。3)計算12.6÷0.28(當被除數比除數小數位數少時怎么辦?)

  2、總結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方法。

 。1)學生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方法。

  (2)完成29頁的填空。

  小結:“一看、二移、三計算”。(出示方法齊讀,并記憶。)

 。ㄍ瑢W們課前你們提的問題現在解決了嗎?)

  三、運用新知,鞏固算法(達標測評)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生1:我學會了怎樣計算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

  生2:我知道了在遇到新問題時,要善于動腦,把新知識轉化成已學過的知識,就能解決問題了。

  生3:我還認識到了學習數學是很有用的,它可以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

  還有什么疑問?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個數除以小數的計算方法,還解決了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同學們學的都很認真。

  五、布置作業(yè)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0-06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1-05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3-25

小學數學比教學設計05-10

【精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7-0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1-13

(經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9-1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1-08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10-09

小學數學圓教學設計03-13